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这就是元史 > 西辽立国

西辽立国(1 / 1)

西辽立国

经过五年生聚,大石政权实力大大加强,于是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大石渴望在大辽旧地光复故国,然而当时新兴的金朝国力如日中升,跟它死磕捞不到什么便宜;而西域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进入衰败时期,而且内部纷争不休,在那里是大有发展余地的。于是,大石决定挑柿子先捡软的捏,向西开疆拓土,等将来羽翼丰满后再收拾金国,恢复旧疆,光复大辽。

大石向西扩张,高昌回鹘王国首当其冲。大石不愧是一位智慧过人的君主,只派人给高昌回鹘汗王送去一枚糖衣炮弹就把他的王国纳入自己统治之下了。

大石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高昌国边境,命令军队就地驻扎。有将领建议说不如趁其不备攻打进去,大石微微一笑,道:“何必大动干戈,高昌国王自然会备好美酒珍馐亲率臣民出城来迎接咱们!”然后他派人给高昌国王毕勒哥送去一封劝降信。

大石不愧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连劝降信都写得相当有水平。信中语气非常客气,根本就只字未提劝降的事儿。这封信用了绝大多数篇幅追溯了辽与高昌两国世代友好,和睦相处,情义深远,万代不渝。末了,才稍代提了一句:我率军西征大食,需要从贵国借过一下,以咱们两国的交情和您的慷慨,您肯定会欣然应允吧?对了,现在我的几十万大军就屯驻于您的城下跃跃欲过呢。

回鹘王收到这封信后心领神会,自度鸡蛋壳还是不要去考验石头的硬度为妙,于是亲率大臣出迎,恭恭敬敬地把大石请进宫中,大宴三日,在大石临行时又献马六百匹、骆驼一百头、羊三千只。最后,国王还“依依不舍”地一直把大石及其军队送到境外,表示高昌国甘愿作大石政权的附庸国,并承诺要送子孙到大石处做质子。

不久,大石西征军到达也迷里(今新疆额敏县)并在此修筑城池,招抚当地突厥部族。这里水草丰美,气候清爽,宜于放牧,但是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无法长期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

大石率军翻越天山继续向西推进,结果被东喀喇汗国的军队击溃,只得退往高昌回鹘王国。又累又饿的残兵败将们撤到高昌城下,想起不久前和蔼好客的回鹘王毕勒哥对他们热情周到的接待,仿佛热腾腾的饭菜和温暖的床铺就在前方等着他们的到来,心中居然生出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然而,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万万没有料到在前方正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刀枪棍棒。东道主毕勒哥翻脸比翻书还快,非但不再迎接大石这些残兵败将,甚至落井下石派兵掩杀、追袭这些可怜的丘八,还俘虏了大石手下的撒八、迪里、突迭等将领。

耶律大石带领败兵撤回也迷里后,吸取了这次西征的教训,打算继续“养兵待时而动”。然而,就在此时一个致命的威胁正朝他步步逼近。

耶律大石最强大的敌人——金国得知他率领主力部队西征而国内兵力空虚的情报后,于1131年征调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由右都监耶律余覩(还记得这位被他二姐夫逼反的将军吗?)率领,北攻可敦城。又差发燕云、河东役夫随行运粮。

气势汹汹的金军步步逼近,眼瞅着大石政权即将陷入背腹受敌的巨大威胁之中。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危机居然没费吹灰之力就自行解除了。因为来者不善的金军居然不战而亡了。

金军不战而溃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前文中咱们介绍过可敦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大约三千余里,全都是一片死寂一望无垠的大沙漠。金军在进入沙漠后,将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本想趁人家焦头烂额身处困境的时候,狠狠偷袭一下子,没想到却把自己搞成了这么一副狼狈相。无奈之下,金军只得悻悻地退回去了。于是,金军的这次进攻因为沙漠的阻隔而胎死腹中了。

耶律大石在东线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西征喀喇汗国虽遭惨败,但及时调整了方针,休养生息恢复整顿,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族的拥护,很快户数就增长到了四万,疆域空前广阔,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

天会十年(1132)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也迷里城登基称帝。按照突厥部族习惯,号称古儿汗(即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佑皇帝,建元延庆。

从脱离天祚帝出走的那个夜晚起,耶律大石筚路蓝缕,远涉沙漠,行程三万里,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挫败了金国的数次进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经历了整整八年的艰辛与磨难,至此,西辽终于正式立国了。域外史家也称其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

