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一儆百
“奴才听到了,听到了,”张老头忙不迭地说道,“奴才已经连夜把院子腾出来了,大小姐找人算算差价,不够的,奴才一家想办法补上。”
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房契,双手递上。
殷妍梓满意地点头,她特意留了一晚上的时间出来,既是给张嬷嬷,又是给张老头的,一晚上,足够他凑银子了。
接过房契,她随意看了一眼,对朱嬷嬷说道,“嬷嬷,你请保长找人把张嬷嬷的院子估个价,多退少补。至于张嬷嬷……”
她刻意顿了顿。
屋子里众人神色各异,殷妍梓慢悠悠地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娘亲还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要和睦稳定,规矩最是重要,我年纪小,话里没有威信,你们不服也是意料中的。”
“奴婢不敢。”屋子里的众人忙诚惶诚恐地表明自己的忠心。
殷妍梓不以为意地笑着,继续说道,“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不用点破。张伯,看在你与张嬷嬷这些年在庄子上尽心尽力的份上,我可以放了张嬷嬷,可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是,是,大小姐说得是。”张老头与儿子立即附和。
殷妍梓回头对朱嬷嬷说道,“嬷嬷,你先把人带下去吧,等账目理清楚了,张嬷嬷一家到佃户那边去。”
朱嬷嬷一直冷眼旁观,殷妍梓今天的表现着实让她意外。
她微微紧了紧眼,是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所以昨儿半夜趁着没人的时候,只到柴房嘱咐了张嬷嬷一句,并未说其他。虽然她不屑拉张嬷嬷一把,可想到张嬷嬷的用处,她不得不帮衬一把。
今儿在张嬷嬷毫无招架的情况下,殷妍梓就干净利索地把事情解决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丫头有这样的手段了?
她才几岁?
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长大了!
朱嬷嬷此时最想弄明白的是——盛京那边的事,殷妍梓又知道多少?
“阿梓,为什么不让我到衙门备案?”一回到卧房,殷卓凌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按照他的思维,这种事交给衙门最省心,也最是妥当。
他知道以自己与妹妹的力量,不足以让这群老东西心服口服,而且,这些人多年的结党营私,要是他们背后做点什么,他与殷妍梓防不胜防,所以才想着要杀一儆百,严惩张嬷嬷。
“昨儿不就说了吗,这是家事,闹到衙门你觉得好看吗?”殷妍梓一副小大人的口吻对殷卓凌说道,“而且,这事闹大了,祖母也不喜欢。”
还会打草惊蛇。
殷妍梓咽回了后面的话。
殷卓凌怏怏地叹了口气,“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殷卓凌知道自己人小力薄,真要惩罚张嬷嬷,庄子里恐怕要大乱。
“卖个人情给张嬷嬷,把她从厨房调出来。”殷妍梓知道殷卓凌的心思,她没做解释。她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那几百两银子,也不是杀鸡儆猴,她要的,过两天才会到她手上呢。
殷卓凌无奈地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这群奴才,当我们好欺负呢。等我回盛京了,我一定要在祖母面前告他们一状!”
殷妍梓安分地在屋子里待了两日,待算好了账目,张老头补上差价后,她立即让大哥到衙门将院子过了户,如今,那间院子成了她与大哥的私产。她又让殷卓凌写了封信回去,把庄子上的事说了说。她知道即使她不说,那边也会很快就知道消息,可她主动报上去,对那边而言意义又不一样。
殷妍梓也顺势卖了个人情给张嬷嬷,削了她管事的位置,让他们一家住到了佃农那边,每日下地耕种。
朱嬷嬷小心翼翼地观察了殷妍梓几日,见那日过后,她又恢复到了没心没肺,一派天真的模样,心里有些吃不准殷妍梓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精明。
朱嬷嬷自认为自己在后院多年,揣测人心的本事就算不是一等一,也是信手拈来的事,殷妍梓那日的表现太过强势,这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该有的气势。可殷妍梓这两年就生活在她眼皮子底下,既没人教她,也没人撺掇,她究竟是哪里学来的?
