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厚实了
一 孙元化闻言打了个寒颤,看来崇祯的命是保不住了,夏天南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他死在李自成的手里。孙元化相信,即使李自成不对崇祯下手,夏天南也会一手按着崇祯的脑袋,一手抓着李自成的刀砍下去,造成流寇弑君的即成事实,然后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接收大明的政治资产。
不得不说,他的判断非常接近夏天南真实的想法。
虽然对崇祯、杨嗣昌君臣等人暗地里试图与鞑子议和以及向立下大功的夏天南下毒手的行为很不齿,但是孙元化毕竟是传统的读书人,君为臣纲的理念深入骨髓,心里的某些包袱不是轻易能放下的,对于崇祯可能发生的遭遇,心中不免唏嘘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这是大势,琼海军上下数万人的想法不是他一个人能阻止的。
夏天南通报了大陆方面的局势后,开始听取部下的汇报。
军事方面显然是最重要的。作为军方几巨头之一的黄汉生率先出列。
“启禀将军:。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如今人手充足,能打仗的部队是应该加强。不过也不需要无限增加兵额,特殊部队毕竟不是普通的列兵,需要靠人数取胜,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战时不失灵活。这样吧,近卫营、特战队、陆战队都扩充到两千人,人你们自己去挑选,武器和军饷我来保证。”
杨由基、黄猛甲很高兴,谁不希望自己麾下的部队得到加强呢?他们双双出列,与慕容龙城一起,说道:“谢将军。”
夏天南呵呵笑道:“好好干,将来北上,我期待特战队和陆战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等军方的人都汇报了进展或者提出了要求之后,孙元化收拾了一下心情,踱步出列,拱了拱手,说道:“将军,琼海军现在的家底厚实了,大家都很高兴。不过,我可能要泼一泼冷水:以往琼海军只有几个营规模的时候,也就几千人,火器的供应毫无问题,到了打高迎祥那会儿,兵力已经上万,满足新增兵勇的需求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光是补充战后的损耗就够兵工厂喝一壶了。现在已经是数万人的规模,仅凭现有的工匠,是无论如何忙不过来的——咱们琼海军可是人手一杆火铳,每千人配备十几门小炮,每五千人还得配备大炮,不管是火铳打造还是大炮的铸造,都已经跟不上扩军的速度了。别说火器了,光是铳上的短刃都打造不过来……”
夏天南皱起了眉头,兵工厂的产能和军队扩张的速度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毕竟是现实,不是电脑游戏,鼠标一点武器就造出来了。虽然控制了铁矿和煤矿的产地,原材料的供应没有问题,但是熟练的工匠数量是有限的,武器的制作也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试想一下,如果向来以品质精良著称的琼海式步枪、山地炮、野战炮变得和朝廷鸟铳、红夷大炮一样容易炸膛,刺刀容易折断,士兵对手中的武器不再信任,琼海军的战斗力一定会打折扣,和官兵也就相差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