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兼程,跋山涉水。
虽然这一路上几日的颠簸着实也是让王谦精疲力竭。
不过。
只要一想到自己肩头上的重任,王谦觉得似乎怎么样劳累也都是应该的。
总比人头落地要来的好。
特别是在后面的几日里。
他每每都忍不住会想到入城之后灾民们迎接自己的场景。
这更是让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也是因此。
路途中,只要是休息的时间,王谦便会主动的与那几位同行的户部官员开始讨论着赈灾之策。
这次灾情连绵十九郡。
光是户部记录在册的人员有接近千万。
但实际由于人口一年才统计一次,所以这半年又不知道增添了多少人。
九千万两赈灾银。
实际分摊到个人的身上也就不到十两银子,但是足够这些人挺过一年有余。
当然。
除了这赈灾银之外,王谦还想过其他的问题。
凡是天灾。
几乎都会有人会趁机发国难财,粮商坐地起价已经是十分常见。
不过针对此事,倒也不是太过于担心。
大乾存粮充裕。
届时只要开仓放粮,必然也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
终于。
再想清楚所有的对策之后。
在第七日的清晨。
王谦一行也终于是快来到了距离京城最近的一处灾地。
康阳郡。
康阳郡与裴郡相邻,是输于灾地最西边的一座郡城。
也就是这次赈灾的第一站。
放眼望去。
康阳郡郡治外的城峘已然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当中。
可见,整个队伍距离城池已经不远了!
此时王谦的内心也逐渐变得更为激动了起来。
虽然比起灾地中其余的十几郡的郡治地,这康阳郡城中的居住的人口并算不上太多。
但即便如此,王谦内心依旧十分激动。
不论这城池再怎么小。
几万人总该是有吧?
他的要求也不高,即便是来个大几千人迎接自己,那场面也绝对不小!
总之对他来说,已然足够!
想到这里。
王谦整个人都振奋了起来。
手中的马鞭也不禁握紧了一些。
“蒋太尉,加快脚步,咱们马上就要到康阳郡了!”
“康阳郡……”
听到王谦这么一说,蒋跃也不禁喃喃自语,脑海中便忍不住陷入了回忆当中。
在大乾。
大部分郡城的郡守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头儿。
这倒不是说大乾没什么年轻的人才。
主要是这些老头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治郡经验,而且郡中百姓对其无一不是极其尊重。
所以。
先帝才会听从民意,继续沿用一些前朝那些德高望重的郡守。
至于郡守之下的地方署吏。
则是先由郡守自己举荐,吏部批准。
当然。
前提就是这些郡守必须心系于民,甘心臣服于大乾才能够被先帝留下。
而这些老郡守当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之前那裴郡的郡守,裴伟。
当初就是主动献出城池!
不过毕竟这样的郡守不多。
这康阳郡的郡守便是这为数不多的这一类人。
当年。
蒋跃所率领的部队,兵临康阳郡。
只不过,没有动用一兵一卒。
这位康阳郡郡守便直接主动打开城门,说是恭迎仁义之师。
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意思。
毕竟前朝暴政。
这些百姓早已对朝廷早已丧失了信心。
反而先帝的大军则是以仁义著称,从不屠城,并且优待俘虏。
行军途中。
凡是路过田地,绝对不允许任何士兵践踏!
可见先帝对民心看的有多重!
“哎,没想到这次再来已然过了三十年……”
蒋太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当年他正值壮年。
如今多少却是也能感觉到自己已经老了。
但此刻。
王谦却是微微一笑,“如今故地重游,不知蒋太尉有何感想?”
蒋跃闻言,也不由得摇了摇头,眼神中尽是回忆,“当年老夫带兵入城,百姓孰不箪食壶浆,恭迎我大乾仁义之师!”
然而。
这时的王谦却是目光灼灼,心里对蒋太尉更是羡慕不已。
也不知道自己入城之后会不会有如此景象!
这是现在王谦现在所期望的!
然而。
随着队伍的前行。
没过多久,整个队伍很快便来到了城门口。
这时。
只见三人正站在城门外,似乎是在迎接他们。
王谦定睛望去。
为首的正是一个苍髯老头儿。
再看到那为首之人的装束。
想都不用想,这老头儿必然就是这康阳郡的郡守。
而站在其身旁的,恐怕就是郡尉和郡丞两位副官了。
“康阳郡郡守,恭迎蒋太尉,王大人……”
随着那郡守的开口,身旁的两位官员也随之拱手。
两人闻言,便下了马。
蒋跃微微一笑,“方郡守,好久不见!”
“太尉气势不输于当年啊……”
那郡守也是一脸的慈容。
“方郡守,还是速速入城吧,我等是来奉命赈灾的,可不能耽搁……”
这个时候王谦一边说着,目光却是时不时地看向城内。
他很想知道,是否有百姓迎接自己。
“两位大人,还请随我入城……”
王谦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再次和蒋跃二人骑上了马,整个队伍有条不紊地踏入了城池。
根本没有之前的那般着急。
刚踏入城门。
王谦整个人都期待不已。
但走了许久,却依旧没有看到任何灾民百姓的踪影。
此时的马蹄声虽然有些杂乱,但是在城中却是显得极其的寂寥,且单一。
这种情况可是跟王谦想的完全不一样。
百姓呢?
迎接自己的百姓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