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章节,新章节名:尊严)
在赵德昭从王全斌住处离开的时候,王頵也抵达了那间不起眼的小院里。
得到了王頵带来的好消息之后,小院里的众人便各自回去等待动手的时机了。
在这些人出门的时候,周围的一些乞丐、混混便动了动身子,传达出了一些特定的信息。
接着,巡逻队、帮派混混、路人等等一个又一个的人轮番接力,将这些人的住处都给打探了出来。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回营的赵德昭手中的时候,赵德昭知道,这是蜀国那边有人准备搞事情了。
没办法,自己这么一通连招打下来,把那些宋军将领都给打断了爪牙,蜀人又不是傻子,看着有机可乘之下肯定会冒出些想法来。
赵德昭一边准备着带人北上迎接朝廷派来的官员队伍,一边将这些消息都通报给了沈义伦和曹彬。
以自己现在和王全斌他们的紧张关系,自己和他们说这些事只会被当成别有居心,还不如不说。
东路军那边还有两万大军,只要不犯傻的情况下,这些蜀国的官员就翻不了天。
沈义伦在接到赵德昭的情报以后也是十分重视,直接就找了东路军的将领们开会研究去了。
将卯兔介绍给了沈义伦,双方对接了情报之后,赵德昭就在次日清晨,带着手下人离开了锦城府,执行迎接朝廷官员的军令去了。
至于说巡逻队维持城中秩序的任务,赵德昭则是转交给了李继隆的淮南军。
他们这些人已经剃了头发,换上衣服戴上袖章的,和以前的巡逻队看着也没太大区别。
就在赵德昭安排着事务交接工作的时候,蜀国皇宫里,孟昶也在和王頵悄悄的商议着事情。
在一间偏僻的宫殿里,孟昶一脸小心的看着他面前的王頵。
“主上,我们必须要尽快动手了,不然迟恐生变啊!”
对于王頵的话,孟昶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
前几日,王頵连同母昭裔一起秘密找上自己,说要设计刺杀赵德昭的时候,孟昶都有些难以置信。
当初和宋军交战之时都不见你们如此同心协力,怎么现在都降了,反而准备团结一心,抵抗大宋了?
不过很快,母昭裔的一番话就让孟昶明白了过来。
那一堆弯弯绕的长篇大论翻译成赵德昭的说话方式就是: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孟昶很清楚,母昭裔身后的那些士族大家都是一群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正是因为赵德昭行事过甚,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这才会想着反抗一番。
至于为什么要拉上孟昶,一方面是需要孟昶这一杆旗帜来稳定蜀地,甚至于在刺杀事成之后,也需要孟昶来团结蜀地的军心士气,以应对大宋接下来的报复。
另一方面,万一事败了,也可以将孟昶推出去作为首恶。
他们这些士族大家们虽然也肯定会割上一大块肉,但终归不会伤及根本。
对于王頵和母昭裔的提议,孟昶并没有直接答应或是拒绝。
他在考虑。
毕竟此事相当于是彻底和大宋,和赵匡胤撕破脸皮,一旦失败,只怕自己举族都会覆灭。
本来,王頵和母昭裔也没有催促,他们也清楚这件事干系甚大,孟昶是需要考虑考虑的。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他们得知赵德昭即将出城北上,迎接大宋派来的官员们。
这一去,怕是就要个十天半月的。
待到赵德昭回来,就应该要带着蜀地的一众降臣降将们返回了。
届时,大局一定,他们哪里还能再翻出什么浪花来?
于是他们便催促着王頵入了宫,前来劝说孟昶。
孟昶看着前来劝说的王頵,内心不断地挣扎着。
犹豫了许久之后,孟昶回想起了那一天,王全斌逼迫花蕊夫人出去陪侍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的情景。
虽然只是在蜀地这一片地方上划地为王的国主,但孟昶终归还是有着他的自尊的。
正因如此,在面对王頵和母昭裔的提议的时候,孟昶才会犹豫不决。
而现在,这一丝犹豫不决,终于是被他的自尊心给无限放大,最后将心中的天平给压倾斜了。
于是孟昶问道:
“那你看什么时候动手比较好?”
王頵略作思索之后,回答道:
“越快越好,依我看,不如就选在今天晚上。”
“今天晚上?”
“对,就今天晚上。主上今晚还要在宫中设宴招待他们,趁着他们在饮酒作乐,我们正好下手。”
“以老臣近日所见之情形,只要我们得手以后散播出宋军将领们袭杀二皇子的谣言,定能让宋军自乱阵脚,兵将反目,我们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听到这话,孟昶想到了之前在皇宫门楼上的时候,赵德昭那轻易斩杀王梓良的威严模样,心里突然就不是滋味起来。
自己经营蜀地数十余载,从弱冠之年登基,兢兢业业、勤勉执政,但是宋军攻来之时却无人可用。
而赵德昭不过才来了个把月的时间,却在蜀地威望日盛,几乎都不下于自己了,这让孟昶钦佩之余,又有些嫉妒。
不过孟昶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
“今天晚上动手的话,人手何来?”
如今蜀国皇宫里尽是宋军在把守,那些士族大家安排的死士可不好混进来。
王頵傲然道:
“不过一黄口小儿而已,何须多少人手?老夫虽然比不得饭斗米,肉十斤的廉颇,但也是久经沙场出来的,只消主上找个机会将其单独带出来,我必可一击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