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自立的号角 354
今天这顿晚饭,刘佳和凯丽-休斯两人都不想喝汤。对于“两个孩子”的选择,老刘倒是不太同意。
老刘他是传统海州土著,每顿饭都少不了要有几碗“汤水”。不过他也没刻意强迫“两个孩子”听话,而是采用了一种折衷的作法。
海州土著的一日三餐里,即便只是最粗糙地“咸菜腐乳就米饭”,也肯定少不了一碗汤。即便喝不到什么正经好汤,好歹也会用热盐水煮些青菜。对海州土著来说,汤水在饭桌上的地位,比主食及配菜更重要。
老刘这折衷的作法,体现在今天晚饭两道荤菜里的其中一道上。这道荤菜是一锅“海鲜大杂烩”。名为“杂烩”,里面自然多少会有点汤水。
这锅“海鲜大杂烩”一点也不难做,食材也没什么“生鲜的上好货色”。锅里头除了一只花蟹,及些许茼蒿叶算是“生鲜”之外,其余什么“蛏子”、“扇贝”、“花甲”、“海虾”、“小章鱼”等食材,都不过是冰鲜的货色。
如果是上述食材都是生鲜货色,刘满福当然不舍得拿来煮杂烩。除了“老刘”他会这么想以外,几乎所有海州土著都会如此选择。
用鱼汤把所有食材烫熟,然后再放入辣椒及小葱烫煮数分钟,一锅“海鲜大杂烩”即可食用。原本颜色都差不多的海产食材一经烫煮,颜色便因各自的生理特征起了变化,变成一大锅呈“五颜六色”状的菜肴。
海产本身的含盐便相对较高,煮在一锅里连盐都不必额外添加。海州菜系对咸味的标准,是“能尝到咸”即可。除非烹调海州菜的厨师发挥失常,海州菜通常都不会太咸,通常都会呈鲜甜味。
虽说不想喝太多汤水,但刘佳还是与凯丽-休斯分食了“海鲜大杂烩”里的汤水。这汤分量不多,一人平均也就一碗多一点而已,每人分到的分量还不到一百毫升。
至于今天晚饭的另一道荤菜,其名堂倒是有点“名不符实”。
这道荤菜名为“双味鱿鱼卷”。光听到这个名字,食客们通常会联想到以下情况:
一个碟子里中间用蔬菜之类食材为分界,在分界两侧各自摆满鱿鱼卷。两种鱿鱼卷所用调味汁的味道各不相同,令鱿鱼卷的颜色看起来会有区别。
可实际在今晚这道“双味鱿鱼卷”里,却完全与之前这种想象无关。与其说这道荤菜肴是“双味鱿鱼卷”,还不如说是“咕噜鱿鱼卷”哩。
海州菜系里有一道全王土国闻名的菜肴,其名叫做“咕噜肉”。也有人会把“咕噜肉”称之为“酸甜排骨”,实际没有正统海州厨师会让“咕噜肉”里带骨头,顶多是留点脆骨改善口感罢。
而今晚这道“双味鱿鱼卷”出现在饭桌上以后,给食客带来的印象,与正统的“咕噜肉”及其接近。
“咕噜肉”里该有的配菜,如彩椒及洋葱等,这道“双味鱿鱼卷”里都有。两道菜肴的唯一区别,就是“咕噜肉”里的猪排骨肉,在“双味鱿鱼卷”里被换成因被切上十字花纹,加热后便呈红棕色卷状的鱿鱼。
不过这道“双味鱿鱼卷”的味道与传统“咕噜肉”相比,倒是有了点区别。海州菜传统的“咕噜肉”口味就是酸甜咸香,“酸甜”被大多海州厨师都算成是“一种味道”。而这道“双味鱿鱼卷”没有传统“咕噜肉”的咸香味,反而略带一些辣。
“辣”是触觉的反应,但食客食用菜肴时,舌头上的触感给人感觉却又象是味觉反应。“辣”加“酸甜”算作“双味”,倒也不算过分。
这道“双味鱿鱼卷”不是地道海州菜肴,而是王土国某北部地区的厨师吃过“咕噜肉”以后,而改良出来的新菜肴。但这道新菜肴随着人口流动而再次传回海州以后,却再次被海州厨师进行了改良。
要是原产地的“双味鱿鱼卷”,味道在“辣”及“酸甜”里,咸香却依然照旧,实际上好歹也该算是“三味鱿鱼卷”。但海州土著的口味“不如北方人那么咸”,有了“辣”和“酸甜”两种滋味以后,咸香味便被取消掉了。
事实上,菜肴的调味越是复杂,食材本身的天然风味作用便越无用。包括老刘在内的大多海州厨师眼里,调味料越多便越糟蹋新鲜食材。刘佳虽然不是职业厨师,但观点却与正规海州职业厨师无二。
今天的晚饭共有两荤两素,两道素菜分别是“上素煲”和“杂锦玉米丁”。
“上素煲”极易制作,对食材也没什么讲究,算是最家常的海州菜肴。“刘记”这里拿来售卖的的“上素煲”里,主要采用“炸面筋”以及“冬笋”两种食材为主,配以当天的时鲜食用菌类。
将以上食材用少许油盐酱油翻炒,炒制半熟后放进砂锅中用小火焖烧。起锅前用玉米淀粉勾个芡,再加些红白萝卜丁作为装饰即可食用。
