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抢啊
几个人就来到曹镇,也不是完全不相信,万一遇到天才呢。
先来到公社,公社几个领导听完,一起笑了起来,有什么神奇的事发生在李默身上,太正常了。他们挑了几件事略略说了一说。
当然,还有一些疑问。
张干事带着他们来到李家。
“就是那篇作文,你在里面用了几个典故,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响铃塔、响石街的对联,是听老人说的,孔子的圩顶是我看《史记》看到的。”
“你看《史记》?”
李默稍稍迟疑,如是一般书还好解释一点,这些史料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还真不大好解释,因为他家所有亲戚好友,包括老师家中,都不会有这些史书,顶多可能有一本《史记》罢了,但有没有《续资治通鉴》?
他愣了一下说:“鸠城我家有亲戚,曾随奶奶去过鸠城,他们都在上班,我无聊,便整天跑到鸠城图书馆看书,看过一些史书。有的地方确实不是很懂,也多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包括《史记》。但有了一个圩,我家就在圩区,于是我关注了一下,才知道孔子的额角太过古怪,便记了下来。还有赵普胜俞通海那段也是如此,我是看《续资治通鉴》时才看到的。那套史书琐碎,更看得头痛,不过沾到了我的家乡,所以也关注了,并且记了下来。”
这样一说,就讲通了。
“李默同学,我们也查过这本史书,里面记载是万余人,万艘船。为何你改成了拥众两万,船千艘?”
原文是这样的:时和州西南民寨,次不可能一分钟能码一百多个字,还要想的。算是他速度快了,三个多小时,才勉强写出两千九百来字。若是草书,只写给自己看的,又会更多。改成了楷书,甚至两千个字都弄不出来。但这一扩充,这篇文章更加有阅读价值。
还怀疑吗?这可是当着大家面写的。
几个老师看着这篇扩充后的新“作文”,又滋滋地吸冷气。
不要说李默只是一个小孩子,换作他们来,也未必能写得出来。
扩充后果然不一样,更细腻更丰满,特别是历史与现实时不时地交错着,那种时空转换,那种人文气息,那种“酸骚感”……酸文人,骚客,所以说是酸骚感,都让他们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不是真的,它应当出自一个穿着长袍,古风凛然的中年文人之手。
张干事看着他们的表情,心中只是一个劲的笑。
也轮到你们震撼了。
一个老师反递烟给李广平,说:“广平同志,我们今天来是这样的……”
他说出他们一行的来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李默立即将志愿改掉,改c县中。
天才啊,要抢了。
而且开出一些优厚的条件,李默进了县中后,所有学杂费一律免掉,并且保证让县中的老师对李默重点载培。
李默也有些蒙,现在就出现了免学费的说法吗?
这只是小考哎,前世自己听说过高考各个高校抢人的,但小考就开始抢生源了吗?你们这几个老师,要搞那一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