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来,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好事连连。
先是周秉昆出狱。
仿佛干涸的禾苗得到了水的滋润,郑娟一下子舒展开了。
心理上有了依靠,生理上有了慰籍,青春再次回来,回到了她还算年轻的躯体。
不久,
周秉昆的母亲奇迹般苏醒。
老太太虽然时清醒时糊涂,而且糊涂时有些吓人,但总的来说,对周秉昆,对她,都算是一件好事。
因为,横亘在他们婚姻之间的障碍,仿佛是被冲开了缺口,再也合不上了。从街坊到邻居,众口一词的赞同,她可以是周家的媳妇儿了!
她成了有家的人。
接着,
周秉昆父亲退休回家。
这件事对她生活的最大影响,就是她和周秉昆的事得到了家人的承认,真的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了。
虽然她也重新搬回了太平胡同,带着儿子和瞎了眼睛的弟弟。
不过,因为随后周秉昆的加入,反倒比在周家时还要自在一些。
后面又发生了一件事,似乎也是好事,因为周秉昆转正了,成了一名正式的主任编辑。
之所以是“似乎”,是因为这件事给他们的生活没带来什么太多变化,真要说有,那就是更“差”了一些。
因为周秉昆的工资没有涨,反而因为正式调出,酱油厂的福利没有了。
之所以是“好事”,是因为周秉昆好像很高。
男人高兴,那应该就是好事吧。
虽然周秉昆很快就跟父亲闹了别扭,纵然不知什么原因,但对她似乎也并没有太多影响。
那个老头子实在太吓人,从他回来开始,她都没有去过周家了。
所以,闹不闹别扭,她还是那个她,并没有因“功劳”被周家宠着,最大得好处就是她从此拥有了一个男人而已。
而这,对郑娟来说,也尽够了。
日子一天天过,随后出现的一个人,才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天,天刚傍晚,
太平胡同的门被敲响。
打开门看,见是一个好看的年轻人,高高大大,穿着好看的长衣服,大白天戴着一个黑眼镜,看不清眼神儿。
后来问了人才知道,长衣服是风衣,黑眼镜是墨镜。
“你们就住这里呀,”言语里有些嫌弃,“周秉义太不应该了,他算个啥大哥啊!”
“你是谁?”郑娟有些警惕。
这是郑娟和孙少平第一次见面。
“我姓孙,从平京来,受周秉义所托,给你们捎一些东西。”
“是吗?我男人不在家,你晚些来吧。”
“呵,还挺警惕!不要慌张,我又不进去。”
来人说着,递上一个提包。
“告诉周秉昆,换一个地方住吧,至少也要把这里修一修,光明也大了,怎么能一直窝在那‘抽屉’里……”
说完,摆摆手就走了。
等周秉昆回来,两人好奇的打开那提包,好家伙!
满满一提包的吃食。
麦乳精、奶粉、糖块、茶叶、红枣、蜜枣、果脯、肉干……全都是精贵东西。
最奇怪的是一个报纸包成的纸包,板板正正的。
打开一看,老天爷呀!
整整五千元钞票,按周秉昆现在的工资,够他挣十年的。
夫妻两个看着提包和钱,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用动脑筋他们就可以肯定,周秉义挣不到这些钱!
那,这些钱的来处就很可疑了。
两人都是经历过“政治”风险的人,不敢花,也不敢问,连信上都不敢说。
“当初,我家那副镯子,都没有换这么多钱!”
“可怎么办?好吓人……”
最后周秉昆拿主意,“东西吃了,钱先藏起来。”
“藏哪里?这么多!”
“没事,谁会想到,在小偷都不光顾的太平胡同,以‘贫穷’着称的郑家,会藏有这么多钱?”
“什么叫‘以贫穷着称’,周秉昆,你会不会说话。”郑娟不乐意了,推了周秉昆一把。
虽然不敢花,但毕竟是实实在在放在家里的,腰杆自然就壮了起来。
“那人说得对,房子确窄了一些,要想想办法才行。”
既然这样想,随后就有了行动。
转过年,过了夏天,他们另短租了住处,腾出地方修太平胡同的房子。
只星期天朋友们来帮忙,加上建材难搞,路路续续用了差不多两个多月,才算是最终修好了房子。
其实,算是在原地重盖了。
这一折腾,算是花干了家里原本就不多的积蓄。
郑娟收拾完全部的东西,打扫干净房子,高兴的离开了租住的地下室。
家里面貌焕然一新。
房子打了地基,起高了半层,有了更大的空间,光明有了一个“阁楼”。
房子也前后各扩大了一尺,门斗被改成了厨房,窗户上也装了玻璃,屋子里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生活一下子有了更多的希望。
仿佛是突然转了运,这天,秉昆刚一回家,就晃着一封信,兴奋的说道:“咱们可以买大房子了!”
“出了什么事?”
“大哥来信了,那些钱是大姐的,她找了一份好工作,在平京和南岛两个地方,那些钱是她给的。”,
“南岛?”
“对!”
“怪不得有这么多钱……”两人毫不怀疑的就信了。
“大哥还说,可以放心大胆的花,说大姐挣得多,送钱的那位其实就是她的老板。”
其实,孙少平只是说“一些钱”,周秉义并不知道是多少。
他只是按照经验预估买房子加上修房子,最多也不过两千元而已。
“姐前时写信,连离婚的事都讲了,就没说钱的事,你说,是不是那个人瞒着她给的……”
郑娟似乎开了窍,有些八卦的问出了心理的想法。
“或许是,但不会是你想的那样,我姐根本就不是那样儿的人……还是想想买房子的事吧……”
“可现在已经很好了呀!”
“再好还能有楼房好?我们周家亏着你太多了,如今有条件,住楼房也应该的。”
“那怕是要大一些,最好爸妈能住一起……”
“我了解他,爸不一定愿意搬。”
“要不,问问大姐的意思?”
“为啥?”
“玥玥住在家里,她又离了婚,以后会不会搬回来住?爸最疼大姐了,对于爸,她还是有影响力的。再说了,爸妈怎么住,万一她有想法呢?”
在南岛的周蓉连着打了几个喷嚏,“蓉姐,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要不,咱们回去吧……”骆玉珠关心的问。
“没事儿,不急,应该是谁在念叨我,说了带你逛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