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晏子使楚
楚共王有五子,长子公子昭、次子公子围、三子公子比、四子公子黑肱、五子公子弃疾。
楚共王让巫师拿着镇国的玉壁,遍祭山神,祈祷神灵,希望神灵给帮忙挑一个太子出来。
楚共王把这块玉璧,埋藏在太庙的地下,然后,召五个儿子依次进太庙叩拜祖先。谁能距离这块玉璧最近,将立谁为太子。
公子昭进太庙,膝盖跪在玉璧上方;公子围进太庙,胳膊肘压在玉璧上方;三公子、四公子皆无缘玉璧;因为公子弃疾年幼,被宫人抱着进来,但两次叩拜,都正好压住玉璧。
“当璧”一事,楚国上下人尽皆知。
楚共王死的时候,公子弃疾年岁太小,所以,仍然由老大接班。公子昭即位,史称楚康王。
楚康王在位十五年,和晋国搭成了“弭兵会盟”,国家相对和平,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楚康王死后,传位给儿子熊员。没想到,老二公子围发动兵变,杀死侄子,谋朝篡位。公子围即位,史称楚灵王。
楚灵王野心勃勃,穷兵黩武,他吞并了陈国,灭亡了蔡国,把陈、蔡两国并入楚国的版图。楚灵王破坏“弭兵会盟”,招致天下诸侯不满。
有一次,齐景公派遣晏婴出使楚国。楚灵王依仗楚国强大,打算羞辱晏婴。
当晏婴来在郢都城下,中门紧闭,只开了旁边的侧门。根据外交礼节,使臣交往,理应大开中门。
守城官兵却指着侧门,说:“敬请齐使由此而入。”楚国这样做,分明是讥笑晏婴个头矮小。
晏婴反唇相讥,说:“这明明是狗门,哪里是人走的?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进入!”
当楚灵王闻听消息,知道晏婴不好惹,才命人大开中门。
金殿上,晏婴参拜楚灵王,递交国书。
楚灵王低头看看晏婴,冷笑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婴说:“我国都临淄七千余户,连袂如云,挥汗如雨,行者摩肩接踵,何来无人之说?”(《晏子春秋》: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楚灵王问:“哪为什么派个小人做使臣呢?”
晏婴说:“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规定,出使贤明之国,派遣贤明之使;出使不肖之国,派遣不肖之使;我是最无用的,只能派遣到楚国来了。”
楚灵王暗自称赞,晏婴果然名不虚传,设宴款待。
酒席宴间,有武士押解着一名罪犯从殿下经过。
楚灵王故意问:“所捕何人?所犯何罪?”
武士回答,说:“齐国人,犯盗窃之罪。”
楚灵王问晏婴,说:“齐国人都是盗贼吗?”
晏婴不卑不亢地回答:“臣听说,江南的甘橘,移栽到江北,口味大减,称为枳。之所以如此,皆因为水土造成。齐人在齐国的时候,不是盗贼,这一旦到了楚国,就成盗贼了,可见是楚国水土的原因啊。”
晏婴万里出使,不辱使命,让楚灵王由衷敬佩。出使工作完毕,楚王厚赠晏婴,礼送出境。
回到齐国,齐景公为表彰晏婴出使之功,赏赐千金,增加封邑。对此,晏婴一一谢绝。
齐景公亲临晏府慰问,晏婴率家人迎接。
当齐侯看到晏婴的夫人,又老又丑,私下找来晏婴。他说:“寡人后宫有爱女,年少未嫁,愿意许配于卿,你意下如何?”
晏婴慌忙推辞,他说:“人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婚嫁,因为可以到年老的时候,托付终身。臣妻虽然老了,但是,当年我已经接受她的托付,如今,怎么肯忍心背叛!”
齐景公赞叹,说:“卿都不忍心背叛发妻,怎么会忍心背叛国君呢!”
从此,齐侯更加信任和仰仗晏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貌相和生命到底有没有关系?事实证明,有关系。晏婴不是长得好,而是长得奇,奇人才有个奇长相。
《二十四史》介绍每一个人物,开篇都是先介绍长相,怎么能说和生命没有关系呢。人不可貌相,是让你不要小瞧长相奇的人,因为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往往更加努力、更加执著。
你仔细体会晏子的长相,“身高不满六尺,足以叫天下人仰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