按捺住心里的疑问,朱嬷嬷趁着殷妍梓要她递信回去的机会,顺便也递了个条子过去,将殷妍梓的变化和心里的疑问也报了上去。如今的她容不得半点过失,宁愿捕风捉影,也不愿事情发展到不受她控制而后悔的局面。
过了半个月,终于收到了回信,仔细将信看了一遍,她与平常一般,神色无异地给殷妍梓送去了点心。
殷妍梓接过殷卓凌递来的糕点,美滋滋地咬了一口,吃了小半个,又喝了一杯蜂蜜水后,才对朱嬷嬷说道,“嬷嬷,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什么?”朱嬷嬷眼角一跳,似有感应似的,紧张地问道。
殷妍梓笑眯眯地说道,“我和大哥这两年的月例你都帮我们收着的吧,我……我想把银子拿出来。”
殷卓凌奇怪地看了殷妍梓一眼,没有多话。
朱嬷嬷松了口气,“是,银子都在老奴那里,要不,现在就给您拿过来?”
“不急,”殷妍梓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冲朱嬷嬷摆了摆手,“你明儿再给我吧,我有好多东西要买,先写张清单再说。”
朱嬷嬷闻言,多看了她几眼,见她面色无异,心里的疑问也渐渐放下,岔开话题说道,“对了,大少爷,大小姐,盛京那边来信了,过几天张管家会过来。”
来看他们成长到什么程度,还在那边的控制范围之内吗?
殷妍梓冷笑,脸上却装作受宠若惊的模样,问道,“嬷嬷,张管家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吗?”
殷卓凌闻言,也一脸期待地看着朱嬷嬷。
朱嬷嬷讪笑,“哪有那么快,这才两年多的时间,老奴估计着,年底大少爷、大小姐就能回去了,正好赶上过年。”
“这敢情好,”殷卓凌高兴地说道,“好久都没热闹过了,阿梓,回去了大哥给你买烟花放。”
殷妍梓对殷卓凌的话不置可否,继续对朱嬷嬷说道,“嬷嬷,张管家这次会带好东西来吗?”
“那是自然,”朱嬷嬷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张管家是奉老夫人之命来的,老夫人最疼的就是大少爷与大小姐。如今老夫人岁数大了,手脚不方便,可又想你们想得紧,就让张管家替她来看看你们,自然会带好东西来。”
殷卓凌闻言,美滋滋地点头,“祖母最是疼我与阿梓,要是她能再早点接我们回去就好了。”
朱嬷嬷忙解释道,“那怎么成,大少爷,您与大小姐是来守孝的,三年,一日都不能少,坏了规矩,回到盛京会遭人话柄,连带将军府都会被人诟病。”
殷卓凌了然地点头,“放心,嬷嬷,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一边的殷妍梓哭笑不得,殷卓凌虽然纨绔,可最是在意家族名誉,前世二房也正是利用他这点,才在后来对他施压,让他为了家族名誉疲于奔命,却无人知道他在处处不受待见,处处被挤压后的黯然神伤。
殷妍梓直愣愣地看着殷卓凌的侧影,烛光摇曳,她的眸子里渐渐映衬出了熟悉的身影,即使他拼命挺直了佝偻的后背,也掩藏不住那浓烈的颓废。
他就那么安静地站在冷宫外的长廊上,手里拽着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全是给她准备的吃食,沧桑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笑容,略局促地看着她,唤着她的小名,“阿梓……”
“阿梓……”
殷妍梓看到眼前一只肉嘟嘟的手指在来回晃悠,殷卓凌的一张大饼脸凑到她面前,担忧地看着她。
“大哥……”
见她回神,殷卓凌才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也想祖母,可祖母岁数大了,到庄子上不方便。还有几个月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到时大哥带你好好玩玩。”
殷妍梓对殷卓凌的话不置可否,而是回头对朱嬷嬷说道,“瑶妹妹的生辰快到了吧。”
朱嬷嬷一怔,忙不迭地应道,“是,二小姐是这个月的生辰,现在算算,还有七、八日的时间。”
殷妍梓微微一笑,祖母最疼爱的,并不是作为长房嫡子的殷卓凌,而是二房的嫡女殷薇瑶。殷薇瑶在盛京的吃穿用度,无一不是按照嫡子的标准来的,祖母甚至还会在私下拿自己的银子贴补。
大哥没有享受到的待遇,殷薇瑶从小就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她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与大哥小时候在庄子上,与祖母不亲的缘故,现在想想,是殷老夫人自始至终都没把他们当殷府的人对待过。
而她与大哥却一厢情愿地为了殷家,为了二叔而努力着,努力到双双赔上了性命。
真是讽刺!
殷妍梓嘴角的嘲讽更甚。
或许是最近想得太多,殷妍梓一夜好睡,直到翌日临近中午才自然醒。
睁眼的时候,看到屋子里灰蒙蒙的一片,她还以为自己起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