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梦回大明督师府 > 第132章 家事国事

第132章 家事国事(1 / 1)

对蒙古尔泰不放心,皇太极碍于情面,不便直接来问,身为大兴堡的主将,即便出兵前来增援小飞渡,难道不明守护之责。

派遣任何一员战将,本人是万不可擅离职守,稍有不慎,导致丢掉大兴堡的可能,谢天谢地宁义没来用狠,但大兴堡留与年纪轻轻,不足十六七的兄弟多铎,还是给去送礼?

后金在此时,羽翼还远远没有达到丰满,何况自古以来是上阵父子兵,自个的亲哥们,皇太极的确没有下过重手。

对待争盟主霸位,动起刀子,俩人一向心怀不合的蒙古尔泰,皇太极确实想收走其兵权,令其老实回盛京趴着就好。

借机按个罪名不了了之,想除掉的想法不是没有,但面对蒙古尔泰手下的正蓝旗兵将,皇太极总有几分顾虑与不舍。

所谓的旗主制,每旗主皆是部落的首领,自家养兵,战时统一归盟主调遣,纯纯的加盟体系。

不可说在早时,努尔哈赤的确踩上前进的点子,跟上应有的节奏,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病,权利极度分散。

而皇太极对各旗主收归已有的念头,早而有之,只不过顾虑重重,考虑到各旗的兵将人马,买不买账。

故此想拉拢李延庚入伙,坐实蒙古尔泰的罪责,召集各旗主一议后,蒙古尔泰交出旗主权利,便也作罢。

明知皇太极想听,对蒙古尔泰不利的密报,李延庚却为蒙古尔泰极力开脱。

“盟主,宁义此人用兵非比寻常,攻克两座城堡不成问题,我看意在等条件合谈?”

明知皇太极的用意,蒙古尔泰没了利用价值可不成,李延庚装起迷糊。

俩人你问我答,尽管皇太极引导向蒙古尔泰身上聊,而李延庚却闭口不谈。

聊到最后,还使皇太极认为李延庚大大的忠心,没有半点弃金投明的意图。

竟派李延庚到凌河南岸,以合谈为借口,故意来拖延宁义对两座城堡用兵。

李延庚来到小飞渡南岸,有大牛亲自坐陪,明白此种待遇非比寻常。

“吴将军,此次过河,受我家盟主重托,前来商谈休兵一事,不知有何看法?”

“看法?”大牛一瞪眼,不是大哥交代过,不骂出你八辈祖宗,我姓你李家姓,咧嘴笑道:“等大哥来了,你俩聊,我这里只管砍人么?”

“哈哈,吴将军,你家娇妻珂其可好,盟主皇太极在我临行时,特意提了问问?”

李延庚看不惯后金,倒不是关心皇太极与妹妹的事,只想试探大牛与宁义的关系如何,尤今榆关以外,总算有了可盼之日,反而替宁义把好质量关。

“珂其么,不想家,我给养得胖胖的,年后抱小孩子了么?”大牛不爱与貮臣賊子说话,是卧底内线也不好使。

“啊,很好!”李延庚一看,明显瞧不起自己,还不要来招惹大黑头,只好等待宁义到来相谈。

皇太极亲自派李延庚,前往小飞渡口岸合谈事关重大,宁义得知消息,不敢擅作主张,前去面见督师请示。

这几天汇总过来的密报较多,尤其从东江二舅那里来的消息,令宁义有些不安。

派往东江整装的五千人马,乘三艘战船到达皮岛后,岛帅二舅竟然部署到丽岛去防御,而且还对丽岛动起了手脚,想要做什么?

为此事,宁义没少拿起耿仲明与尚可喜,还有孔有德,三个领兵官的密报琢磨。

数百门大小火炮,数千支新式火绳枪,弹药粮食,足够支撑到年后的战事所需,毛二舅不顾全大局,竟指派到丽岛去收拾人?宁义边骑在飞奔的马上,边想此事气愤。

有心回信去问问毛二舅,总觉多有不妥,别的副作用,宁义是不在乎,关键怕又给军需,又顺手送银子的事败露,苏芸儿会与自己没完,怕是真不要脸。

想想毛二舅的为人,即便是督师的情面不给,得到好处,不出兵后金,也应该照顾一下自己的感受,瞧不起外女婿,当自个大头来借苏家的光?坐在狂奔的战马上,心颠簸碎了,宁义不解毛文龙的想法。

而事实上,回返东江的三个领兵官,由于在辽西驻扎时间长,知道宁指挥使,有着急上火,发抽疯的毛病,没敢在密报里多说毛文龙的不是,又何况宁义与毛文龙的亲属关系,不便提及回东江后,岛帅的行事多不公。

