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梦回大明督师府 > 第166章 种地

第166章 种地(1 / 1)

“大哥,这得多少粮食,我看不用种地了么?”大牛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可不是,看来咱要吃一半,种上一半!”

一艘大战船上的粮食,有三百多吨,三艘战船上的粮食,加起来数量惊人,全做种子,似乎种满了大明朝。

苏芸儿与大牛赶快带人搬卸,宁义开始验看种子。

红薯,马铃薯这两种农作物,有些已经冒出芽苞,宁义笑道:“哈哈,于佑同知,你回来正是时候,晚了些,船里长满地瓜土豆啦!”

“指挥使大人,当地汉人有熟知关外气象者,特意告之属下归航时期,这不按时归来。”

“很好,咱就地挑选种子,分发下去育种。”

想繁育红薯,土豆的种子,是项庞大的工程,别说在大明朝无人见过地瓜土豆,在文明社会里还是只知道吃,不知道如何而来的人,大有人在。

宁义看起满地的人,正在挑选发芽的地瓜土豆,还要教些乡老管事人员,如何来育种。

有些事,说到过年,不见得说明白,宁义还要在屋里示范来做。

地瓜育种比较简单,在炕上放好沙土,埋入整根地瓜,少浇水保持湿润,烧热乎炕,过些天长出众多细芽苗,大些分根移植。

培育马铃薯土豆种有些麻烦,需要人来细心挖出芽苞,然后赶快来栽种完成,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宁义在屋里做完示范,还是不免担心人手不足。

乡老管事人员看完,齐说分配到各家各户育种问题不大,但栽种秧苗是个大事,抠坑浇水来种植费时费力,好像一时种不完。

“这个事好办,到时候官家这边派人来做,地方干些零活便成。”

若想大规模,集团化种植新品种农作物,单靠人工干活来完成总不行,做出播种机,宁义是办不到,但种地抠坑浇水这点事,他还是绰绰有余。

五垄铁铧犁可以做出,抠坑浇水的农具很简单,两只铸铁大轮子穿上一根轴,里面加上五个小凸轮子,新起垄的田地上,想滚压出几个坑,是几个坑,而且还特深浅均匀。

犁具的架子上,放五只大木桶一慢慢浇水,后面插秧,撒种,填土是活。

种子来了,尤其土豆,现在正是播种的季节,这边还要示范,给当面种一下。

选择有水源,能灌溉的土地,宁义与大牛哥俩,还要给做农业示范。

种田这回省事,套上一头黄牛便可以,哥俩挺大的官,还要教拴牛上套,牛顺起中间垄沟走,两个外侧的大铁轮子,分边压在五条垄外,这样种得又直又好。m.biqubao.com

黄牛听话,来一下子,慢慢顺起垄沟走,后面轮子一拖动,可不是嘛,垄上滚压出坑,水还哗哗洒入。

“大哥,这玩意儿好,放里土豆种,埋上不成了么?”

“埋上还要压实下,这样出苗才好。”

哥俩边带头做示范,还边聊。

围观的众人一看,辽西这两大官好,天天忙种地,其余的事从不过问。

而宁义心里清楚,管什么管,东塔沟的收入,有一小半,养活民众来吃饭。

年年如此情形过下去,工业再厉害,还是要被农业拖垮,何况今年的后期,旱灾怕是要严重。

倘若如历史书上而言,今年不等到秋收,粮食的价钱一定会突飞猛涨,想从外地购进粮食,似乎有些不可能。

再用战船去海运粮食,恐怕船开赴不到辽西,沿途会被关内扣留截走,毕竟此次归航,在蓬莱一站补给,险些被克扣抢夺。

“我大明朝的官员,是填不满的坑啊!”

忙碌指导了一天,宁义带兄弟大牛回家,哥俩边走边聊。

“大哥可不是,我说咱不给关内种子,大明的官员靠不住么?”

贪腐成风的大明官员,不会在意民众的死活,辽西这边送过去种子,说不定给分食,吃掉了尝尝鲜,官员似乎不大可能,带老百姓育种干农活。

但用大明的战船干私事,皇家又给亲自送来御赐的植物种子,张嫣皇后辛苦前来,宁义要珍惜这份不是十五万两银子,能买来的至高无上殊荣。

“兄弟,咱与朝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皇家对咱不薄!”

“大哥是不薄么,你与张嫣皇后相好了,还不是一家人么?”