1132年,耶律大石在也迷里巩固地位之后,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首先,他率领军队南下,再次进入高昌回鹘王国。这次,国王又恢复了热情好客的面目,乖乖地归顺了西辽。大石把高昌回鹘王国并入西辽版图,仍让回鹘汗王继续统治这一地区,另设“监国”以为督察。

自从耶律大石进攻东喀喇汗国的喀什噶尔地区失败之后,没有再硬啃这块骨头而是把进攻目标转向七河地区。

在喀喇汗国的边境上居住着一万六千帐先前从辽朝迁徙而来的突厥—契丹人。起初,东喀喇汗国赐给他们土地,委派他们守卫边疆。后来由于东喀喇汗国长期剥削压迫,这些突厥—契丹人与他们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东喀喇汗国相当恼怒,当初我们宽容地收养了你们这些流窜来的难民,如今翅膀硬了居然敢不乖乖地接受管理,像他们这种忘恩负义的劣等种族根本就不配生活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于是就对突厥—契丹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不过,他们所采取的这种种族灭绝政策不像希特勒纳粹党对犹太人采取的那么血腥残暴,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和”绝种政策。他们专门给境内的突厥—契丹人划出了两片相互隔离的生活区域,强迫男人居住在一个区,女人居住在另一个区,这样就把突厥—契丹男人和女人隔绝开来,断绝他们繁衍生息的机会使他们自然灭亡。断子绝孙哪,突厥—契丹人当然打死不干,双方发生多次冲突。

当这些突厥—契丹人听到耶律大石来征讨东喀喇汗国的消息后,聚集全族武装冲破藩篱,跑来投奔了西辽军。不过,有了上次的失败教训,耶律大石并没有立即率领军队向前挺进,而是驻扎在边境上等待时机。

东喀喇汗国阿赫马德汗升天后,由他的儿子伊卜拉辛继承汗位。伊卜拉辛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境内的葛逻禄人和康里人不再服从他,还经常袭掠他的部属和牲畜,国内局势濒临失控。延庆三年(1134)初,被国内异己势力欺负的没脾气的伊卜拉辛,听说耶律大石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便派出使臣,请求大石到他的都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东)来。耶律大石一接到请求就火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敌国都城。

在兵不血刃地兼并了东喀喇汗国之后,大石把伊卜拉辛汗降封为王,让东喀喇汗王朝作为附庸国继续统治喀什噶尔与和田等地区,同时向这些地区派出了沙黑纳(意为监督官)和军队。

八剌沙衮左山右川,控扼万里,是中亚少有的可牧可耕的“善地”,于是耶律大石决定建都八剌沙衮,后将其改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并改延庆三年为康国元年。

康国元年(1134)三月,踌躇满志的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敌刺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刺阿不为副元帅,茶赤刺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率领七万精锐骑兵东征金国。

出征部队举行了庄重肃穆的誓师大会,杀青牛、白马祭天。不过,对金军残酷无情的大沙漠对西辽军也是一碗水端平,士气高涨的东征部队行程万里,毫无收获,牛马多死,瞎折腾了一气,最后只得败兴而还。耶律大石仰天悲叹:“老天爷不够意思啊,没脾气!”

其后,西辽再次发起对金朝的突袭。金熙宗命粘罕迎战西辽。金军进入沙漠后,被西辽伏兵连续三昼夜轮番进攻,粮草断绝,人马冻死。金军副将外家得是个契丹人,得知自己的老爹老哥老婆孩子都在西辽军中,干脆率数千骑起事。金军在西辽军和起义军的夹击下,只得撤退了。

两次攻金,虽未取得巨大战果,但气势却咄咄逼人。

西辽向西扩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东方也击退了金军的进犯,疆域进一步巩固扩大。根据穆斯林史籍的记载,西辽给归顺他的国王每人发一块银牌让他们继续统治本土,并派驻一名沙黑纳(监督官)去监国。在新征服地区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不久,生产恢复,百姓兴旺,牲畜肥壮,社会安定,军势日盛。【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

最新小说: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神仙入驻我微商 魔龙神变 吸血鬼校草守护日记 造星大师 腹黑总裁乖乖就范 星罗武神 益本非凡 史上最菜穿越者 带刺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