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亲试震朝野(二)
今日这是什么场合,若是平常的朝会也就罢了,可还有一十八名民间学子,他们代表的是大周的颜面,今日竟因这柳岚当庭失仪,实在是不该。
训斥了三人,姬启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位考生,除了柳岚却没有一人敢与之对视,而这个时候,唯有水沅和,拱了拱手,依旧是微笑着,目光仿佛毫无侵略性的,抬起了头。
姬启也注意到了他,只是眼神略显幽深,没有说话。
“皇上爱才若渴,更兼有容人雅量,柳公子才高八斗,我等心中亦是佩服,此次能够得到这么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已经是额外之恩了,若是侥幸能够得到皇上的青眼,草民已然无憾。”
听到水沅和的话,柳岚若有所思地向他望了过去,好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水守贞要他来争这个状元,他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却一点也没有打算照做,只要在大殿之上能够引起姬启的注意,得到他的支持,水沅和的目的也便达到了,他只不过算是来打一次酱油,所有的敌意嫉妒都全会被柳岚吸引去,他自己反而能置身事外。
果然是不简单啊,柳岚冷冷一笑,看来那位丞相大人恐怕也没想到这个旁系子侄有着如此心机,只是不知道水沅和到底会用什么方式得到姬启的关注。
姬启似笑非笑地看了水沅和一眼,随即移开视线,像是忽略了他的话一般:“既然如此,那么便开始吧。”
没有得到姬启的回应,水沅和却并没有显得失落,而是微微一颔首,再次低调的退回了人群。
魏徽此刻已经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听到姬启的指示,冷哼一声,略带倨傲的高声说道:“既不是科举考试,规则自然也不同于以往的科举,为了以最直接的方式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考试由皇上亲自出题,由考生之间互相辩驳,不必写在考卷上,以言之有理者获胜。”
当庭论述,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考试文章诗赋?这个规则一出,考生们皆是面面相觑,这项规矩可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些世家子弟们自小学习诗赋文章,若是笔试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今在这大殿之上众人皆是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一下,更别说要高谈阔论,舌辩群雄了,这不是为难人吗?
看着众人的反应,姬启扯了扯嘴角:“大周需要的是真正能够为朕做事的实干之臣,而不是只会笔下逞能的酸腐书生,若是你们连自己的观点都提不出,朕又如何能够指望你们为朕分忧?”
虽然这样的规则听起来是混乱了一点,但是对于柳岚来说却是极有好处的,这样便避免了有人利用笔试改卷的机会徇私,况且若论起这机辩之能,难不成她还会逊色吗?
当然,也有不少人和她一样信心满满,自认为口才不差,听到这个规则,皆是心中暗喜。
姬启将众人反应收在眼底,面上不动声色,只开口吐出了一个字:“朕”。
朕?什么意思?难道这就是考题?只有这一个字,未免也太草率了吧。这是考试,又不是测字,皇上的心思可真是高深啊。魏徽也愣了一下,一时间也没能理解姬启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见他说出这一字后再也没有开口说别的话,只好硬着头皮高声复述了一遍:“题目便是‘朕’。”
竟然还真的是这个题目,本来就有些心里没底的考生们听到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题目更加紧张了,短暂的沉寂过后,还是有人第一个开口了。
“皇上乃真龙天子,年轻有为,我大周国富民强,‘朕’字之中尽显皇家威仪,皇上必定会一统中原,我大周千秋万代,小民必定为大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不知道皇上的这个字有什么用意,但是抢在第一个回答,总会给他留下好印象的吧。
但是姬启并没有什么反应,连看都没有看那人一眼。第一个人碰了壁,其他的人也不敢贸然说话了。
柳岚更没有做这个出头鸟,虽然她心里清楚姬启为何要说这么一个字,但是却不能贸然开口,必须得好好斟酌一番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否则触怒了某些目前惹不起的人,恐怕她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了。
“若是以民间测字之法,左侧的月字既细且长,隐隐有贯彻全局之势,陛下是天之子,代表的自然是太阳之辉,而月亮乃夜晚出现的景物,这个月旁锋芒太盛,却并不是祥兆。”正在众人都沉默了的时候,水沅和说话了,一句话却看似与“朕”字的意思毫无关系,一反方才那人歌功颂德之辞,开口便是石破天惊。
魏徽及水守贞等大臣的神情顿时都僵住了,就连水守贞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竟然说皇上给出的字有不吉之兆,难道他不要命了吗?
但是除此之外,水沅和的话恐怕还另有深意,柳岚虽然不知道水沅和到底为何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但是她知道以他的城府,必然不会说对自己没有利的话,而且柳岚分明的看到,姬启的眼神瞬间阴冷了下来。
姬启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区区几句放肆之言并不至于让他骤然变色。
月,那么他口中的这个月字旁,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说下去。”姬启的声调虽然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柳岚明智地安静站在原地,留意水沅和与姬启的神情,姬氏的这潭水已经比她想象中的要深了,她倒是也想知道一下,这水沅和到底会作何解释。
只见水沅和丝毫没有慌乱,继续说道:“月旁虽然强势,但是根基不足,被右边的一个‘关’字所制,终是逃不出桎梏,月为阴,关月,则是阳定胜阴,由此看来,虽然路有坎坷,但是披荆斩棘之后登临绝顶,才是实至名归,也是不辜负了这这个君临天下的‘朕’字,辛氏商行水沅和,愿为陛下马前卒。”
随着这些话出口,水沅和的神情严肃了起来,更是朝着姬启深深地一揖,除了仍然不明就里的考生们,朝中大臣皆是被他这一番话给震惊了。
没想到民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大胆,一个“朕”就能解析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今日当真算是开了眼界了。
柳岚将众人的反应收入眼底,心也有些沉了下来,果然是天外有天,好一个水沅和,先抑后扬,句句意有所指,这样的一番论断一说出来,虽然这些大臣可能不明就里,但是只要姬启心里明白,一会无论自己再说些什么,都会显得逊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