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淮浦陈氏,累世两千旦,是徐州首屈一指的宦官世家。
其中陈珪的从父陈球陈伯真,更是官至太尉,位列三公。想那卢植卢子干、郑玄郑康成、华歆华子鱼,都曾拜入陈伯真门下。
放眼徐州之地,琅琊国、彭城国、下邳国、东海国,都是诸侯王的封地,哪个诸侯王不是东汉皇室宗亲?可是下邳陈氏照样做得了徐州的地头蛇。其家族势力也并非始于汉末乱世,往上还能追溯好几代。
说回陈珪父子,陈珪曾任沛国国相,而今年事已高,留在家中养老,下邳陈氏由其子陈登主事。
想要入主徐州,必须先过了下邳陈氏这关。
曹操深谙其中关窍,眼下对于陈登的投诚,自然十分重视。
这时曹操又道:“若是让审配抢先一步进入开阳,凭他三寸不烂之舌,难保不会动摇陈元龙之心。”
“即便如此,主公也不能以身犯险啊!”
“说得是啊!”
“我岂不知此举冒险?”曹操扫视着众人,沉声道,“但以弱制强,必须兵行险着。我此番入徐,又何尝不是冒险之举?”
堂下反对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
“诸位不必再劝!”曹操扶刀而起,而后扬高了声音,掷地有声道,“生死有命,成败在天!我既已孤注一掷,亦无退路可言!”
在场众人一时鸦雀无声。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成败不仅关乎曹操本人的生死,也关乎整个曹操集团的命运。
祢衡几乎已经决定要使用系统中郭嘉的第一个技能来阻止曹操,但是到了最后关头他还是放弃了。
在这乱局之中,真的有万全之策吗?
潜入开阳这件事,自陈登遣使送书以来,已经谋划多日了。审配一朝入徐,还是将曹操事先的部署尽数打乱,如今不得不改变计划。风险陡增是显而易见的,却又没人能够代替曹操走这一遭。
“既然主公心意已决。”祢衡一番思量,出言打破了沉默,“昨夜守营时,我等共谋一计,或可拖住袁谭,为主公赢得先机。”
“哦?”曹操闻言大喜,“你等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祢衡转而看向郭嘉,郭嘉微微颔首,随即从怀里取出一封尚未封缄的书信,呈递给曹操。
“这是我昨夜拟好的一封手书,请主公先行过目,具体情况,容我稍后再向主公详禀。”
曹操欣然接过信来,然而信中开头几行字却让他为之一愣,不过他并没有多问,接着再往下读,曹操已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妙!妙!妙啊!”曹操连声称赞,随即将信递给一头雾水的曹昂,并对郭嘉说道,“奉孝不必详禀了,你昨日已将军情报之与我,眼下你等所谋之事,我已然知晓。你尽快着人将此信送出,若有何事,只管和子修细说便是。”
“喏。”郭嘉向曹昂一拱手,“我临行前,会向大公子禀明此事。”
曹操摆了摆手,道:“此去开阳,奉孝不必同往。你且留下,从旁协助子修。”
“喏。”
说来曹操原本确实打算带上祢衡郭嘉同行,刚才见信之后,他又改变了主意,认为郭嘉还是留下来对付袁谭更为合适。
这时祢衡看见曹操的目光投在自己身上,心中大呼不妙。
果然,曹操紧接着就指了指祢衡和荀攸。
“正平、公达,你二人随我同往。”
祢衡和荀攸相视一眼,说实话,他们二人心里都不想去。
尤其是荀攸,他压根就不赞成曹操铤而走险,前番曹操决定入徐的时候他就不赞成,何况今日所议之事更为凶险。他之所以不再出言反对,一来是因为曹操主意已定,劝是劝不动了,二来和祢衡一样,实在是没有更为稳妥的办法。
曹操点名让他二人同行,二人只好齐声应喏,同时心里都在盘算着应该如何规避风险。
至于贾诩,自然也被留下协助曹昂了。
曹操随后环视众将一圈,正要开口。
“末将愿随主公同去!”
太史慈霍然出列请战。
众人闻言齐刷刷地向他望去,太史慈一脸慨然,撩衣单膝下拜道:“末将自从归入主公帐下,蒙受主公大恩,然至今未立寸功,实在羞愧难当!末将虽不才,却有一身武艺,愿领兵从征,以效死力!”
“末将也愿同往!”臧霸紧随其后,出列请战。他和太史慈一样,自入曹营还未能立下战功。况且臧霸久未领兵,更是迫不及待想要大展拳脚,“末将熟悉徐州地形,由末将从征最为稳妥!”
此言一出,张辽、高顺也耐不住了,若论徐州地形,他们可比臧霸更为熟悉!
遂双双出列请战。
不得不说,情绪是会蔓延和传染的。加上昨夜那一仗,不少将领铆着一股劲却扑了个空,赢是赢了,显然没有打过瘾。此时堂下请战者越来越多,众将争先恐后,一声高过一声。
“诸将气势如虹,甚好,甚好!”曹操见此情形心中大悦,抬手示意他们稍安,而后利眸一扫,开始点将,“于禁、张辽、徐晃、乐进,臧霸!”
“末将在!”被点到名字的几位将领声音洪亮,齐声应道。
“你等速去点兵备马,等我将令!”
“是!”
几个人昂首阔步,领命告退。
高顺眼看自己两位旧日同僚都被点名从征,唯有自己落下阵来,纵是他平日里再怎么不善言辞,此时也忍不住要出言争取。
然而曹操却驳回了他的请求。
“此去往返,一路奔袭远过千里,你伤愈不久,不宜同往。”
“主公!”高顺急忙解释,“末将伤势早已痊愈,我部陷阵营也已重新整编……”
曹操摆了摆手,笑道:“你部陷阵营如今已有五千余人,是从前两倍有余,还需勤于操练才是。你治军有方,假以时日定能重振陷阵营。我日后还要倚仗高顺将军你啊,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主公……”
“父亲所言极是。”曹昂附和了一句,转而看向高顺,“自高将军伤愈归来,这些日子我常向将军讨教练兵方略,受益良多。将军不妨留下,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上,高顺哪里还能拒绝,连忙应道:“大公子谬赞,末将敢不从命!”
曹操微微颔首,随后神色一正,环视下令:“其余诸将,皆由曹昂调遣,此去我必截断袁谭后路,回师之日,即为袁谭覆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