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从《达?芬奇密码》《福尔摩斯探案集》直接跳到《哈利波特》,这个跨度就更匪夷所思了。
特么的你要是出去说《达芬奇密码》和《哈利波特》是同一个作者写的,谁会信啊。
放在X先生身上,也是会令人匪夷所思,可是就算质疑,就算怀疑,他们也找不到X先生。
一旦无法找到X先生,那么渐渐地那些不可能,他们就会自己寻找到他们认为的可能。
比如当下就有人怀疑X先生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或者干脆就是启点精心打造的一个团队。
这个团队不可能是一个人,因为没有哪个人有那么强大,那么天才,那么全能。
实际上自从《楚留香传奇》出现之后,这种声音就不绝于耳,而且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认同。
因为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X先生要保持神秘,为什么X先生的文风,前后差距那么大,如果是不同的人的执笔风格的话,那么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大话放出去了,而且还通过你自己的嘴,你说要是到时候没有能够达到预期,那些人该怎么编排你?X先生。”安馨调侃地道。
主要还是因为,叶秋代替X先生放话,影响可真不是大了一点半点。
而且现在质疑声真不少,当然支持者更多,但是很明显,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X先生的所谓的全年龄段的新作,有了非常高的期待。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畅销书作家,扑街一部两部作品,太正常了,可是X先生不同,他太有名了,一直在创造奇迹,一旦败了一次,那么影响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放心吧,这次的作品比《福尔摩斯》还英伦,说起来,英国的那些媒体也真有意思,英超球队经常说他们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每每大赛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拖后腿,可是反过来有时候他们却很护短。”
“你信不信,到时候如果有外国人质疑这部小说,英伦的那些媒体节2000—5000字左右,可是X先生的作品,大多数时候,章节字数都偏长。
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整整一万多字。
怎么说呢,《哈利波特》系列,说实在的,开篇对于成年人来说,真心算不上精彩,特别是前面几部,其实真的不太适合成年读者。
结果这出来,那些憋了许久的人,终于找到了机会了。
“很难相信这部作品会是出自写出过《达?芬奇密码》《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等精彩作品的X先生的作品,文章一开篇故意布置一些悬疑,可是布置悬疑的手段,实在给人一种幼稚的感觉。看了,没有宏大的背景和架构,很平淡,没新意,和X先生的文风更是截然不同,此前有人猜测过X先生,其实应该是一个团队,现在看来,应该就是如此了。”
“失望,虽然猜测过X先生所谓的全年龄段的作品,但是却没想到是魔幻题材的作品,而且通过,给人感觉,这一次X先生完全是抛弃了自己的长处,开始转向低龄化,或许此前的几部作品太过顺利,所以让X先生有些忘乎所以了,希望X先生还是不要不务正业了,悬疑小说才是你擅长的。”
“《哈利波特》和《达芬奇密码》的差距有两部《午夜凶铃》那么多,真不知道X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作为X先生的铁杆书迷,表示真心无法喜欢上新作。”
事实上很多时候,以一个成年人的目光去看待一部低龄化的作品,的确会产生错觉。
他们已经习惯了X先生的作品的深度,突然间,出现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给人一种简单幼稚的文风和悬念的设计,让很多读者都有些无所适从。
所以《哈利波特》上传之后,一水的负面评价,哪怕是X先生的铁杆书迷,也都表示,X先生的新作风格大变,让他们有些接受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