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车
车在后金和后来的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抵御明军火器的秘密武器。 X23US.最快
但是满清取代大明之后,统治者为了能让“江山永固”,出于保密的原因,在史籍中尽可能地抹去了曾在明清战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车,一直鼓吹骑射为“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乾隆皇帝甚至自称坚持骑射数十年。在纂改《明史》等史书的过程中,把清军描述成依靠重骑兵和精锐步兵作战的军队,是靠“弓马娴熟”、“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才取得了对明军的全面胜利。
而真实的历史中,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车便开始使用了,在著名的浑河之战中,后金军队便是依靠车逼近明军,近距离对明军弓箭射击,然后混战肉搏才击溃了明军。在这之前,八旗军对明军远距离的射箭、骑兵冲击和骑射进攻都没能击溃这支明军。因此因为车举足轻重的地位,努尔哈赤甚至定下了“遇敌若无车,切勿出战”的军令,甚至有将领因为作战中未携带车而被治罪。
不过到了皇太极时期,因为明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能够依靠火器与后金军队正面硬扛的军队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仅凭弓箭和冲锋就能击垮明军,“遇敌若无车,切勿出战”的军令慢慢就被淡忘了。
阿巴泰从军的时间比弟弟们都长,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车的巨大作用。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的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车足以抵御鸟铳的射击,掩护军队推进到较近的距离,以弓箭击溃对手。眼下匆忙赶制的车虽然没有牛皮和铁皮,防护力打了折扣,但是盖上泼了水的棉被、堆上沙袋,也不容小觑。
准备妥当之后,进攻开始了。
苍凉的海螺声响起,密密麻麻的车被推出来,在“隆隆”的木轮滚动声中向对面移动,轻甲或者无甲的步弓手紧随其后,再后面是披甲的骑兵,操纵战马以碎步慢慢前行,最后面则是重甲步兵。
黄汉生盯着这些车,虽然是京们的呵斥下,开始加速,车后的包衣们额头青筋突起,喊着号子齐心协力推动车小跑着前进。后方的骑兵也慢慢提速,进行热身,为接下来的全力冲刺做准备。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天边响起了闷雷,缓缓地朝第一团阵地靠近。
炮兵营的炮手们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刚才打退两千骑兵的冲锋不过是热身,这一轮进攻才是真正的考验。左武卫和炮兵营的军官们四处巡视,检查各个炮组是否按照要求做好了发射准备,不时有军官的声音响起。
“前两轮发射实心弹,各炮组检查弹种是否正确。”
“敌军进入两百步发射霰弹,注意及时更换炮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