呲牙咧嘴,大牛总感觉宁义对张嫣皇后上心,十五万两银子,不可能白给。

“快走你,哪来这么多的闲话,我只拉过手嘛!”照起大牛屁股一脚,宁义还不打自招。

“哈哈”,“啊”,哥俩大笑,来到家里一看,更热闹。

屋里穿红带绿,倩影飘飘,站满美女小媳妇,正看苏芸儿给亲自指导,如何繁育红薯秧苗。

宁义与兄弟大牛,好奇地趴窗看去,没给哥俩吓一跳。

炕上码放满红薯,正往上面撒起细沙掩埋,苏芸儿还说,要手轻点,一定要撒匀沙子,家家这样来做。

“家家这样繁育红薯秧苗?”宁义在屋外听了,阵阵迷糊。

不大的一根红薯,可以培育出几十棵的秧苗,如果东塔里的几百户人家,全繁育红薯秧苗,辽西地区不得种满红薯,成了红薯辽西。

“夫人,咱这里不用育种,已经分派到各家各户,家家繁育些,已经够用啦!”

“哎呀,你回来正好,珂其那边还要红薯秧苗,不得给?”

“珂其那边天凉,种植红薯还早,况且用南边来的红薯做种,怕是秋收不好。”

气候土壤的原因,从南海的番邦附国运来的玉米,红薯,马铃薯,做为种子后,可以生长结出果实,但想长成如何的丰收局面,宁义不确定这很专业的问题。

这些外来的农作物,看似栽种繁琐,却有独特的好处,无论长成与否,只要有了果实,便可以来食用。

毕竟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的作物,过了伏天后,便可以陆续食用,解决了青黄不接的粮食问题。

没见过这些的农作物生长,宁义无论如何来说,苏芸儿坚持给珂其育种。

说是珂其给了育种的银子,跑到她老舅的那边,东塔沟西山去商量,准备派人回去,种自己的田地。

“夫人啊,不要胡闹,天凉天热你应该知道,珂其那边种地还早。”

“我不管,拿了珂其的育种银子,要给人家育够数。”

“珂其那边种庄稼还早,过些日子不迟。”

“不行!”苏芸儿头不抬,坚决不同意。

宁义一见这个势头,准知道苏芸儿黑了珂其不少的银子,又见旁边的小兄弟媳妇,小大嫂还跟着跳脚说,答应了人家的事,就得做。

“这……?”

“这什么大哥,你让大嫂来育种,不行咱先种么?”

“唉,兄弟高啊!”

不得不佩服兄弟大牛的本事,他关键时刻不得罪人,兄弟单凭如此的本领,将来定成大器。

东塔沟里,家家一育种,女人小孩住在一起,腾出的家里育红薯苗,男人只好在外面的帐篷里居住。

这几日的种植土豆很顺利,种玉米又不费事,犁沟播种,而以前的高粱,谷子,大豆等的一些农作物,还要继续来种。

庄稼品种不怕多,一旦多起来了后,山地,坡地,旱田,水田均可以充分利用。

种植水稻,早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方法,宁义不用来操心,接下来栽种红薯,还是与种土豆差不多,并没有费多大的事。

春雨又如期而至,淅沥沥下起没完,一切似乎正向,天时,地利,人和的方向发展。

苏芸儿坚持给珂其育种的计划行不通,辽西这边先栽种了红薯秧苗,气候的原因,后金那边栽种红薯,的确要晚些。

宁义又重新来给,珂其的领地那边育种,并告诉珂其,大明的御赐红薯秧苗,还有玉米种子,一定在她的领地上好好来栽种。

只要秋天有收成,来年做种子绝对会更好,到时候辽西这边与珂其那边,可以来相互杂交育种。

珂其准知道,宁义大哥不可能来害自己,人家还总是来提醒,快点兑现手里的银票,说是辽西不能变相欠后金的银子。

珂其很感动,却又很为难,她接到小大嫂,孝庄来的信,说后金要买辽西这边的种子,尤其是玉米与红薯。

看似辽西这边的汉人,似乎忘记了与后金人的深仇大恨,珂其明白有宁义大哥的宽宏仁政在,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没了太多的话说。

又何况辽东遍布汉人,无法区分出敌友,珂其但愿辽西与辽东两地,平安度过一年,好歹能见到今年的大丰收景象。

趁现在大明与后金没有战事,珂其只好与苏芸儿先商量,孝庄来信购买种子一事。

苏芸儿是买卖人,注重银子与利益,她考虑到红薯要放出芽,玉米磨面来吃又费事,只要后金方面给到高价,可以来出售。

珂其说,后金那边愿出高价,大量购买这边的种子,只要宁义大哥答应便成。

苏芸儿有心眼,物以稀为贵,趁现在红薯,土豆,玉米等,这些的农作物没流传推广开,多捞一把是一把。

况且做为粮食的一部分,这些的新品种农作物,将来会流通量巨大,限定封锁不住交易往来。

最新小说: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神仙入驻我微商 魔龙神变 吸血鬼校草守护日记 造星大师 腹黑总裁乖乖就范 星罗武神 益本非凡 史上最菜穿越者 带刺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