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六点,太阳落山已经超过一个小时。
李泽的车队终于扎营。
“向外八百米放出岗哨.......把劳工集中在中央,看好了不要让他们逃跑。”
李泽冷漠的看着几乎快要僵硬的两千号人,最终还是道:“生几堆火,给他们匀一碗热汤。”
李泽不是圣母,但却有人性。
车队中没有那么多多余的帐篷,在这种天气里露天宿营,是真的会死人的。
范丽芳和几个士官学院的女同学,亲自去了炊事班,监督着熬出了浓浓的罐头土豆汤。
浓浓的香气随着北风在营地里飘散,快要被冻僵的人群中,数不清的眼泪,无声的滑落。
没人敢于争抢,都自觉的排队领取,白天的经历让大家明白,那个年轻的营长讨厌没规矩的人。
他凶狠的可以随手杀人,但是这会儿大家却感觉他不再可怕。
说是怕劳工逃跑,把劳工围在营地中央。
但稍微聪明点儿的人都明白,这是那个年轻的营长,在怜悯爱护他们。
因为有周围的卡车、帐篷遮挡,营地中央的寒风就要小上很多。
至于逃跑?
看看周围这漆黑无边的荒原,往哪儿跑?
别说荒原上游荡的野狼野兽了,就是夜晚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就能杀死这些虚弱的人类。
普通人类自我抵御寒冷的极限,就是零下二十度。
超过零下二十度,无论人类怎么跑跳,怎么活动,怎么激发体内的热能,都无法抵御外界寒冷的侵袭。
这时候如果没有外部热源补充,一晚上妥妥的变成冰棍儿。
这也是大东北的冬天,为啥会冻死那么多酒鬼的缘故。
超过零下二十度,棉袄再厚也白搭,醉倒路边就跟自刹没啥区别。
当几十团火在营地中央点燃之后,很多人开始默默的祈祷,默默的感恩。
别说在这荒原之上,就是在远来镇的补给站里,燃料都是精贵的资源,绝对不会用在他们这些“贱命”身上。
。。。。。。。。。。。。。。。。。。。。
第二天一早,三营的士兵开始收拾帐篷,准备继续赶路。
而有些围着篝火坐了一夜的劳工们,自发的帮助士兵们干活、装车,
然后这些心存感恩的人,就得到了善良的馈赠。
有的是一块干粮,有的是半个罐头,还有的是几勺白糖。
一群麻木的心,忽然就觉得温暖了起来。
“营长,你去外面看看吧!”
就在车队即将起行的时候,先头侦察排的排长卢春却过来喊李泽。
李泽出去一看,就看见了昨天被扔在荒原上的那个女人。
她就跪在营地门口的外面,僵硬的就如一盏冰雕。
“昨天晚上是谁放的哨?”
李泽扫视着周围的一群排长、连长,脸色阴沉的可怕。
“营长,我在凌晨三点换岗的时候.......还没看见她.......”
最后一班的哨兵都快哭出来了,他就是在快要天亮的时候打了个盹儿,等到睁开眼吃饭的时候,这个女人已经跪在那里冻僵了。
卫生队的队长过去试了试道:“营长,她还有气......救吗?”
“救不救你问我啊?你是卫生队长还是我是卫生队长?”
卫生队队长二话没说,招呼着几个卫生兵,把僵硬的女人抬上了救护车。
这是全团唯一一辆救护车,是李泽用两套反装甲导弹换来的。
“昨天下半夜值哨的所有人,都给我出来。”
李泽看着七八个苦着脸的士兵,平静的道:“远近两层岗哨,竟然让一个女人悄悄的摸了过来,”
“今天只是一个女人,如果是敌人摸过来了呢?”
“只要几颗手榴弹,就能让营地的两千人发生骚乱,踩踏之下会死多少人?你们想过吗?”
七八个士兵低着头说不出话。
因为这不是战场,所以他们都麻痹大意了。
“穿上装备,带足补给,我会让人在四十公里外等你们。”
李泽带着车队走了,七八个苦逼士兵只能扛起装备,开始了极寒天气下的四十公里长途越野。
。。。。。。。。。。。。。。。。。。。
这一天,车队前进了一百公里。
第三天,车队前进了六十公里。
以前的时候,李泽还嘲笑电视节目上那些非洲的八轮全驱动卡车,90公里的路程正常的话竟然要走一个星期,
可看看眼前这破路,才知道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性,才明白种花家的基础建设多么牛掰。
第四天,负责运送劳工的补给站车辆,坚决要求卸下劳工空车返回了。
因为下了大雪,加上道路越来越难走,一天下来陷车好几次,平均下来开车跟走路的速度都差不多了。
反正距离安沙山已经不到一百公里,走两天就到了。
但李泽心里正窝火呢!怎么可能允许他们离开?
补给站就给了劳工们三个饼子,说是三天的口粮,可是这破路三天能到吗?
这会儿你再让他们用两条腿走到安沙山?还有人性吗?
“司机可以走,车给我留下。”
你让劳工走路,我还让你走路呢!
最终,还是李小可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辆卡车一百金磅的辛苦费,加起来都不够李泽一杯酒钱,就让那几个士兵屁颠屁颠的高兴不已。
车队蠕动前行,就像一条毛毛虫寻找化茧成蝶的梦想一样,向着安沙山方向坚定前进。
但是第五天的时候,麻烦还是来了。
“啪~啪~”
两声枪响,远远的传了过来。
车队中的劳工们开始尖叫,哭闹,有人甚至跳下了卡车,向着枪声相反的方向乱跑。
“不许停车。”
得益于李默奇的支持,李泽弄到了几台笨拙的步话机,做到了无线通讯直达到“连”的水平。
几个连长招呼着手下的排长,保持速度继续前行,绝对不能停留在空旷的荒野上,给对方的两名狙击手当靶子。
“啪~”
“啪~”
连续不断的狙击阴魂不散,尾随着李泽车队前进了两个小时。
子弹不断击中车队中的卡车,击伤卡车中的劳工。
但是李泽一直没有下达停车反击的命令,让三营的战士们非常憋屈。
直到车队前进到一处丘陵的左侧,李泽才突然对着步话机下令。
“方位279,距离850,杜城你只有三分钟。”
“我两分钟就可以覆盖。”
李泽的三营有两个直属排,一个是崔明的警卫排,一个就是班长杜城的重火力排。
六门82mm毫米迫击炮,外加两挺14.5毫米高平机枪,就是李泽手下的最强火力。
一分四十秒,杜城指挥着第一门迫击炮,在卡车的掩护下紧急布设完毕,一发试射之后,就对着左边的山坡疯狂倾泻。
三分钟的时候,密集的炮弹把整个山坡都打成了雾霾状态,爆炸引起的烟尘覆盖了整个山坡。
而李泽和林嬅,则悄悄的下了越野车,从后面卡车上抬下林嬅的摩托,两人一骑向着山坡的另一侧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