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温解道德经 >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1 / 1)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释义】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大之极也。“上”,与下相对。“太上”意为“上上”也,指最好的。“知”者,“治”也。

此句释义为:

上上的,最好的,对下属,要“知有之”,即御下,要使之“有欲”,何谓“有欲”?“有欲以观其妙”也,“玄”也。其次呢?对于下属,应该“亲”,“亲”是什么?就是好像亲戚,一家人一样的关系。“誉”则是赞扬。这是其次。再其次,“畏之”,使下属惧怕。再一个其次呢?“辱之”,什么是“辱之”呢?就是骂他,教训你的下属啊。

解:

这一句,说的是御下的手段。老子说了四个层次的管理智慧,并且讲明了上下级之间“信”的重要作用,告诉我们,只要做到“太上”的方法,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手下的积极性,并且让手下的人,自发的完成工作,而无需上司的操心。

最新小说: 源修漫漫 第一绝宠 庶女绘兰 鬼出坟 海贼王的匠师的漫长游记 阖欢 火影暴风传 清鸢蔻 堪风华 强婚圣女:王爷狠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