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自立的号角 188
与自己那个负责管理店里帐目的老妈打过招呼,刘佳提着两大块肉便上楼回家去了。
他今天准备给关家父子做一锅“燉牛肉汤”。在他自己的认知里,牛肉是肉类里最有营养的类型,又没有什么导致过敏的刺激成分。
无论是老关还是小关吃喝,刘佳都觉得现在来份“燉牛肉汤”最合适不过。
将手里提的两大块牛肉放进厨房,刘佳又去自家阳台转了一圈。他可不是在浪费时间,他到阳台去,割了两小块自家种的新鲜姜。
在最近个把月里,由于某些坏心眼商人的恶意囤积,王土国内市面上的生姜,其价格无论零售还是批发都格外离谱。尤其在海州及其周边地区市场里卖的生姜,其售价比往年同期水平贵了将近十倍。
可由于那所谓的“自由市场体系”,国家除了对粮食等生活必须物资有严格规定以外,象姜蒜这类非主流蔬菜,却没怎么去认真调控相关的价格。
一切调味品或类似的物资里头,只有一种调味品的价格受到了严格管制,而这种调味品就是食用盐。
针对食用盐这东西的监管,国家可从来都不敢放松。要是国家不严格进行监管,肯定会有不法商人为了谋利,故意将工业用盐混合到食用盐里卖。
那样混出来的盐虽然一时半会儿吃不死人,但万一长期食用,或是被某些体质不健康者误食,结果总不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由于现在的生姜价格实在贵得离谱,这种价格完全让消费者无法接受。既然王法里没有相关法规去监管,消费者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另一种很适当的解决办法。
这合适的办法简单得很,当然就是自己亲手种姜。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挺复杂,做起来其实却简单得很。
如果想在自己家里种姜,只要在切生姜配菜的时候,将姜的根部保留下约三分之一的分量。然后随便找个花盆并往里面放点泥土,就可以把这段姜根给埋进泥里去。
接下来只要偶尔撒点水,姜根吸收了土壤里的养分和水分以后,便会慢慢地长出新的姜芽。过不了多久,嫩芽就能长出新鲜的姜块来。
现在海州这里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已选择不去买那些贵得要死的贵价姜,而是自家种姜吃。反正自家吃的姜再多也有限,几个一般大小的花盆就足够充当临时田地。
就连家里没有多少剩余空间的人,也能在窗台等晒到阳光的地方放个花盆,然后如前文所描述那般泡制姜根。
海州土著的饮食习惯里,对“姜”这味非主流蔬菜的需求量可大得很。以前为了省事当然是去买姜回来吃,可现在这东西的价格实在贵得太离谱。
这么一来二去,“省钱”的念头便战胜了“省事”。在这种不废多少功夫却能省钱的小事情上,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差不了多少。至于说那些不这么想的人嘛,平常连下厨的频率都不高,一日三餐往往都靠快餐解决。象有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当然不会考虑调味品的价格啦。
所以说某些商人纯粹就是坏心眼,难道真以为所有人都象他们那样“心黑脑笨”吗?!群众的集体智慧,可不是几个商人凑在一起,或是请几个所谓的“智囊”就能应付得来啊!
刘佳他刚才带回家的两大块牛肉,其中一块是重量超过一斤的牛腿肉。在这厚实的肉块上边,几乎看不到有一丝一毫的脂肪。
而另一块牛肉却是肥腻腻的牛腹花肉,即海州方言里所谓的“牛腩”。
刘佳他今天丝毫没有“应付一顿”的想法,对每一个细节的操作都格外地用心。
年轻的厨师他首先准备了三口锅,这下便将家里的锅子都派上了用场。
他先用炒菜的铁锅烧了小半锅水,这热水是给两块牛肉准备的洗澡水,一会儿要用来去除肉上的残留血沫和脏东西。
在等待水烧开的时候,刘佳他却没去切牛肉,反而切起了生姜。
他刚才摘姜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将花盆里栽的生姜连根拨起。他当时是用指甲掐断了半棵姜,其余那一部分姜还留在土里没动。听说那样一来,从断口处又会慢慢地长出新的姜来。
