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战,武林大会(2)
他的理由是——
“……现下兵荒马乱,而我辈空有一身绝学,却无处施展,何不推举出武林盟主,带领大家惩奸除恶一展抱负,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众人一时有些迷惑他的用心。
好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少林方丈宣了声佛号道:“朝廷的事自有当朝与百官应对,吾等身为出家之人,早已置身事外,阁主的提议,请恕老衲不能苟同。”
“不错!方丈大师的意思也正是我等之意。方外之人如何能再入红尘?”说话的武当掌门张啸天。
峨嵋单臂神尼也站了出来,表示与这两派意见一致。
阎王阁阁主在宝座上稳坐如山,眼睛却瞬时眯成了一条逢,似乎早料到他们会这么说。
“一德大师!若本阁记得不差的话,二十年前你新任少林主持之职时无意中得罪了当今朝廷,是家父七天七夜不眠不休,四处奔走,才化解了你少林一派灭门之灾,可有此事?”
“阿弥陀佛!”
“还有张道长你!”
阎王阁阁主却不待少林方丈回话,接着说道:“道长出家前曾如何与本阁恩师结交,又如何被恩师几番庇护,救你于为难之中,甚至险遭不测,想必道长记忆犹新吧?”
“这……”
武当掌门面有愧色,答不出话来。
阎王阁阁主却又将眼神移向峨嵋单臂神尼:“至于孤心师太,你的手臂是因何而断又被何人所救,可要本阁宣之与众?”
峨嵋单臂神尼孤心师太脸色变得很难看,无声地坐回位置里。
阎王阁阁主眼见,又扫视了所有人一眼,抬手扬起了阎王令。那血红的阎王令在他手中,如此醒目,如此鲜红,如此刺眼。
阎王阁阁主闲闲地又道:“在场的诸位,有谁不认识此物?又有谁不曾受过家师的恩惠?或者有谁不清楚当年是如何受惠于家师的,不访站出来,本阁很愿意为其解惑。”
几句话一时间让全场针落可闻。
凤舞心里叹息。阎王阁创建之初,前任阁主是何等的侠义为怀又仗义疏财,还有谁比曾受过他大恩的在场各派掌门更清楚?可这却成了现任阁主用来要挟他们的王牌,即便明知他是为了那武林盟主之位,百多人中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
一来他们受恩于阎王阁是事实,二来谁又愿意将那段过往秘事拿出来宣之于众。那背后不知又牵扯了多少恩怨。
而那独一无二的阎王令,又曾是他们亲口允诺,将来若有差遣万死以报,见令如见人。众人中又有几人不认识?
“很好!既然没有人站出来,那么本阁也只好放弃为众位解说的机会,就让那些陈年旧事随着恩师的仙逝一起掩埋尘土吧。不过,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以报,这个道理想必在座各位都清楚,就不知诸位对本阁当年的恩惠,打算如何‘涌泉以报’呢?”
一番话说的真是精彩绝伦。好个阎王阁阁主,先了立威接着又给了众人一个巨大的诱惑——让那些陈年旧事掩埋尘土,却又紧接着询问众人如何报恩,其实已经是在暗示众人推举他为武林盟主。
几句话透漏出他过人的机智与谋算,让人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能一步步掉进他预先设计好的圈套里。
心计之深沉,推算之精准,令人诧舌。
拥有绝世武功不可怕,拥有尊贵的身份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头脑,是他这一刻将群雄玩弄与股掌间的谈笑风声。
众人真切地从心底开始畏惧于他。若不遵从他的意愿,又惟恐他将那些恩惠宣之与众,又不知会引来什么样的恩怨与纠纷;可若是顺了他的意,让他成为武林盟主,他们又委实不愿意。
众人一时骑虎难下。
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人,伏身对台上的阎王阁阁主跪拜道:“贫道愿尊阁主为武林盟主,誓死追随阁主救民于水火!”
“逍遥派誓死追随门主!”
“丐帮也愿……”
一人当头,众人响应,一时间倒有一多半人拜伏于地。沉默不语的诸如少林、武当、峨嵋三派却也没有说出反对的话来。
凤舞依旧坐着品茶,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哼!想当武林盟主,简直是痴心妄想!”
暮然一声怒哼,众人但觉香气入鼻,南宫烈已然飘身置于台阶之下,与阎王阁阁主对面而立。风雨雷电四位护法瞬间飞身拦在阎王阁阁主面前,却被他一手挥退。
不得不说,这一刻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已经血溅五步命丧当场。
阎王阁阁主微眯着双眼道:“哦?南宫少侠对这武林盟主一位也有兴趣不成?”
却说边远清正在留意寻找刺杀玉虚子的机会,却不料被神秘的阎王阁阁主三言两语说得众人对他跪拜臣服,甚至奉为武林盟主,如何不急?若真如了他的愿那她再想报仇雪耻无疑难上加难。
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失去眼前这个绝佳的报仇机会?要报仇必须要让他与各派对立,这样才能趁乱寻找机会。
是以,边远清才会暗示南宫烈在这时挺身而出。
面对阎王阁阁主仿佛嘲笑般的一问,南宫烈回给他一个轻蔑的眼神,转身朝众人说道:
“各位英雄请听我一言!众所周知,阎王阁鸣天前辈不幸身故,而今阎王令突然重现江湖,且不说这背后是否有什么隐情,只说这盟主一位事关重大,绝不可如此轻易下结论。各位都是恩怨分明的英雄豪杰,此次前来,不过是碍于鸣天前辈当年的恩情,并非畏惧于这天下第一却为人所不耻的杀手盟,更非畏惧他阎王阁阁主。此人虽持有阎王令,但报恩的对象却和武林盟主扯不上半点关系。既然今天众位是被邀请来参加比武大会的,那自然是以武功论输赢。”
南宫烈一句话,便将局面彻底扭转。
凤舞唇角微微一勾,暗暗为南宫烈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