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讨价还价了半天,无视陆喜儿那快要掉下来的金豆子以及那张发绿的小脸,作为家中唯一的家长,在这个时候,苏云必须地拿出点作为家长的气势来。
有些时候,一些钱是不能省地。
下等棉花看着便宜,可既不保暖且不经用。便宜的东西用料差,不耐用,使用了一段时间便要更换,这么几番一合计下来,还是买好得东西划算下。
虽然算来算去可能还是要比便宜的东西贵上一些,可品质摆在那儿,既省了心穿得也舒服不是?
三十斤棉花,原本要2400钱得,不过苏云拿出了前世在菜场跟人讨教还价的功底,一顿局势分析后,那掌柜只得拱手苦笑道:“小娘子这讨价还价的本事让老夫开眼了。行行行,2200文就2200文,当做个老生意了,以后还请多照拂下小店的生意。”
苏云当然是用力点头,三十斤棉花,2200文钱,数了半天后,在店里小伙计的帮忙下给弄到了门外的小推车上。
陆二郎一看苏云买了这多棉花也是被吓了一跳,再一听自家大姐说,买得还是上等棉花,那脸色立马就跟陆喜儿一样了,绿得渗人。
苏云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道:“来躺城里不容易,现在买多些总有用得上的时候。”顿了下似又觉自己的话有些牵强,又加了一句道:“现在四姐儿,四哥儿还小,还能跟你们一起睡,可再过几年总得自己睡得,多做几条棉被总用得上……”
“再者,你们几个正是张身体的时候,一年蹿一个头,这棉花……”
说到后,苏云也觉有些说不下去了。实在是陆喜儿此刻的模样简直就是杨白劳附身了,默默地撇过头去,不去看她眼中的泪花儿,有些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道:“钱,嫂嫂还会赚得,你们还小,家里的事儿不用太操心。”
说完,便招呼着陆二郎道:“二郎,来帮嫂嫂推车,咱们再去买些布料,还有……”
“什么?!”陆喜儿受不了了,声音都尖利了起来,“嫂嫂还要买布?!可,可这眼下既不过节又不是大年地,这,这……”
苏云听了这话,直起身子,走到陆喜儿身边,摸了摸她的头,一脸慈爱地说道:“大姐儿,钱是赚出来地,不是省出来地。就算今个儿把钱都花了又能怎样?只要我们够勤劳,靠着这双手,每天起早些,多捕些鱼儿,还怕今后还会饿肚子么?”
“可,可,可等开春涴鱼就没有了……”陆喜儿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她饿怕了,穷怕了,这两年来的艰辛深刻地让她体会到了:钱不是万能地,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地。
想起那些个挨冻受饿的黑夜,那种滋味萦绕在她的心头,深刻进骨髓,只要这般想一想,仿佛胃里又酸了几分,身子也冷上了几分。
没人能体会到当她心里最后的一个依靠嫂嫂咽气那会儿,她心中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那种压在心头的绝望……
若不是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她当时真也想同嫂嫂一起去了,免得在这人世受苦。
好歹黄泉路上有个伴,不用再挨冻受饿,也不用再受人欺负,最关键地,他们一家人能在下面团聚了。
她的心思本就比家里其他几个孩子细腻,又是家中长姐,可以说在爹娘,长兄去世后,嫂嫂便是她心中最后的支柱。她很怕嫂嫂又会没了,因为如果那样地话,她真不知道,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养大几个弟弟妹妹。
今个儿能赚这多钱,虽是让她看到希望,可过惯了艰辛日子的陆喜儿总觉得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不妥当,就怕眼前这一切只如昙花一现,明天这个家又会没了收入。
现在把钱都花了,以后可怎么过?
苏云想了想,有些明白陆喜儿这心思。就跟她的奶奶一样,那一辈人哪怕日子好过了,可依然节俭。
除了多年的习惯使然外,恐怕更多地是饥饿带给他们的阴影已深入灵魂了吧?
比起陆喜儿的纤细,陆二郎倒要看得开地多。毕竟是男孩子,心思不如女儿家那般细腻。况且好歹也读过一些书,就见识上要比陆喜儿强些。
虽然开始也挺心疼地,可现在听苏云这么一说,觉得也是。只要他们够勤快,天天去捉些涴鱼,很快就能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至于说等到开春后没有涴鱼可捕,那完全是杞人忧天之事。今个儿嫂嫂买这多东西,完全是因为父母兄长去世后,又遭族人欺凌,嫂嫂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个一干二净。
如今有钱了自然是要都补上,否则这日子还怎么过?离着开春还长着呢,这冬天可不是这么好熬地。
等家里的东西补得差不多了,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开销。以后多抓些涴鱼,等到春天的时候,他们就能攒下不少的钱了,到时候在置上几亩地,可不就有收入了么?
