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坑就行,自己老婆就不行?”
这是田润叶的回答。
孙少平只好认栽,觉得润叶坑得很有道理。
“少平哥,我是‘别人’吗?”
田晓霞拉长声音,甜的发腻,但做的事却很危险,明显是在挑事儿。
“别那样评价自己,我不允许。”
田家姐妹愣了好久,才明白过来。
气得田晓霞撵着人追打。
屋子里一阵的鸡飞狗跳。
最后还是田润叶围上来帮妹妹,少平怕她动了胎气,没敢再动,让田晓霞抓住捶了一顿狠的。
“今晚吃什么?”
折腾了一会儿,田润叶有些饿了。
“吃虾!”
孙少平恨恨的说道。
少平送润叶回黄原,顺便检查了正商卖场和城区做试点的三六五二四便利店运营,胖炉头服气无比。
“真难以想象,公用电话、早餐等便民服务项目收益,竟然能占营收四成,利润却占到了五成。俄胡得福竟然又卖起了鸡蛋,还是茶叶蛋!哈哈哈……”
想起几人一起卖变蛋的经历,胖炉头开怀不已。
“话说,你还欠着俄一个变蛋配方呢!”胖炉头催账。
当年,孙少平哄胖炉头,说卖变蛋是为了筹集上学的学费,等考上了大学,就把配方送给胖炉头。
“哈哈……现在就给你……”
“唉……给俄现在也没有时间做喽!”
说了几句笑话,少平接着给他解释便民服务的作用和价值。
“这还是直接收益,假如考虑带来的客流增加,收益应该更大。不过,如果想扩大收益,恐怕还要从非标准产品上想办法。”
“非标准产品?”
“就是从农副产品里衍生的半加工产品,比如鲜玉米、鲜红薯、红薯干、干菜、山货等等,你这样,把采购上来用于贸易的那些里面,选一些城市里稀罕的,比如木耳、黄花菜、大枣等,分级筛选了,简单包装好,贴上‘正商自采’标签试试。”
“应该可以!你看那边……”
少平看过去,见店里组织的一期新鲜豌豆特售正在热卖。
这家店正处在一个小区门口,正赶在上下班时间,人不少。
这时候,由于土壤肥力、麦种等因素的原因,麦子播种时都比较稀。
为了增收,黄原上一般是麦种掺着豌豆来播种,利用两种作物根系土层不同来实现增收目标。
一般是八二,或者七三比例。
豌豆根浅,小麦根深。
它们之间基本相互不产生水肥竞争,而豌豆根的固氮作用,反倒可以促进小麦增产。
而每亩地里多收的豌豆,就成了额外收益。
所以,关中多食用豌豆。
这次,正商不等豌豆成熟,直接收购新鲜豌豆,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豌豆,尤其是新鲜豌豆,在城市里很稀罕,是可以当蔬菜的。
豌豆富含纤维素,煮汤炒菜都是一流,煮了用来下酒,更是不错。
“你看,销售场所确实不宜平淡,咱们这主题月的活动应该是成功的。”
少平肯定道。
胖炉头也赞同,“这种做大宗应季产品拉人气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继续推进,形成惯例。”
胡得福同志自从做了正商负责人,好比游击队长上了军校,说话有板有眼,开始向正规军转变了。
“对!”
孙少平直接同意,“每月一个主题,一直推进下去,十二个月一个循环,比如马上不是夏季了么,可以推一期西瓜,推一期蒜苔,推一期番茄……如此类推,随着农村产品收获时间来,既能增收,还能拉人气,也可以帮助农村去库存,避免丰产不丰收……”
胖炉头举一反三,“过年还可以推年货节,正商卖场一样也行。”
“是这个道理。便利店贴近居民,店员问跟顾客熟悉,甚至可以展开预售的。”
“预售?”
“对!就是先收钱后取货,等这样做几个月成了习惯,一定可以落实的下去的,这样有一个好处……”
胖炉头大赞,“送货之前就知道送多少,源头订货也一样,这不就实现‘无库存’了嘛!”
“所以,”少平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把便利店看成是纯粹的零售店面,而是跟商圈内居民联系的纽带,生意的路子就拓宽了。”
重塑业态定位,这在后世都是先进理念。
“金波他们快毕业了,我打算成立正农。”
少平聊得兴起,开始跟胖炉头讲自己的新打算。
正农是孙少平农村布局的重要一环,地位堪比正商贸易。
“正农?”
“对!正商面向外面,做的是土地产出的生意,是‘收’;正农面向内,做的农村种植环节的生意,是‘种’……”
“我打算把正农跟农技站结合起来,打造成农业服务机构,涵盖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具及其它一切农用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企业,未来还会跟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推行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
今天,孙少平嘴里全是新词儿,让胖炉头有些理解困难。
不过,孙少平一句话就解释完了。
“把农村变得宜居,人们不再向往城市;把种地的效益提升,只种地就可以致富;人们不必去城市,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
“能么少平?”
“能!”
“那俄把以后的收入都给你,你还俄一个‘新农村’出来,只石圪节都行,俄的要求不高。”
“哈哈……”孙少平大笑,“做事业是要挣钱的,搭上钱去做事业,让你们不能享福,那怎行?”
“那,富贵这臭小子就交给你了,他要是敢不回来,俄打断他的腿。”
“富贵心里有数,可比你强太多了,青出于蓝胜于蓝,未来的成就怕是要大于你了。”
“呵呵,要真是那样,俄们胡家就烧高香了。”
胖炉头一直羡慕孙玉厚有个好儿子,如今自己的儿子也有了出息,望子成龙终成龙,一时乐得见牙不见眼。
至于会不会?
一定会的!
孙少平说过的话,迄今为止,全部实现了。
他一个做饭的炉头,勺勺客,自从跟少平一起做生意,如今都拥有了大几十万的身价了呢。
胖炉头不知道的是,在少平的设计里,正农做农资但不限于农资,而是直接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潜移默化影响农业生产,把它跟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或者说,是把环境保护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
老乔的“村集体公司化”,帮了孙少平大忙。
农民们被组织起来,使得他要做的事有了坚实依托。
在老乔推动下,黄原上的农村已经通过“公司化”,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依托村里的山林、水坝等集体财产重新组织了起来。
完全组织化的农村,就有了孙少平充分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