不过象这种小细节,刘佳他本来是不会去刻意注意啦。这只是由于他老妈胡芸的特意嘱咐,所以他才听话照办而已。
被硬掐断的那半棵生姜,其外形原本看起来就显得格外古怪。不过现在被刘佳他切成极薄的姜片以后,那形状怎么看也不会让人感到古怪啦。
年轻厨师刘佳他在切姜片以前,还特意留下了姜的外皮。他可没偷懒,这是为了尽量保留姜里的辣味汁水,连姜皮里那点辣味他也不打算放过。
由于他动刀的速度很快,连洗带切一系列功夫完成以后,接下来还等了好一阵子,炒菜锅里的自来水这才烧开。
两大块总重量超过一公斤的牛肉,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冲洗,便直接被刘佳放进开水里汆烫。用锅里仅仅这么一点沸水,便想将两大块牛肉给彻底烫熟,那可得花上好长一段等待时间。
不过刘佳他烫肉块并不是想直接将牛肉给烫熟,他只是想利用开水,将肉里残留的那些牛血给烫出来而已。虽说两块牛肉等会儿还要熬煮,这一分钟“热水澡”看起来根本不重要。
但现在要是偷这一点点懒,肉味就会显得相对苦涩,同时还伴有一股不明显的血腥味。
炒菜锅里的开水上边,很快就浮起了一团团毛絮状物体。这些忽然冒出来的怪东西,自然就是被烫熟的牛血。
再将肉烫上约一分钟左右,当两块牛肉表面的红色渐渐变成了灰褐色,刘佳便将炒菜锅整个从炉头上移开。
炒菜铁锅被移到旁边的空置炉头上,接下来被放到炉火上的锅,是刘家平常用来煮汤的锅,是个中号大小的不锈钢汤锅。
即便是不锈钢制作的汤锅,也不能直接放到炉火上空烧。所以在将这个锅放到炉火上去烧以前,刘佳已经在这锅里倒了半暖水壶的温水。
这些温水,其实就是昨晚他烧给自己爸妈喝的开水。只不过两老在店里已经喝够了水,回家后没喝水便去睡了。到了现在,原本的开水变成了温水,用来煮汤倒也能用。
装有温水的汤锅一被放到炉火上,刘佳便将炉火的火力调节到了最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将刚才切的那些薄姜片丢进温水锅里。
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小细节,就是刘佳他特意留下了几块皮比肉还多的姜片,并没有把所有姜片都放进锅里头。至于那剩下的几片姜,自然也有它的用处,但却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泡着姜片的温水很快便被炉火加热到“沸腾”状态。在汤锅里的水即将烧开时,刘佳从旁边的炒菜锅里取出了那两大块牛肉,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牛肉放到了正“沸腾”着的汤锅里。
由于牛肉刚才经过了氽烫,肉表面的湿度现在也还有九十来度。把表面滚烫的肉块放到“沸腾”的汤锅里,自然不能起到多少降温的作用。
水现在照样翻滚个不停,肉块也飘浮在滚水里。要是让锅里的水一直“滚”下去,肉块也会随着水势而滚动啦。
这两斤多的牛肉一被放进汤锅,刘佳便将炉火档位调节到了最小的火力。接下来要等个十分钟左右,才是开始下一步烹调进程的时候。
在等待的过程中,年轻的厨师他考虑了几种方案,最终才决定往汤里加点酒。
象这样用清水姜片来煮牛肉汤,即便事先将肉汆烫过,汤水里难免也会多少有点牛肉独特的肉腥气。他往汤里加点酒,自然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牛肉的腥味。
在刘佳他的认知里,他知道某些身体状态下的人闻不得半点肉腥气,一闻肉味便会反胃作哎。他现在之所以考虑再三,主要是在担心往汤里加酒,会不会影响到小关的伤口恢复。
据他从某些医生那里听来的说法,伤病员尤其是身带外伤者,在伤势恢复过程中绝对不能喝酒。那些医生们的说法,是说酒精会增加血液流速,也会加快心跳频率,总之对外伤的恢复没有正面影响。
刘佳他之所以最终决定往汤里加点酒,是因为他自己认为酒能活血,应该能够对伤口有促进恢复的作用。
他现在可谨慎得很,其实总共也就往汤里加了二十克左右的米酒。海州本地特产的米酒本身度数就不高,烈度总共才三十度左右。里面这么一点点的酒精,又能对人的身体带来多大刺激?
等待不锈钢汤锅里的汤水完成刚才那熬煮过程时,刘佳他准备起了第三个锅。
这第三个锅,其实更该说是个大号的汤碗。他今天准备给关家父子做一道“燉牛肉汤”,既然是要用到“燉”这种烹调方法,又怎么能少了眼前这种白瓷汤碗呢?
