(本章为修改章节,新章节名:刺杀2.0)
当天下午,孟昶便广发请帖,邀请宋军的两路将领入宫赴宴。
为了安抚入城的宋军,这段日子里这样的宴席可以说常有的事情,一众将领们也没有太多在意。
想去的就去,不想去的就不去。
拜贴同样也送到赵德昭的营地里。
就在赵德昭准备一如既往的推掉这份邀约的时候,送帖子的宫人却对赵德昭说道:
“二皇子殿下,我主听闻殿下不日就要出城北上,特意嘱咐我今日必须要将您请去,也算是我主为殿下践行。”
看着宫人那副恳求的模样,赵德昭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毕竟之前为了那些举报信,赵德昭还找过孟昶帮忙,现在人家都这么说了,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晚上,赵德昭略作收拾之后,便带着一队亲卫朝着皇宫去了。
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同样是去赴宴的大宋将领,以及蜀地官员们。
只不过,并没有多少人过来和赵德昭打招呼,大家形同陌路的在路上并排前进着。
待到来到宫门口的时候,赵德昭遇到了王继涛等人,双方互相看了看,眼神里都是火星。
赵德昭就这么在一群北路军将领们的注视下,堂而皇之的走了进去。
“这小子怎么来了?他不是从不参加这种宴席的吗?”
有人问道。
王继涛有些恨恨的说道:
“天知道呢?吗的这小子一来,老子胃口都没了,走,回去。”
王继涛刚准备打马回营,王仁赡就开口道:
“何必如此,你这一回去倒显得我们怕了他,我倒要看看这小子今天来干嘛来了?”
这话一出,王继涛也是止住了步伐。
确实,自己要是走了,不就显得自己怂了?
“行,去看看去。”
说罢,一众人等也都是下了马,鱼贯而入。
见此情景,躲在远处的王頵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计划就是要把宋军将领给引到一起来,这样才能浑水摸鱼,这要是走掉了王继涛他们几个重要将领,只怕是会坏事。
皇宫里,宴会的气氛一如既往的热烈。
赵德昭的突然到来确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让以王全斌、王继涛等人为首的北路军将领们心头有些不快。
可是眼看着赵德昭只是躲在一旁自顾自的喝酒吃肉,并没有要挑衅他们的意思,众人也就暂且放松了戒备,照常的开始饮酒歌舞。
权当看不见这么个人就是了。
宴席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孟昶便找到了角落里的冷冷清清的赵德昭。
看着摆明了被众人孤立起来的赵德昭,孟昶觉得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又高了几分。
随即,孟昶略带歉意的开口道:
“二皇子,看来是我考虑不周了,应当单独请您吃顿便饭的。”
赵德昭摇头道:
“没事,在哪里吃饭都是吃饭,国主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孟昶已经开始习惯赵德昭的风格了,对此也是不以为意,他继续说道:
“我看殿下待在这里也不舒服,不如我陪您出去逛逛?”
赵德昭也有些不喜欢这种场合,闻言便问道:
“孟太师有什么好去处吗?”
孟昶点头道:
“我的私库里有些不错的收藏,不如我带二皇子去鉴赏一番?”
赵德昭想了想,身为一国之主,孟昶的私人收藏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权当是去逛博物馆去了,也比看这群声色犬马的家伙要好。
“也好。”
说着,二人便离开了热闹的大殿,朝着别处去了。
对于这两人的离开,大殿里的其他人也没多在意。
孟昶作为降主,不管是原本的蜀国官员还是宋朝官员,都不适合再和他走的太近。
至于赵德昭就更不用说了。
少了这两个人,众人反而感觉更放的开了些。
没人注意到,蜀将王頵和几名将领也跟着消失在了宴会上。
在孟昶的带领下,赵德昭来到了一间僻静的库房。
宫人打开库房门之后,点亮了里面的烛火。
虽然烛火用的都是上等的明烛,但是在夜里的话依旧是有些昏暗的。尤其是库房里的灯台并不多,所以赵德昭也只是看清了库房里大概的情况。
在这里面并不是什么金山银山一样的财富,只是简单的摆放了几件物品而已。
孟昶将赵德昭带到了第一件物品面前,这是一个巨大的铜鼎,造型方正,周身云纹密布,鼎身还有金文铭刻其上。
“此乃战国时期秦武王所铸的龙文赤鼎,据说这就是当年砸死秦武王的哪一只。”
赵德昭倒是没听说过秦武王,在孟昶的一番解释下才知道了这位秦武王也是位力能扛鼎的大力士,铸造的龙文赤鼎也是拿来举重玩的。
然后就把自己玩死了。
所以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赵德昭目测了一下这个大概有个五六百斤的铜鼎,略微点头。
随后,孟昶又给赵德昭介绍了几副字画,据说都是李白、吴道子等人的真迹。
至于孟昶所说的神韵、技法之类的东西,赵德昭都没看出来。
也就在二人交谈的时候,一个宫人打扮的人影走近了库房,并且逐渐朝着赵德昭靠了过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德昭看到了前面那一张黑色的弯弓。
相较于库房里的其他宝物,这张黑色弯弓看起来很不起眼,一点没有宝物该有的样子。
“这张弓是什么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