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直有考虑自己的人设。
他不反对一人千面。
你对我好,我给予情意和物质回馈。
你欺负我,我让你知道什么叫恶棍。
你拿我当狗肉朋友,我也可以跟你吃喝玩乐不交心。
那么,在国家这个爷爷辈儿的大家长面前,该是个什么形象。
周易做出了决定,他不当乖孙,而是当那个能搞事也能做事、让人又爱又恨的调皮蛋。
就像他对孟来财说的,生活中,当好人太憋屈。
能尽可能的恣意行事,出了状况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算是念头通达。
但也不能只占便宜不吃亏,毕竟社会不是为某个人开的游乐场。
索取与回馈,平衡很重要。
所以,现在就开始捐款,虽然有点早,但早有早的好处。
后来的各方反馈,都证明这一招是高明的。
话柄减少了,敌意减弱了,新贵的椅子渐渐坐稳了。
回到北宁的第二天,本来是说好了跟孟来财一起去中正大厦看房的。但平头哥那边出了些状况,李忠良拿不定主意,便给他打电话,于是他回去处理问题。
为此,自然要跟孟来财打声招呼。
孟来财表示:“你先忙你的,反正我也闲,先去踩踩盘子,毕竟之前也是道听途说,没亲自看过。”
周易没多说啥,以他前世的经验,人被坑,往往就是这种亲戚故旧。你这边还老观念看人,人家早就紧跟时代脚步有了新变化,然后,是吧……
平头哥这边新出现的事,是好事。
还是那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门技法,广为流传之后,更容易发现错漏。
这次倒不是发现了什么错漏,而是有人帮着将法门完善了。
是一位来自旅直属特种连的士官。
这位三级军士长,叫做任标,属于部队的业务骨干,技术士官(一、二级基本都是管理士官),来自武术之乡。
当然,武术之乡是旧称呼了,现在武术已经发展成武道,但武道并非哪一地成就,而是整个绿星人类做大的蛋糕。所以严谨的人,还会用一些旧说法。
总之,任标从小练武,跟家里闹别扭,偷报参军,等家人发现,木已成舟。
任标刚进部队不久,就不服管教,将班长给打了。
然后几个班的班长联合起来收拾他,也让他给打了。
关完禁闭之后,他就被调到了特种连。
这下,就真的是他被打了。
特种连的成员个个都是插翅虎,不但有绝活儿,打人经验也格外丰富,尤其是群殴经验。
渐渐的,任标就融入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强者团体,并在其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单挑前三的存在。
他倒是没急不可耐的挑战李忠良或周易。
因为他知道他现在还不是对手。
他自认为是一个有尊严的武者,打不过硬蹭,以获得与对方交手的经验的事,他做不来。
李忠良传授的军道拳,任标非常喜欢,原因之一,对他脾胃。原因之二,跟祖传拳法在核心理念上很相似。
他家的祖传拳法,发明者就是军伍出身。
学于民间,后改良,有了极为硬朗的核心要义。
但发明者的后代,干了镖师的营生,行走江湖,讲究个人缘儿,一路硬碾,是碾不了几颗钉的。
用人话说,一路打打打,抚恤金都赔不起,非得破产不可。
所以,就要求能手下留情,日后好相见。
军伍的那套打法,就不太合适了。
传到任标这里,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武术非常热爱。
同时,他少年心性,再加上国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觉得这武道学了,是为了打怪兽的,留手是个很什么鬼?核心要义有问题啊。
有一次打扫老宅,就无意中翻看到了祖宗的拳谱。
看完以后顿悟:原来是后世子孙不孝,给改了啊。你们这么怂,这么软,练什么武?
他倒是不怂不软,可惜怪兽没打成,人倒是打伤好多。甚至可以说,出手必伤人。
后来也是因为这个,跟家里闹别扭。
他自己也意识到,打怪兽的拳法总跟人打,不合适。参军也是因为这个。否则以他的家事和个人能力,不至于走寻常的入伍流程。
虽然他在特种连做不到单挑稳拿第一,但对另外两位‘刚柔并济’的打法思路,他是不服的。他认为纯粹才能极致,极致者最犀利,所向披靡,无有不破。
这就是为什么军道拳对他脾胃的原因。
拳拳打到他心坎儿里。
他心说:“这才是我追求的搏杀技法!”
不仅有热爱,还有感动。
因为李忠良和周易在传艺授业时,确实没有藏私,最具体的发力等都传授了。
而这背后,代表着很多真知灼见、和独到的理念。
就比如铁指寸劲,这个寸劲,必然是要讲的足够清楚,才能让他人领悟和掌握。
光是这一个寸劲的种种细节说法,就足以作为门派的不传之秘。
而周易和李忠良攒电脑般攒出来的军道拳,又何止一个寸劲?
所以,越是懂行的,越是能看清楚这套军道拳的份量。
拳本身就已经很贵重,背后的拳理,更是贵重十倍。
人心都是换出来的。
李忠良肯拿出这样的干货集锦助平头哥一臂之力,平头哥也愿意投桃报李,而不止是从利益角度看问题。
任标大受感动之余,就觉得,这么好的拳法,没有功法配合太可惜了。
他觉得,跟李忠良的大气比起来,他一直以来的敝帚自珍,就显得太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