不得不说,陆二郎还是挺有想法地。等这些问题都想通后,反而不用苏云再安慰陆喜儿了,自己把这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了细细地说与自己的大姐听。
陆喜儿听后,忧愁虽未散尽,但脸色却是好了不少,又看见自己大嫂温柔地望着自己,而眼神中还透着一股“相信我”的神色,心,莫名地安定了。
想了想嫂嫂死而复生后,除了有时会发下病外,正常地时候可比以前强多了。甚至能想出凿冰取鱼的法子,又脑补着阎王爷补偿的事,心下越发肯定了起来。
人,就是这样,换个角度一看,似乎又是另一个世界了。虽然还是有些心疼,但陆喜儿做了个决定,要忍住心疼,相信嫂嫂,相信嫂嫂前几日说得话。
不但不会抛下他们,还会让他们顿顿吃上肉。
想到这里,陆喜儿蠕了下唇,低低地喊了一声,“嫂嫂,我……”
“好啦!别说了,都一家人,只要咱们齐心协力,靠着咱们这一双勤劳的双手,家里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地。”
“嗯!”陆喜儿与陆二郎用力地点着头,“我们都听嫂嫂地。”
苏云抿嘴微笑,道:“走,咱们去把家里缺的东西都买上,特别得买些肉,莫说是家里那几个小的了,嫂嫂这嘴也馋了呢!”
“我也馋了……”陆二郎眯起眼,砸着嘴,似是在回味着肉味般,“娘做得红烧肉最是好吃,嫂嫂咱们今个儿能吃红烧肉不?”
“能!”苏云大笑,毫不顾忌自身妇人的身份。不过好在梁国自打被游牧民族打击了一下后,原本尚文的风气有所转变,尚武之风日渐风行,就连女子尚武者也不在少数,风气很是开放。
像苏云这般在大街上如此豪爽地大笑,倒也未引来路人的指指点点,挺多是收到些好奇的目光罢了。
按照这个世界的传说,这世上可是有很多打扮普通却是武功高强的大侠,女侠。
有些八卦地,甚至还偷偷观察了起来,心里暗道:“这妇人与这两孩子莫不是就是传说中行走江湖的绝世高手?”
越看越发肯定,就这神韵气质哪个村妇?那一身粗布麻衣难掩身上的女侠风范吶!
一时间不少人都起了一丝恭敬心,但却又不敢上前攀谈。听老一辈的人说这种隐于市的高手性情大多古怪,虽是好奇敬佩,可若因此丢了小命,那也太不值了。
苏云不知周围路人的想法,大笑了几声后猛然发觉自个儿这不是在二十一世纪了。
自己又是个女子,如此爽朗的笑法不适合这个世道,立刻止住了笑声,四下微微一瞧,觉得无甚异常后,才收回目光,咳了咳,神色略微有些不自然地道:“走吧,买完东西就回家了,不然二姐儿他们该等急了。”
“嗯!”
苏云与陆喜儿,陆二郎三人从街头走到结尾,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米,那是一个都没落下。还买了一些干货,比如香菇,木耳啥地。
甚至还给陆二郎买了纸币,在她的想法中,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既然他与三郎已启蒙了,家里又有了进项,这课本还是得再拿起来地。
只是她这理所当然的想法在她看来再平常不过,可当陆喜儿看见苏云给陆二郎,三郎买笔墨纸砚的时候却是激动地身子发抖,比买肉的时候都要激动上几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观念深入这个时代之人的骨髓,苏云这番作为,显然以后是打算让二郎与三郎继续读书地,如何能不让他们激动?
陆喜儿甚至激动地泪花儿又冒了出来,哆嗦着唇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嫂,嫂嫂,您,您给二郎,三郎买,买笔墨纸砚,可,可是要他们继续去读书?”
苏云有些奇怪地扫了陆喜儿一眼,道:“这是自然!你们还小,自然要去学堂地。不光是二郎,三郎,四郎,还有你,二姐儿,三姐儿,四姐儿都得读书识字。等再赚些钱,嫂嫂就给你们请个先……啊!大姐儿,大姐儿,你怎么了?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