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乃四战之地,本就易攻难守。别说眼下守备孱弱,就算再多上十倍兵力,恐怕也挡不住袁绍大军南下。”祢衡笑了笑,随后话锋一转,“反观寿春,却有淮河为天险,两相对比之下,何处更易坚守,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听了这话,孙策一行脸色惊变。
祢衡并未直言,但他们已经听出他的言下之意——寿春地理位置比许都好上不止一点半点,除了有天险,还有良田阡陌,乃天下富饶之地,这眼看就快到秋收的时候了,粮草也不必发愁。再加上又有现成的宫殿在,倒不如将刘协迎到寿春去!
孙策万万没想到曹操会有这样的打算。
当然了,在场的曹营众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穷途末路之下的备选方案。除非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曹操也不会走这条路。
毕竟迁都可不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说迁就能迁的。
此时放出这个消息,不过是为了让孙策放弃争夺寿春罢了。
“曹公。”这时周瑜出言道,“请恕在下直言,此计恐怕不妥。”
“哦?”曹操浓眉一挑,明知故问道,“有何不妥,公瑾但讲无妨。”
周瑜道:“这一路千里迢迢,行军尚且不易,更何况是迁都?一旦迁都,天子、宫人,朝臣、官眷,甚至曹公和诸位部将家眷都要迁移,舟车劳顿,绝非易事。途中若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兹事体大,还望曹公三思!”
周瑜的意思很明白,你们这拖家带口的得多少人,迁得过来吗?
“公瑾所言甚是。”鲁肃点了点头,咐声道,“许都初定,这才一年有余,这般迁都,实在不妥。即便天下太平,迁都也是劳民伤财之举,更何况是在战时?前路迢迢,后有追兵,若行此举,只怕凶多吉少啊!”
“子敬此言差矣。”郭嘉出言道,“袁术穷奢极欲,造得玉楼金殿,贝阙珠宫,要说劳民伤财,那也是袁术之过,与天子何干?”
鲁肃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这般被郭嘉抠住字眼不放,自然不会示弱,当即便要出言驳斥。
但曹操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奉孝言重了。”曹操笑着打了一句圆场,又看向孙策道,“迁都一事,尚未定夺。前两日,令弟将袁绍或要动兵一事相告之后,我拟了一道奏表,已命快马送回许都,呈交天子,且待天子明诏示下,再议不迟。”
孙策心知肚明,所谓明诏,等到寿春城破,都未必能等来这道明诏。曹操说着话摆明了是在堵他的嘴,令他束手而已。
孙策深吸了一口气,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数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原本寿春由谁来打,是他和曹操两个人之前的争端,关于这件事,来之前他和周瑜鲁肃已经商议过了,自有说辞应对。可眼下曹操把刘协给扯进来,那性质可就截然不同了。
曹操见他默然不语,又开口说道:“眼下大敌当前,袁术虽然大势已去,可若是袁绍引兵来救,难保不会让袁术寻得一线生机,还望孙将军能以大局为重!”
孙策笑了几声,不置可否道:“袁绍发兵来救,必经徐州,我部兵马尚在濡须口,距徐州尚有一断距离,怕是去之不及啊。”
曹操点了点头,又道:“这倒不难,倘若将军能尽快平定广陵,剿灭袁术残部,何愁不及赶到徐州。”
曹操的意思很明白,广陵如今可是一路平推的局面,只要发兵过去,就能拿下,到时候自然就和袁绍据地接壤了。你孙策要是拒绝,岂不是惧怕袁绍之威,故意避其锋芒?
“多谢曹公提点。”周瑜说着,又看向孙策,故作为难道,“只是近日来,各地城中流言四起,说是袁绍不日即将发兵来救,沿江一带袁术残部蠢蠢欲动,若此时进兵广陵,恐怕后方不稳呀。”
孙策听出他的言下之意,曹操决意要拿寿春,他又何必再去趟袁绍这个浑水,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将巢湖以南据为己有。
“公瑾言之有理。”孙策向曹操道,“曹公大可放心,待我将沿江之地平定,自当助曹公一臂之力!”
曹操对孙策的心思了然于胸,但对他来说,眼下孙策能接受这样划分地盘,不从中搅局就不错了。
他正欲说几句场面话,祢衡忽然开口质问道:“敢问孙将军,什么叫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
这话问得实在太过失礼,尤其在这种场合,双方关系又十分微妙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明显不合时宜。
孙策脸上顿时露出愠怒之色,心道这厮好生无礼,曹操费劲心思让我放弃进兵寿春,难道还想让我助他抗击袁绍?有这么便宜的事吗!
“正平休得无礼!”曹操眉头一皱,当即出言斥责道。
自从祢衡穿越以来,日渐沉稳了许多,和从前那般轻狂的模样早已判若两人。在场的曹营众人谁都没有料到他会突然来这么一手,只当他狂疾发作,纷纷打起了圆场。
“正平身患狂疾,常有惊人之语,还望孙将军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正平旧疾发作,出言不逊,望孙将军与诸位海涵一二。”
“孙将军!”祢衡对他们的话置若罔闻,他随即站起身,向孙策行了一揖,正色道:“眼下秋收在即,袁绍兵精粮足,他这回不发兵则已,一旦举兵南下,不将南方之地尽收囊中,他绝不会轻易退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退袁绍,江东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祢衡一反常态,字字铿锵。在他看来,孙策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就特么离谱!
以孙策之志,绝不会满足于区区江东之地。
等到曹操败了,孙策除了被袁绍收编,还能翻出什么浪来?只要他还想有翻身的机会,他就不能把自己摘出去。
此时,孙策心绪翻腾,目光如刃,紧紧地盯着祢衡。
祢衡不闪不避,直视着他,随即哂笑一声,又道:“不过话说回来,袁绍兵强马壮,又有百万雄兵,若孙将军心有忌惮,也是人之常情。想必袁绍对将军早有拉拢之意,待袁绍举兵南下之时,将军只需率众归附,也不失为一计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