“杂锦玉米丁”也极易制作,但却不是海州人家常食用的菜肴。这道菜肴可是老刘特意给儿子做的。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海州土著平常极少食用玉米。在这方面,刘佳却与海州土著有很大区别。他特别喜欢食用豆类食材,几乎所有颗粒状的食材他都喜欢吃,玉米自然也包括在内。
这道“杂锦玉米丁”里一共有两种玉米粒。甜玉米粒易熟,甚至能生吃,所以对火候要求不高。但另一种紫色的玉米粒,却必须先用开水烫煮数分钟,然后才好下锅去炒。
这紫色玉米要是不煮到九成熟或以上,凭人的牙口根本咬不动。在王土国某些地区,这种紫玉米只能用来喂马。
要不是这紫玉米熟透后的口感很香糯,刘佳也不会喜欢这种食材。他的咬合力即便再强,也不如马匹那般强啦。他的体能虽然达到人体综合极限,但好歹也是人嘛。
“杂锦玉米丁”里除了黄、紫两种玉米粒以外,还有青豆和黑豆。这两种豆类的比例,基本与两种玉米粒持平。除此之外,“杂锦玉米丁”里还有一种莲子大小的白色丸状物。
刘佳一开始也看不透这白色丸状物,等他吃进嘴时,他才尝出这种食材到底是何方神圣:
“好嘛,老爸居然连汤圆都放在菜里炒了。”
这莲子大小的白色丸状物,其实是里边没馅的实心糯米汤圆。这种食材寻常是配某些甜汤来食用,用来配菜倒是比较稀罕。事实上这种食材本身并没有调味,所以能配以任何调味来食用,无论是酸甜是咸还是苦辣都合适。
菜肴送上饭桌的时候,伴随着两道荤菜和两道素菜的,还有一道难以分类的食品。这道食品看起来既象主食又象菜肴,但综合看来,却又能给人一种“点心”的感觉。
这道难以分类的食品,是个体积长约十五厘米、宽约十厘米,高度不足十五厘米,却超过十厘米的长方体。这长方体食品最外层是面包,中间却被掏空,装进了诛如“去皮板栗”、“圣女果”、“鸡肉球”及“切段腊肠”等食材。
把以上食材放在掏空的面包块里,再连食材一起用烤炉加热至熟透。即便不必厨师特意解说,食客也该知道外层的面包同样可供食用啦。
这道难以分类的食品,是由刘佳他老妈亲手端上饭桌的。看到这道新奇的食品,刘佳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这是什么?”
厨艺对他来说是“爱好”,他见到新鲜花样自然会有好奇反应。别说是他,连跟他坐在同一桌上的天才小公主,这会儿也好奇地看着胡芸,期待着“阿姨”的回答。
凯丽-休斯在尼德兰时吃过类似风格的点心,但工艺却不如眼前这款般精致。尼德兰厨师能把大块面包中间掏空,然后把空心面包当餐具摆放食物用,但绝做不到眼前这“餐具”般“薄”。
这道勉强能称之为“综合面包盒”的食品,“餐具”的厚度最厚处也不到一厘米。小公主从“盒”中食材上撒满酱汁的情况综合分析起来,这面包的品质也绝对比尼德兰那边的同类型产品要好。
“这是你爸特意给休斯小姐作的啦。”
面对自己儿子的提问,胡芸如此解释着:
“你爸听说尼德兰那边的人把面包当主食,他怕休斯小姐吃不惯米饭,就特意给她做了这么一道点心。”
尼德兰的天才小公主赶紧解释,她可不想给胡芸看成外人:
“凯丽在海州住的时间比尼德兰那边多,早就习惯米饭了呢。不过有长辈特意为凯丽做点心,人家还是好高兴啦。”
虽然她没确定该如何看待她自己与刘佳的关系,但至少已确定“自己想要溶入对方的生活圈去”,自然不想被“大哥哥”的长辈看成外人。
受自己兄弟今晚的约定所影响,刘佳这会儿的意识多少有点心不在蔫。他听了自己老妈的解释以后,好奇心基本已得到了满足,并没有多追问的兴致。
他分了一点“面包盒”里的食材,及一小片“面包盒的构成材料”来品尝,其余部分便全部让给凯丽-休斯食用。
对刘佳来说,“去皮板栗”和“圣女果”两种食材并不希罕,即便烤熟并淋上酱汁以后,味道也没超越出他原本的想象。“鸡肉球”用的是去骨鸡腿肉,切成段的腊肠不过是海州传统风味。至于那面包么,在他看来,即便是刚烤熟的新出炉白面包,说白了也就是面包而已啦。
他虽然对面食一向不反感,但还是比较喜欢以米饭当主食。他之所以时常用挂面代替米饭,只是因为他觉得白面条拌酱汁做起来省事而已。
在这道“面包盒”里,那色呈暗黄的酱汁倒令刘佳略感意外。这酱汁酸涩中略带辛辣,辣度却又不高,品尝起来象是醋里掺入芥末。
在他此刻看来:酸涩与微辣的酱汁,配合面包盒里口味基本都偏“香甜”的食材,倒是再合适不过。
