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张沁也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这件事几乎悄无声息地解决了。
虽然觉得犯罪成本太低,做了错事竟然只是没收违法收入。
但是,正如之前安娜苦苦哀求的那样,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
她可真行。
带着侥幸心理违法是为了孩子。
后来不希望坐牢又是为了孩子。
但是,这个借口确实说服了张沁和公司内领导。
很多人突然发现,公司一下子清静多了。
大家不再听到咋咋呼呼的大嗓门,也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给公司意见箱留言说安娜不友善了。
除了张沁外,谁都不知道安娜为什么突然会走。
大家在茶水间聊天时,大多数都讨论说肯定是跳槽了。
深圳没有下雪天,再冷也不会降到零度以下。
但是深圳没有暖气,所以冬天室内还是挺冷的。
雨滴滴答答的打到了窗棂上,窗外天色昏暗。
张沁继续面临着改善的困境。
张沁既被拉姆逼着跟进改善,又要安抚下面对抗的人。
心不齐,没人肯做,往前推是很累的,内耗很大。
她觉得拉姆是在树立威信,不压迫搞事,怎么能体现出他的威风呢?
另一方面,他通过看每个部门改善的统计,就可以摸清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量,可以更好地掌控他们。
作为一名财务大佬,他的记性特别好,看过的资料都记得,谁也糊弄不了他。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拉姆再强势,他所有的信息还不是要从张沁手里获得。
张沁为了保全大家,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她不得不学习圆滑,避免正面对碰。
他最多只能远程遥控,不可能过来强迫大家做改善。
本来就容易有状况。
有时候,几个组员突然就来不了公司了。
或者就是,人正好在公司工作,临走前没带手提电脑的电源线,想着明天还回来继续干,没想到来不了,只好打电话让在公司的同时帮他把线给同城快递邮过去。
本来应该2周做完的项目,往往延长到三周甚至四周。
好不容易做出了结果,拉姆审阅之后,又不满意。
“那么大一个部门,也没做什么改进。一个月才省了几百块钱,有什么好做的?”
张沁终于忍无可忍,差点就想跟他吵起来了。但理智告诉她,千万不能这样。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倒不如问问到底拉姆想要什么?
“不断的做改善才可以帮大家提高效率。效率提高了,人就可以减少!”拉姆倒还真说实话了。
他的想法跟张沁不同。
张沁想保护每个人。
但拉姆却觉得,各个工厂的形势都很糟糕,自然流失了不少工人。
中心必须也要开开刀,帮公司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