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 章
赵顼来得及时,一是郑朗病好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是怕死,而是不去做无谓的牺牲,似乎郑朗做得不好,实际做得很好,劳逸结合,合理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也不苛剥,让郑朗身体一直很好。会溪城那仅是一个意外,不能作常数的。
身体就是本钱,实际郑朗一生难得生病,就是这个身体。
虽一度病了,但很快也就康复。
就是他的主意。与项羽激战于鸿沟数年之久,那个与韩信无关的,虽屡败屡战,但对手是谁?破釜沉舟的项羽!能百败百战容易吗?
因此不仅要会用人,也会做事做人。
这样才不会让官员蒙骗。
此时郑朗不敢传授什么驭人之道,教导的仅是做事的法门与做人的学问。很少教经义,善长经义的大臣鸿儒不要太多,也不需要自己教。
赵顼骑术不佳,这一行不会刻意追求速度,仅是下去巡视,没有影响行程。
黄河没有结冰,得用船渡过黄河故道。赵顼又惊诧地说:“黄河都没有结冰呢。”
“这是故道,在最南方,往北去会结冰的。”
“狄将军去世很可惜啊。”
“这件事我也有错,六月时,辽国留守陈王萧阿剌回朝叙职,辽主访群臣时务,萧阿剌阿国家利弊,多弹劾萧革奸佞误国。萧革进谮,导致辽主大怒,缢死于殿下。皇太后救之不及。当时我听到后心中戚戚又兴兴。”
“萧阿剌是什么人?”
“此人乃是辽国皇太后的兄弟萧孝穆的儿子,忠诚果勇,知晓世务,有经济才,乃是辽国良臣之一。”
“可比何人?”
“庞醇之。”
“辽主如何将这等大臣杀掉?”
“是啊,所以辽国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这个好。”
“是,当时我替此人感到惋惜,不过作为宋朝臣子,又感到幸庆。但临到自己身上,却没有做好。当时群臣弹劾狄青,我没有出面相助。若是出面相助,怦击大家的言论,狄青也许心情会好一点儿。唉,狄青临终前挂念国家,居然没有提我,难道是他对我有怨言?”
“不会的。”
李贵在玩弄郑朗的胡子,将郑朗弄痛了,不过不生气,呵呵地笑。
“郑公,亡羊补牢,未失之晚。现在郑公再想一想,当时如何能让狄青不会含愤?”
“没有办法。”
“为何?”
“无他,制度也。”
“制度啊。”
“制度不改良,我朝还会走向败坏。三冗,土地兼并,官员或默守陈规或躁进,税务制度不完善,过份重文黜武,导致我朝用了历史从未有过的军费,军事力量却很薄弱,薄弱到不能保家卫国的地步。仅是三冗,就有无数弊端。这都是制度的弊端。”
“能改良否?”
“能改,得循序渐进,每改一项就会引起天下躁动,困难不能想像的。一旦天下躁动,国家就会不安。这个平衡一定要掌握。但仍不是最重要的。孙子兵法云,上者伐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国伐城。国家也是一样,下者就象我所做的这样,替国家小心地经营。中者是对制度进行改良,上者却不是,是对精神的完善。渡过河,我就带你去看一看这个精神的完善。”
“好啊,”上者治国之道,赵顼不由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