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启用王诩(1 / 1)

这一次勾践在内牢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不说,还得到了这样一个办法。

主意自然是商鞅出的,毕竟这种手段和方式商鞅是老手了,否则徙木立信是怎么来的?

商鞅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告诉勾践,既然不能以谋反为借口直接杀袁诚,那就从贵族那里打开突破口,让百姓感受到威胁,让百姓们要求杀掉袁诚..............

事情也按照商鞅所预测的那样,勾践提出了问题,百姓们自然就不干了,好好的谁愿意去当奴隶?

所以杀袁诚以及贵族的话,就这样从百姓嘴里说了出来。

有了百姓的支持,勾践自然就有了杀袁诚以及清理贵族的借口............

既然借口有了,那么勾践还会手软吗?

勾践当然不跟他们客气,这个时候不杀,难道还等着过年吗?

于是勾践就直接开杀..................

当然了这中间勾践最该感谢的就是那名贵族,如果不是他喊那么一句,这场戏也不会演的那么自然。

那些带头高喊不同意杀了他们的人中虽然有勾践安排的几个..............

可也不全是,有些百姓还是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环境的,于是他们自然也不会同意这些贵族的存在...................

随着守恒宣读完圣旨退下后..............

勾践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能够有更多的对贵族动手理由,看着下面的百姓道:“百姓们,朕的圣旨尔等也都听到了,朕在这皇宫门口设立了一面鼓,名曰登闻鼓。”

说着勾践还指向了那面大鼓,并示意锦衣卫的人敲响登闻鼓,让百姓们都看到。

随着鼓声渐渐消失,勾践这才继续道:“尔等都看见了,这就是登闻鼓,朕要告诉尔等的是,尔等如果受到官员欺压迫害,都可以随时敲响登闻鼓。只要登闻鼓响起,不论朕在做什么,朕都会立刻在紫金殿着急群臣接见尔等。紫金殿那是朕与文武百官上朝议政的地方,朕想告诉尔等的是,朕在此地接见尔等,就是把百姓之事当做国家大事来处理。”

说到这里勾践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待着下面百姓的反应。

一些聪明的百姓和安排的人,顿时间开始引导百姓跪下谢恩道:“谢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圣明............”

等待百姓吹捧的勾践顿时心里爽翻了,这一刻勾践感觉还是商鞅玩弄人心厉害,自己虽然为百姓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可却没有任何影响力..................

不过勾践可不会将这些直接表现在脸上..............

这一刻勾践才真正体会到了‘喜怒哀乐皆为国策,爱恨情仇唯我独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看着百姓们跪下,勾践高喊了一句平身,就继续说道:“朕这登闻鼓敲响后,即使尔等告错了朕也不怪罪尔等。”

说完,勾践又朝着一旁的守恒吩咐道:“继续宣旨。”

“遵旨。”

守恒再次拿起一份圣旨朝前走了两步道:“圣旨。”

“皇帝圣旨曰:自即日起原皇族宗亲,皆可凭借军功,政绩重新进入皇室宗族,户部赋税乃国力所出,无功者再进皇室族谱,朝廷不再赡养皇室宗族。自即日起皇室宗亲爵位最高可封亲王爵,亲王爵...............”

勾践直接将皇族的爵位这次给定了下来。

勾践的王爵是清朝的亲王爵、王爵、郡王爵三等。

当然勾践不会傻乎乎的只在圣旨中宣布只有皇族可以封王,勾践的圣旨中直接表示任何人都可以以军功亦或者政绩封王爵。

有聪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除非有泼天大功,否则这个王爵无非就是给出了皇室宗亲以外之人的一个念想罢了。

王爵非皇族宗亲根本不可能封给任何人,哪怕你的功劳再高。

勾践可不想弄那么多异姓王出来给自己儿子造成麻烦..............

伴随着圣旨下达,勾践又是一通精彩演绎....................

最终在三呼中勾践宣布了退朝。

御书房

回到御书房,这里早有两人在等待勾践了。

是谁?

当然是内牢里的鬼谷子和商鞅。

勾践在内牢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然要启用这两人了。

面对朝中局势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形势,勾践最终还是启用了这两人。

勾践打算将鬼谷子放在军机处,任军机首辅。

商鞅则是准备放在内阁,任内阁首辅。

不过内阁勾践暂时没有打算动.............

勾践要等大军回朝之后,再行罢黜内阁一些官员。

所以勾践最终决定暂时先将商鞅放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出出主意的同时,有些事情可以同他先商量商量。

看着鬼谷子,勾践也没有客气道:“你这个鬼谷子不是名字是一个名号,以后还是用你原来的名字吧!不过你是打算用哪个?是王诩还是王禅?”

鬼谷子想了想道:“那还是用王诩吧!”

勾践无所谓道:“那行,就王诩,刚好以后朕重新规定姓氏的时候,你这个王姓也在百家姓上。”

楚国

郢都

王宫

就在勾践处理完军机处,启用鬼谷子和商君的时候,楚王也面临着相同的局面..........

自从上一次楚王罢免了令尹审宜起,楚国的军政大权都被楚王收拢到了自己手中。

楚王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很多事不是他这个楚王能够解决的,而是一心看中了军政大权,以及心中对审宜的不满。

然而随着军政大权彻底集中在楚王手中,楚王这才感觉到真正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其实这不是楚国一国的问题,而是所有诸侯国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了后世的帝制时代。

最新小说: 龙族之我不是S级啊 柯学里的恶灵 君自无情,妾何聊生 重生之主宰乾坤 美人在侧花满堂 武定山河 午夜牛郎 废土生存守则 农家小医女 萌宠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