白纸黑字在援助清单上,多少与三个领兵官无所谓,但抢劫上来的财物,分明是宁义给亲自书写拢账,写明三人可以提走二成的钱财,等到了皮岛,毛文龙全给照单收缴,三人敢怒不敢言,气愤不过,对于毛文龙有赖着三艘战船不放的意图,更只字不能来提。

三人知道,看似宁义有不服天朝管的架势,说笑崇祯皇帝不当回事,在袁督师面前还是规矩得很。

倘若一旦表露出,毛文龙有吞并大明水师的用意,会使宁义为难不堪,等同于说,宁义有拉亲结伙,自立门户,公开与袁崇焕对着干。

至于私自在背后,毛文龙悄然与后金议和之事,三人明知还是不能来提及,严重逾越权限,绕过袁崇焕督师事小,直接装进了宁义,背后给督师下绊子,想与舅丈人拉督师下马。

数千里之外,孤悬于半岛,如此多的东江情况,宁义想破头来琢磨,不可能猜测揣摩出,二舅会有多坑。

沉沉天空下,满目凄凉,北风渐起,枯草落叶横飞。

面对荒芜辽西大地,从大兴堡到松山堡垒的路程,才短短有几十里的距离。

宁义总觉得艰难,比走了一个世纪还要漫长,二舅的所作所为,面见督师该如何报来,还是交上密信为好?

离松山堡垒几里远,似乎督师出堡门在等待相迎,宁义心一热:“可够辛苦,有事总麻烦督师啊!”

派人早来上报,督师得知还急于相见,宁义不敢怠慢,打马急上前,看几日不见,督师面容怠倦苍老好多,连陪同前来的满桂老将军,似乎气瘀于怀,不时眯眼叹息。

宁义忙见礼禀告:“后金派人前来约谈,属下委实难做决断,有劳督师明示。”

“遇事不急,来了就好,快快入城相谈!”督师强忍淡定道。

事关紧急,进堡垒班房,未等落座,宁义禀上后金皇太极,派李延庚今日相邀合谈一事,听督师有何安排。

“即是皇太极派李游击前来,我看多有拖延战事之意,似是安抚住东江的战场,抱有在咱这边,一决高下的意图?”

“督师所说不无道理,但属下着实不明,该谈何事为好?”

涉及领土大事,宁义最忌讳这个问题,即便是暂时休兵停战,还要尽量多来满足,以后的开战所需,该具备的有利条件。

看似早晚还兵戎相见,一旦达成的共识,多少有一定的约束力。

从深层次上来讲,苏芸儿与珂其格格的通商,大额的经贸往来交易,流通的是大明朝的银票,后金不守约定,还可以直接银票作废,变相狠罚银子。

袁督师知道苏芸儿,在与后金的皇太极妹妹,珂其格格经商走动一事,对于这件事想管还的确没有权限。

督师的官位再大,主管战事调动兵马,况且苏芸儿无论如何来做买卖,所得的钱粮物品,大多数用于整个辽西军队开销用度。

用苏芸儿挣来的银子,吃苏芸儿购买进的粮物,难怪崇祯皇帝也不管不问。

日子与大明朝过成了一家,天天坐在大殿上,崇祯还美滋滋琢磨起,摊上个好妹妹,妹夫女婿。

毕竟以前混生活时,到辽西的苏家来过,那时候还借哥哥朱由校的光。

刚接殉职的哥哥班,朱由检上场一闹,人单势孤,从政经验严重不足,人情味还蛮浓。

换作任何一个不入流的皇帝,早来道圣旨,宣苏芸儿入宫,天天坐在怀里治理天下,不美么?还用什么宁义来帮忙,可见崇祯皇帝的确是不错的人,否则也不会自裁以谢天下。

督师在辽西统兵作战,远离京师朝堂,但朝廷里的事,有恩师韩爐首辅在,崇祯皇帝的意愿,不问便知。

天天在朝堂之上,提及御妹妹苏芸儿,御妹夫女婿宁义俩人,袁督师亲临现场,目睹过俩人的风花雪月,这俩小人有点意思,认可做教唆犯,还得给指导下。

“你去小飞渡,先与李延庚谈谈再说,这边的战事无论如何,不要耽误了你家苏芸儿的事为好。”

袁督师也怕,这边一闹狠了,双方断绝商贸往来,苏芸儿还不得找宁义来算账,可不想替俩人来拉架,到时候督师也不好使,苏芸儿脾气火爆,在数万将士面前一耍闹,有给自己搅进的可能。

“属下谨记于心,我想有李延庚在,事情也许会好办些,不过东江……”

督师发下话来便可安心,宁义又想到东江二舅那边的事,实在不好说出口,犹豫下,怀起忐忑的心情,东江来的密报呈与督师。

最新小说: 嫡倾天下:极品控灵师 首席国士 我管太平间的那些年 超级大侠系统 首席执行请走开! 皇后来袭:暴君,你站住! 抗日风云之刘峰 财迷嫡女 亡灵摆渡人 灵异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