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必然会愿意配合,毕竟只是让他们那边出一些人来当苦力嘛,这个没有什么难的。
这条路建好了,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在确定这条路的优越性之后,姬獳就确定了正式动工的时间。
五天之内就开始动工。
毕竟一个冬季基本上都在收集材料,采石、工匠打造铁锹、铁锨,现在收集的材料其实已经很多了, 在国都附近堆的已经很多,已经堆积如山,再不处理的话就坏了。
是时候开始动工。
这一次的造路,是筹划了很久的。
正式动工,只出动了一万五千人,剩余的五千人基本上都在继续收集材料之中。
铁锹仅仅实现了小部分普及, 大部分的人还是在用木头、石头的工具来挖土,因此工作效率不太一样。
但是即便如此也足够了, 比其他的国家修路要好得多。
造这么好的路,现在也仅有晋国有这个实力,其他小国最多也就能修个泥土路。
如果在春耕之后,晋国不对外发动什么战争的话,三军之中那些属于国君领土上的徒兵,也是有义务服徭役的。
如果到时候能够间断着让人多来帮忙,那么这一条路应该很快就能修过去,修路的人数并不是固定的,所以有时快有时慢。
除了修路,给晋国军队配备武器等方面也是没有闲着。
三军中最精锐的,也就是中军,中军的组成是国君土地上的士、徒。
他们的军队制度还没有改革, 还是以前的老制度,打仗之后获得的奖赏可比那些新军要好多了。
因此他们的利益也没有受到损害,自然也就不会对他们有多大怨言。
姬獳创建的那支新军也就是是给普通的那些徒、羡, 有一个能够富裕起来的机会。
如今平民在列国之间都很难,在晋国他们倒是有一个富起来的机会, 也就是参军打仗。
不过按照原有的制度,他们可能需要有两三代人都立军功,才有可能成为士。
姬獳设置的这个军功制度也并不是那么的完善,他们有可能一代人就能够上升为士。
但是这一部分人必须得一直的去打仗,才能摆脱原有的阶级,而晋国并没有太多的仗让他们打。
所以他们只是临时被捏出来的,用来扩大公室势力的一支军队。
在未来的对外扩张完成之后,他们将会转型成为其他兵种。
本质上还是没有能够让他们的阶级跃升,所以这种军功制度对现在的军队制度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原本的军队也是照常用。
不过嘛,原本的这些军队中的士,基本上都是武器、粮食自备,需要自己去购买,国家并不给他们发放。
姬獳就让铁匠大量的去生产枪、刀,卖给这些军士,赚取大量的粮食。
这些人用了之后也觉得铁制的这些武器比以前他们用的好多了,尤其是铁刀,最受他们的喜爱。
但是攻城的器械却是普遍徒兵需要用到的,而且也不具体到哪一位,所以就由司空负责制造, 在战场上直接就能用。
攻城的撞车被改造之后,防御力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 所以攻城的时候,敌方从上面往下的攻击也就能够防备一些。
还有现在最远的,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投石车,也是被用到了这军队之中。
用在那支新军中,都能如此的强悍,更不用说用在如今晋国精锐的军队之中了。
有了这些攻城器械和铁质武器的加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会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一晋国一军就抵得上其他国家三军的人数,现在打任何国家都跟玩儿一样。
除了楚国,因为楚国国土太大,而且国都,相较于中原的这些国家来说,也定的十分偏远实在是太远了。
攻打起来也需要去构建非常长的补给线,而且绝大部分的补给线都是在楚国的境内,这样的话对于他们就算是十分劣势,所以基本上不会打到楚国国都的。
中军所用的这些新器具,其中最高科技的也就是弩了,这种东西是不会外卖的,全部掌握到那支国君私军手中。
所以这一次出战也会有不少的国君的私军,他们完全听命于晋侯,是一支由徒组成的军队。
和现在驻扎在赤狄领土上的那些军队,制度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还留守了一部分在国内,主要就是为了守卫宫城,确保国君的人身安全。
姬獳在俘获了赤狄的联军之后,也将他们身上的那层皮甲都给扒了下来,足足有一万多套,他也是卖给了国内的那些士兵,而士兵又用它们去武装自己领土上的徒兵。
无论在哪个时代,甲胄的价钱都会非常高的。
因此这番操作又是大量的钱和粮食入账。
而且姬獳又在浍水、涑水的沙地上种植了甘蔗,并且还不断的从楚国那边进口甜的甘蔗,如果今年能够有一定的收入,那就能够用来榨汁熬糖了。
这个时代,调料品都广受贵族的喜爱,一般人想要调味料都基本上很难弄到,更不用说甜味儿了。
现在要想获得甜味也就蜂蜜,楚国那边倒是能够用甘蔗来熬甘蔗汁。
浍水、涑水两条河都在晋国的内陆,不太担心秦国能够打到这里给偷走。
那么多的搞钱手段实施起来,国库越来越充盈,养起那两万赤狄战俘来,是一点儿都不费力的,甚至再来两倍的战俘都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