分走一点点属于自己“亲妹妹”的晚饭来品尝以后,刘佳还是吃起了米饭。在他看来,先前那两荤两素,还是配饭吃最合适。至于这道貌似应该算作点心的“面包盒”嘛,拿来“独食”倒是合适,用来配饭吃可就差了些。
没错,他老爸特意为凯丽-休斯制作的主食,最终被他看成了一款点心。
天才小公主看着桌上那四道菜肴,原本也想弄碗白米饭来吃。这是她在海州生活以后才形成的饮食习惯。
由于尼德兰人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尼德兰那边的大米产量极其稀少。对于尼德兰人来说,大米算是用来制作菜肴的食材,而不是主食。被尼德兰人真正视作“主食”的粮食,是以小麦粉为原料,辅以各种豆类制作的各色面食。
但凯丽刚才那句“吃惯米饭”可不是空话,而是她的真心话来着。她在海州生活的时间,已占去了她那十四年人生中的决大部分,自然早习惯海州人的主食啦。
即便不同于本国的风味,但长期在王土国海州的生活,令小公主她经常有机会接触比本国风味更好的饭菜。有机会吃好东西,人自然不愿主动食用相对较差的食物。
在这方面,天才小公主与大多数尼德兰人都一样。在王土国讨生活的尼德兰人里,只有极少数尼德兰人还坚持以面包当主食。即便不改吃米饭,也会改吃与面包口感略相似的馒头啦。王土国的馒头又白又软,虽然是水蒸而不是油烤,但也比粗糙的尼德兰面包要好吃得多。
王土国各大城市其实也一直有面包销售,但王土国产销面包的价格一直较贵。王土国人把面包当成点心食用,点心的价格自然比主食昂贵啦。
凯丽-休斯今晚原本也打算吃一碗米饭。可当她吃了几口“面包盒”以后,她觉得自己已经“有点饱了”。为了不至于太快饱,能品尝到更多的菜肴,小公主没敢再要米饭吃,而是真心将“面包盒”当成主食来食用。
这顿晚饭结束的时候,已快到晚上八点了。由于今天是工作日,而明天是休息日。直到现在,“刘记”饭店里的顾客才渐渐越来越多起来。
休息日之前的那个工作日,往往是最多事情要忙碌的日子。无论在海州还是王土国别的地区,这一点都没什么区别。
晚饭后,刘佳与凯丽-休斯一起出了门。两人步行到老街与市区公路的交汇处,在那里等起出租车来。现在这钟点有好多出租车驶到老街这里,兄妹俩很快便等到了一辆刚下客的出租车。
出租司机听新乘客之一,即刘佳说出目的地时,不由得啰嗦了一句:
“那里是商业区吧?现在还要回去加班?”
刚才由刘佳说出的目标地址,正是龙氏传媒有限公司的所在。那周边基本以商用“写字楼”为主,都是些白天人气极兴旺,晚上却象鬼城一般的所在。
大城市的商业区分两种。一是商铺云集的商业区,如刘佳常去的云海路。那些商业区即便是深夜,也绝不会见不到人。那些商业区域除了清晨四点以后,至上午七八点之前这时段以外,根本就不可能会清静下来。
而象龙豪那公司所在的商业区,更应该称为“办公区域”。每天过了下午的下班高峰期以后,说是“门可罗雀”也不过分。“办公区域”里大多是“写字楼”,在休息日在内的非上班时段包括,想找个人还真比较难。
除了因各种理由,不得不在常人休息时段工作的人以外,可没几个人会在休息时段到“办公区域”去。正因为这一茬,出租司机现在才会以这个理由来啰嗦。看来这位司机师傅是个爱说话的人,即便没话特意非与乘客说不可,也喜欢与乘客聊上几句。
当然啦,也可能因为这司机知道龙豪的公司在那附近。当他注意到凯丽-休斯的打扮以后,便把这个成年人打扮的尼德兰小女孩误认成某个“童星”,所以才试图与对方套近乎。
从地图上看,龙氏传媒有限公司在老街的东北方。从老街到龙豪的公司,途中会经过张辉工作的那处衙门。但出租车一旦行驶起来,所走的路线自然要沿着市区公路,而不象地图上那般“笔直”。
前进虽然不“笔直”,但这辆出租车却也没有刻意绕路。这出租车司机不是海州土著,但据他所说,他已在海州开了好多年出租车,所以能听懂一些海州方言。这司机原本到底是怎么想,现在已说不清道不明。但这司机听到刘佳嘴中偶尔说出的海州方言,便表示“他也能听懂海州方言”以后,路程上肯定是没有刻意绕路啦。
如果是在治安不好的地区坐出租车,而被出租司机查觉出乘客“外来人”的身份,搞不好还会发生一些极恶劣的情况。所以说,坐出租车的规矩其实去到哪里都差不多。身为乘客,最好别让出租司机把乘客认作是“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