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太尉府。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拱手作揖的老人,刘子廷陷入了沉思。
虽然一直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丞相,但是当他真站在了自己面前的时候却发现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想问的问题实在太多!
从刚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似乎自己的每一次行动和举措都被这位丞相知晓!
不仅如此。
关键是在自己即位之后,这位丞相也总是在无形之间帮助着自己。
对于这点,刘子廷一直都很在乎。
不过在记忆中。
这位大乾的丞相绝对能称得上是大乾第一功臣,远远不是王彦那种光耍嘴皮子就能够比的。
可是有着真正的卓越之才能!
光是看六部尚书他们这些人就知道,丞相的智慧绝对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丞相。”
刘子廷淡淡开口,此时他的情绪也已经完全稳定,根本就没有出言教训蒋跃的打算。
“陛下!”
司空言深深鞠了一躬。
这时。
蒋跃也是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陛下,快快请进!”
刘子廷闻言,抬腿便朝着府内走去。
此时的丞相也是杵着拐杖,在蒋歆的搀扶下缓缓地朝着厅堂内走去。
几人踏入厅堂。
刘子廷很自然的就落座在主位上,而蒋跃和司空言分别坐在了两旁。
至于蒋歆。
则依旧如同往常一般,翘着二郎腿坐在了下位。
“司空丞相。”
刘子廷在此淡淡开口,仔细地端详着这位坐在自己左手边的老人。
老人神色如常,就像是一位极其和蔼的邻家老者。
尽管模样已然苍老,但给刘子廷的感觉却依旧是深不可测。
当然。
最主要的还是想知道之前自己心中对这位丞相的所有猜测。
这很重要!
“丞相久久不在京城,朕实甚是想念,也不知道这段时间丞相身体如何?”
司空言闻言,脸上便挂满了和煦的笑容,“劳陛下挂念,老臣的身子骨倒是还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
刘子廷也微笑地点了点头,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还是从头问起。
随后便说道:“这近有一年没见到丞相,其实朕有好多问题想请教丞相……”
“陛下谦虚。”
司空言先是摆了摆手,随后便说道:“陛下即位以来,天下百姓幸福安康,乃是我大乾之明君。”
“明君……”
听到这两个字,刘子廷便想到了第一次上朝时从赵贤口中听到的消息。
当时这位丞相多年不上朝,都来到了朝堂之上,更是与群臣辩论,力排众议。
为的便是自己这三月一朝之事。
若不是丞相,恐怕当时寝宫的门槛都要被这些大臣们给踏破!
更别说是睡懒觉!
想到这里,刘子廷越来越想知道这位丞相对自己的看法,“朕有几事不明,不知丞相可否为朕解惑?”
“陛下请说。”
“当初朕初下诏令,让文武百官三月一朝,百官莫不妄言。朕听闻只有丞相一人赞同,朕想问问丞相这其中的缘由。”
听到刘子廷这么一问,司空言却是捋了捋胡子,淡淡笑道:
“当初臣就说过,此乃陛下更化改制之举,看似荒谬,实则高明。臣以为,历朝历代,以何种国情,行何种举措才是最为合乎情理。一味地墨守成规,却无法使我大乾盛世在进一步,那又有何用?”
话音刚落下。
刘子廷就摸了摸下巴,紧接着问道:“那重启驿站,运输瓜果一事。对此,丞相又是怎么看的?”
“此事,即便是蒋太尉也应该明白……”
司空言将目光看向了蒋跃,刘子廷也随之望去,此时的蒋跃就如同一个乖巧的孩子一般。
“陛下乃是居安思危……”
蒋跃这么一说,刘子廷便回想起了当时的场景。
面对着几位尚书和王彦的劝阻,蒋跃则是毅然决然的答应了此事。
不过也不得不怀疑当初蒋跃的言行是这位丞相所指。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之前便能听说,更别说这次回京看到丞相的时候就是在太尉府。
此时,看到刘子廷思考,司空言却是再次开口:
“若不是陛下重启驿站,老臣恐怕也无法发现岭南有变,老臣对陛下的举措实在是佩服至极……”
“嗯?”
刘子廷忽然一愣,没想到这司空言居然还开始抢答了起来。
因为他刚准备问,为什么他刚到岭南,这蒋跃就带兵来到了岭南。
如此说来。
根据这位丞相的头脑还真的可能会联想到什么。
毕竟他可是和这岭南王乃是同一辈的人,比他更为了解自然也是十分合理。
只不过说此事是因为自己重启驿站的原因,刘子廷还是有些意外。
没想到。
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还会有这样的效果。
“说到此时,老臣还有一事还要向陛下请罪!”说到这里,司空言便想站起身来。
然而刘子廷却是丝毫没有在意,“丞相就坐着,直说便是。”
“那好。”
司空言叹了口气,“老臣之前深受陛下启发,于是便私自下令命邓孑骞开凿运河,还请陛下降罪……”
“对于此时,朕的心中早已有数,不怪丞相。”
刘子廷并没有太多的情绪。
这开凿运河一事对他来说很有帮助,不仅仅花了不少的钱,甚至也为自己以后的游玩提供了便利。
这让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呢。
不过也正如他当初所想。
光是邓孑骞自己,绝对是不敢私自瞒着自己开凿运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