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章节,新章节名:真假)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德昭察觉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这几天总是能有各种小道消息传递过来,通知他哪里会有私下作乱的士兵,而且经常是他刚抓完或是正在抓捕这些人的时候,就会和某个将领碰上头,擦出些火星来。
这一切似乎都太过于巧合了,让赵德昭不得不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人在安排。
至于说对方的目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化自己和北路军将领们之间的矛盾。
但赵德昭会因为这里面有人在做手脚,会因为得罪那些北路军将领们就停止抓人的行动吗?
当然是不会的。
见过三泉县的惨状之后,赵德昭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约束北宋的军队,降低他们对蜀地造成的破坏。
至于说在这期间会和军中将领们发生矛盾什么的,赵德昭也不怎么在乎。
一方面是赵德昭有些看不上这些军阀头目们的做派,压根就不打算和他们玩什么虚伪以蛇的套路。
另一方面,赵德昭很清楚,在这个时代,谁才是真正的大腿。
蜀地的平稳安定,对谁最有利?
答案便是赵匡胤。
一个安稳的蜀地,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大宋,为久战衰败的中原之地输血供养。正因如此,赵匡胤才会在出征的时候严令约束军纪。
而这些军中将领们入了蜀地之后,完全都成了脱缰的野狗一般,把赵匡胤的交代抛诸脑后了。
他们现在劫掠得欢呼雀跃的,伤害的却是大宋的颜面和名声,在蜀地百姓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洗脱的骂名。
如果再这么让他们胡作非为下去的话,之前楚地的白甲军重现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到时候,一片混乱的蜀地就会变成大宋一脚踩下的烂泥潭,好处没捞到多少不说,反而还占了一身泥。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赵德昭在朝这些人动手的时候才没有手下留情。
毕竟和赵匡胤的态度比起来,这些将领的态度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德昭四处出击,将十多伙无视军令,私下为非作歹的军士们都给军法从事了。
同样的,赵德昭也算是把北路军的将领们给再撩拨了个遍。
在王继涛等人的有意宣传下,整个北路军的将士们已经把这位二皇子当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人物,人憎鬼厌的。
自己不发财就算了,还像个铁将军一样,拦在了其他人发财作乐的路上。
偏偏你还绕不过去。
随着赵德昭和北路军将士们的关系越发的越紧张,锦城府的百姓们发现,城里的秩序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了。
之前一直肆意妄为,烧杀抢掠的宋军都收敛了许多,原本关闭的市集商铺什么的也渐渐的开始正常营业,让紧张了许久的锦城府百姓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震慑的效果体现出来之后,赵德昭便决定将手下们分批分次的在锦城府中巡逻,维持治安,同时也借机摸清楚锦城府的情况。
不管自己要做什么,先开图总是没错的。
除了派遣出巡逻队在明面上打探情况之外,赵德昭也让手下的一些人化妆潜入了锦城府的地下势力之中。
他准备像在开封府一样,从社会底层发力,将整个锦城府给掌控起来。
而被赵德昭委派来负责这件事的,便是卯兔和申猴。
蜀地嘛,猴子和兔子应该是最搭的才对。
就这样,卯兔和申猴带着近百名军中精锐,就这么一头扎进了锦城府的阴影之中。
另一边,王继涛眼看着赵德昭和其他将领们的关系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现在又分派出了手下独自行动,他觉得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这天上午,赵德昭接到了钱德禄的报告,说耀州刺史高彦晖找上了他们的巡逻队,打伤了数十人,还把人都给扣押了起来,要当众处决掉。
接到报告之后,赵德昭敏锐的察觉到,这应该是那个在暗地里搞小动作的家伙出手了,于是他对着钱德禄问道:
“事情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钱德禄回答道:
“据回来报信的人所说,那耀州刺史高彦晖带了几百号人拦住了我们一支在他那片地盘上巡逻的队伍。他说我们的巡逻队无缘无故的打死打伤了他们十多号兄弟,这就把我们的人都给抓走了。”
听到这话,赵德昭便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要知道他可是叮嘱过了这些巡逻队们,非必要情况下尽量避免和对方发生直接冲突的。
这种一言不合就动手杀人的风格,明显不是他手下的人做的。
于是他继续问道:
“是谁干的?”
钱德禄摇头道:
“据手下人的说法,这件事根本就不是我们干的,我们都是一直在遵照您的指令办事。我怀疑,这就是那个高彦晖在找借口生事。”
赵德昭摇了摇头,直接吩咐道:
“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咱们去看看这个高彦晖把公审这件事学会了几成。”
“是。”
钱德禄直接领命出去召集人手去了。
等到钱德禄召集好了人手,赵德昭又让人去通知了李继隆一声,让他把淮南军也给带上。
人手这东西总是不会嫌多的,那帮淮南军虽然和赵德昭的人依旧有些隔阂,可比起城里的其他军队还是要亲近的多,勉强也算是一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