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教授、郑教授等人,商议着去报名。
“这个项目,咱研究了一天,发现难度很高啊!”
“省胃癌协会专家组的研究级别,向来是很高的,能被他们看重并下放的科研项目,那难度可想而知。“
“这要是咱们来做,恐怕时间花费上不会短,而且本身想找到合适的吻合缝合术式,想找到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就不容易。”
众人对这个项目的高难度,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能被省胃癌协会专家组专门重视下放的,没有简单的。
“但,咱研究院,包括和平医院的院委会领导们,估计都已经急了。”
“咱要是再不去报名,估计领导们要过来问来了。”
众人都是苦笑。
都知道,上面单位领导们,还指着他们这些专家们,赶紧完成任务,赶紧把这项目给搞好呢。
这次项目,事关单位的前途事宜,不容忽视。
“总之,这次事情,就是难度再高,那咱也得去报名。这是态度问题。”
“是啊,整个和平医院研究院,擅长这消化道重建方向的,本来就是咱们这几支小组,领导们就指着咱们呢。”
“去吧,报名去。”
几支小组的组长,硬着头皮去报名了。
研究院的领导们,看到这几支小组来报名,心情大好。压抑了一天的心情,总算是得到了些许缓解。
研究院的一位王姓领导道:“既然目前总共有四支小组报名,那就来个初期竞争。“
“各支小组,也不用完全做完整个项目,只需要完成第一个阶段,理论论证阶段即可。”
他拿起了项目任务目标计划书:“这次项目的总纲领,是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中,选出最适合病人的一种。“
“各支小组可以先任选一个消化道重建方式,然后做好充分准备后,进行理论论证辩论PK。”
“届时,在理论论证辩论上胜出的小组,再力主负责这个科研项目,其他小组则转为发挥辅助作用。”
各支小组领了命,纷纷回去做选择。
……
“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第一种,是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第二种,是空肠袢食管空肠吻合,第三种,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
“这三种方式,我们选择哪种?”
丰范小组的会议室中,八个人也在开着小会。
“想必,其他三支小组,此刻也在做着和我们一样的事情,都是在选择术式阶段。”
这事,史宏道教授发挥了他的专长,分析道:“消化道重建,主要考虑重建后符合正常生理功能。”
“主要有几个点要考虑,一个是形成食物储存的地方,并且有较好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发挥一部分胃的作用。然后是保持十二指肠通过的连续性,并且最好能防止食物反流性食管炎,维持交好的营养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尽量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史宏道教授基本功扎实,理论底子好,一下子就直指本质。
“上面说的几个原则要点,如果能考虑到60%,就算是一种还算合格的术式,如果能考虑到80%,就是很优秀的术式了。”
下面年轻人请教道:“史教授,难道不能做到考虑到百分之百吗?”
史宏道教授笑道:“那何其艰难啊!很多术式,你在具体到现实情况的时候,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往往会顾此失彼,顾得上安全性,就很可能要在疗效上打折扣;顾得上抗反流,就往往得在并发症上考虑不周不全。”
“咱做这一行的,谁不想直接就想出一个完美的术式,可理想很丰满,真到了现实中,往往顾此失彼下来,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就已经是很难得了。”
年轻人们都若有所思,纷纷点头。
他们想到,即便是研究院里,大名鼎鼎的郑教授、俞教授他们,每次科研项目,初期能做出来的开创性术式,都只有百分之六七十而已。
往往还需要几轮周期的持续改良,甚至需要几年时间的不断沉淀和改进,才能达到百分之八十。
想找到一种完美的术式,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最终,史宏道道:“依我看,这三种术式中,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算是最容易能做出成绩的。我建议是选择第三种。”
剩下的六个年轻人们,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脑子里再回想一下刚才史宏道教授所说的几点原则,最终也都纷纷同意,做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
“组长,我也同意史教授的观点。”
“组长,我觉得从安全性,并发症少的角度考虑,三种消化道重睑术中,空肠间置代胃,确实更合适。”
也有年轻人考虑道:“可这是省胃癌协会专家组下放下来的重点项目,肯定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我觉得第一种术式倒是更有开发性。”
助手方世晓也道:“我也觉得在上限开发程度上,第一种术式,最有开发潜力。在理论论证上,也更容易赢过其他小组。”
莫文兰也道:“是呀,咱能不能负责到这个项目,还是个未知数呢,现在的第一关,是要在理论论证PK阶段,辩论过其他小组。我看第一种术式,理论支撑更多,应该更能PK过其他小组。”
“至于后面嘛,虽说第一种方式难度高点,可到时候不是有其他三只小组的辅助嘛,到时人手也多,大家齐心合力,总能想出办法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