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制盐(1 / 1)

勾践登基称皇帝并改国号这件事情,已在五日内传遍了周边各个国家。

一时间各国有担心的,有暴怒的,当然也有无所谓的。

担心的自然是徐国、郯国这些小国。

暴怒的肯定是楚国、齐国这种大国。

至于无所谓的是宋国和秦国。

担心的自然是在想办法准备讨好勾践、就例如现在的郯国,不得不抓紧时间满国寻找文种。

暴怒的中就属楚国最为恼火。

在楚王眼中,你称王并不可怕。

哪怕你称帝也无所谓。

可你称的这算什么?

皇帝,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称呼。

据说是来自三皇五帝,取的皇帝称呼。

那你咋不去三五呢?

还什么功盖三皇德过五帝。

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灭掉吴国也就算了,看看我这大后方全成了你的兵营。

几千里防线,防不胜防,鬼知道你会从哪打过来。

就这还有德?

要有德,你咋不学学周天子呢?

他那就是有德的下场。

称皇帝也就算了,还改了国号。

当然一开始楚王对于勾践改国号还不以为意,可耐不住有人明白勾践的改国号和划分民族的意义。

一番讲解后楚王弄明白了,更是一番暴怒。

基本上一天都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可再不顺眼他也没办法,又不能发兵去攻打勾践。

于是楚王只能在楚王宫发发火以外,就是有逮着审宜发火。

这事本来不怪审宜,可耐不住每次楚王看到郑地的奏折和勾践的情报时,都会想起当时灭掉郑国是审宜的注意。

至于齐王田和,最多也就是心里窝火而已,看什么都不顺眼而已,在大臣面前他还没有到发飙的程度。

田和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即使对大臣发火也无济于事。

还有就是赵国、魏国和韩国,他们也只是生生闷气而已,隔着那么远,中间还有那么多国家,他们其实也懒得管勾践干什么,只是他们刚自立为王没几年,勾践就搞出来个皇帝称呼,这算什么?

而且勾践还封了周王为献王。

这是不是说明皇帝比王位更高一级?

皇帝有权利册封王位。

以往王位需要称王,周天子也只是赐下祚肉而已。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皇帝直接可以册封王位,那也就是说不需要再举行称王大典了。

他们窝火的其实就是这一点,其他的倒也无所谓。

该不该国名他们跟们没考虑过,也没让人讨论过。

毕竟他们也是由晋国改的国号,并没有继承晋国国号。

秦国目前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那个心思搭理中原的事情。

宋国就更有意思了,我也不和你们任何一国建立邦交,所以你们爱咋地咋地,反正打我你们也找不到理由。

我们只能说宋国的理想确实很好。

(历史上的宋国确实如此,有不相信的可以去简单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很简单就能查到。)

各国面对勾践登基称皇帝这件事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勾践接下来两三年的快速发展。

勾践原本只在财政上提供了一些精美的玻璃制品和在军事上很实用很强的武器。

一方面赚银子,一方面加强军备。

对于盐和糖这些有很大利益的东西,勾践几乎都没有制作。

虽然拿下了韩国的几座矿盐山,可勾践一直只是让人留守而已。

接下来的几年勾践要利用这些东西,控制各国的经济。

为以后能轻松攻打各国奠定下基础。

首先是盐。

勾践让工部秘密安排可靠人手,前往韩国矿盐山,将制作细盐的方法带过去,就在韩国制造。

虽然盐在韩国制造,但必须秘密运回越国才可以贩卖。

半个月后

经过半个月的秘密准备,韩国矿盐山终于传回了消息,产盐量虽然不多,但足够华夏国一半人口使用了。

再由华夏国自己的矿盐山。

可以说勾践的产盐量除了能够保证本国人使用外,还能向各国少量卖出食盐。

为了加大产盐量,勾践不得不又从系统里找到了一份海盐生产的方法。

虽然这个年代齐国、莒国和郯国这种沿海国家也有海盐生产方法,但技术过于粗糙。

就连勾践自己原来的作坊也是一样。

因此勾践只能寻求系统的帮助。

不过当拿到海盐制作方法后,勾践就知道,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海盐和细盐一样,只要不是有舌头灵敏的,基本上分不出两者的差距。

看着食盐的产量越来越多,勾践也是对于华夏的盐价已在降低。

以至于到最后,盐价基本上可以控制在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了。

这也导致了各国商旅都赶往南京城,购买食盐贩卖到各国。

原本各国商旅以为在越国各地都可以买到大批食盐,可勾践早已经为此做足了准备,这些商旅只能和官府合作。

勾践相信不需要太久,只需要半年时间,当各国都习惯了优越生活的时候。

为了加快速度,勾践在控制住食盐之后。

迅速的转向了制糖。

当然了,为了得到这些制盐和制糖的方法,各国是想尽办法混入华夏。

然而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地方不但有重兵把守,还有锦衣卫不断的巡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成功过。

可各国仍旧不死心,不断地派遣密探和死士前往打探。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勾践在起初就打散了制盐和制糖的步骤,每部分人只管一部分工作,所以即使中间知道了某个步骤,也无济于事。

看着国库再一次收入提高,勾践开始针对商税又做了一次调整。

勾践将盐、铁纳入了国家官置。

至于玻璃制品等技术,勾践也就放开了这些东西。

不为别的,因为两年多的时间,这些的早在各国也已经泛滥成灾了。

一个玻璃杯子原来在各国只有王宫才有,可现在一个百姓家里都有好多。

更何况一个玻璃杯子才卖几文钱。

在勾践这里玻璃制品虽然利润还是有,可已经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最新小说: 总裁,我有了 为了不离婚 至尊主神进化史 别跟我讲大道理 冷情帝少,轻轻亲 农家小福女有空间 穿成豪门恶毒寡夫[穿书] 快穿之男配要翻身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末日之无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