十分钟如果只是空等,那感觉起来还真有点长。可当人一忙起来,这十分钟其实短得很。
经过十分钟的初步熬煮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活,本来是应该等待牛肉的温度有所降低,然后才好做下一步的加工。
刘佳他考虑过,觉得要等待牛肉的温度降低,肉的品质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他还考虑到自己的双手,觉得自己的手反正不怕烫。
于是他先用自来水洗干净手,然后将热汤里的牛肉捞出,然后放到事先用米酒抹过的砧板上仔细切了起来。
整块牛肉在初步熬煮以后才被切成片状,除了温度明显有点烫以外,切割起来刘佳倒觉得很省事。
这种状态下切出来的牛肉片,越接近内侧的肉片,其肉质相对便越是鲜嫩。
要是把牛肉切成片再放回汤锅里煮,倒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啦。但那样一来,肉质便会有明显的收缩,从而会影响到肉片的形状。
最关键一点在于,无论是什么牛肉,甚至是所有肉类,其肉质的鲜嫩程度,都会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变“老”。
如果这只是刘佳给自己煮的汤,他倒不会在乎肉片是否坚韧硌牙。说句心里话,刘佳他其实最喜欢吃那些又干又硬的瘦肉。
但现在是要给关家父子吃,他考虑再三,觉得还是选择“肉质鲜嫩”这种最受大众欢迎的处理方法才合适。
约两斤重的牛肉在经历了熬煮以后,出锅的半熟肉顶多只有一斤多一点。尤其是那块肥美的牛腹花肉,体积的收缩程度可是非常明显啊。
将总共一斤多重的热牛肉切成肉片,刘佳的双手十指都被烫得通红。这种温度对他的手来说,属于比较烫手的程度,还不至于无法接受。
刘佳的双手耐热程度可不亚于任何职业厨师,甚至比大多职业厨师都要耐热。“外行”人想切这种肉,还是等温度下降后再切比较好啦。
这两种肉片也不需要按照种类来细分,混在一起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烹调步骤。毕竟这是在熬汤,把食材混在一起可正常得很。
牛肉需要切成薄片才好进行下一步,而刚才同样被熬煮过的热肉汤,同样也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才行。刘佳他先切肉片再处理汤水,其实就是要给汤水一个等待的过程,他想让汤里的“残渣”先“平静”一阵。
切好了牛肉片,刘佳擦了擦手便拿起汤勺。沸腾后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的热汤,这时候当然不能用汤勺去搅拌。
年轻厨师他用比常人要稳定得多的右手,操纵着汤勺轻轻地划过汤水的表面。在几乎完全不带动锅里汤水的情况下,将汤水表面漂着的油星尽数刮走。
完全没有半点油星的肉汤,喝起来那味道其实跟纯粹的蔬菜汤差不多。除了有一点天然的鲜味以外,大多都有那种“寡得让人想哭”的苦涩口感。
肉汤的鲜美滋味,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汤里面的荤油。但要是肉汤里的油量太多,却又可能会影响到伤者的食欲以及健康。有许多药物在服用的疗程中,都要求服药者尽量远离油腻。
即便不考虑药这方面,伤者一天到底躺在床上不能动,本身的胃口就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想要让伤者尽量多吃多喝,那么灵活掌握食物里的油脂分量就绝对是关键!这条道理并不只是在汤水里才适用,其实一切“病号饭”都适用。
撇去牛肉汤表面的浮油,刘佳又轻轻地一勺接一勺,将锅里相对清澈的汤水给斟到旁边那白瓷大碗里。
至于锅底下那些相对浑浊的汤水,刘佳他正好午餐没喝汤,现在正好觉得口渴。于是他往“残汤”里撒了一点点盐,便将这些“残汤”喝进了自己的肚子。
这东西其实就是品相不太好,味道可不会差。这好歹是牛肉汤,味道又会差到哪里去?
白瓷大碗里现在装满了清澈的汤水,其中浸泡着大量牛肉片。淡楬色的汤水再配上灰褐色的肉片,怎么看都让人怎么觉得开胃。
但刘佳知道现在不是喝汤吃肉的时候。就算是吃饭的时候,这也不是弄来给自己吃的食物。
现在刘佳他再次用到了炒菜锅。
炒菜铁锅刚才用来烫过肉,里头那些温度还没降低多少的热水上,现在放进了与锅身材质相同的支架。白瓷大碗则放在金属支架上,碗底几乎直接接触到了热水。
年轻的厨师将仅剩那一点姜片加进白瓷碗里,然后再往大碗里放了一些盐。他在稍作考虑以后,又往汤水里加了少量的胡椒。
他往汤里加的是未经粉碎的整颗胡椒粒,形状完整的胡椒如果不经长时间加热,里面的味道可很难溶合到汤水里去。如果用的是胡椒粉,倒是在喝汤前添加就好。不过家里头的胡椒粉刚才吃完了,刘佳现在又没自己磨胡椒粉的心情。
往汤里加好盐和胡椒粒,再盖好锅盖,接下来就是用大火将菜锅里的水烧开。
炒菜锅里的热水变得沸腾以后,刘佳便将炉火重新调到中间那一档。
这回是将汤水和肉等食材放在碗里,再隔着水来蒸燉,时间当然要比刚才长一些。刘佳他准备这回让这些汤水蒸燉上二十分钟,然后就可以起锅。
他这次并不是打算做出美味的燉汤来,而是想尽量保留食材和汤里的营养成分。如果单纯想要喝好喝的燉汤,把二十分钟延长成一个小时就差不多啦。
但那样一来,营养成分就会被长时间高温加热给“转换”掉喽。
二十分钟以后,一道“清澈见底”的燉牛肉汤基本就算是完成了。“清澈见底”是个夸张的说法,其实碗里有大量的肉片,任那汤水再清澈也不可能看到碗底啦。
汤燉好了以后,刘佳便第一时间把汤装进保温壶里。他弄完手头上这些活计,看了看墙上挂的时钟,见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便决定立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