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的困局,是有机会自救的。
如果王开来愿意,取得上级的支持后,用那个办法,还是可以脱困的。
毕竟,冰峰的问题不是出自市场。
孙少平之所以没有如王开来的意。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汽水厂对现在的正津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了。
正津已经开始在全国布局各种浓缩果汁、矿泉水生产基地。在冀省、疆省开建工厂,集中生产核桃、杏仁露;在海南开建椰奶生产厂。
上月,正源已经和蒙省签约,正式进入牛奶市场,北省完达山的奶厂,也在洽谈了。他们都具备奶粉、常温奶和奶饮料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正源开始布局产业园。
比如鲁省的山楂产业园,鲁省、粤省、冀省的花生产业园,北省的大豆产业园……等等。
这些产业园内,可以生产山楂汁和植物蛋白饮料。
换句话说,就是正津已经在准备进行饮料升级了。
很快的,矿泉水、果汁、茶、牛奶、植物蛋白、运动饮料等,将取代以碳酸饮料为主的汽水,成为升级换代的第二代饮料。
在此局面下,小玻璃瓶装的饮料,除了汽水,很快将增加新的品种——更高档的果汁和植物蛋白饮料。
所以,类似冰峰这样以灌装线为主的工厂,最大的价值也就是罐装线了。
接下来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如果王开来动起来,解决了那些空降兵,正津注资,冰峰再创辉煌;如果王开来没动,冰峰厂破产清算,正津再接手也不迟。
所以,当老乔问起的时候,孙少平就是这样给他分析的。
“你知道我关心的是什么。”
“叔,俄的明白,稳定、就业,放心,冰峰厂死不了,俄替你盯着。”
见孙少平如此说,老乔吃了定心丸,心里有了底。
只是,让孙少平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个星期,大舅哥打来了电话。
老丈人有请!
孙少平带着俩娃娃,乖乖赴约。
田福军见到孙少平,脸是黑的。
小思琪聪明,喊着“姥爷”,一个劲儿往他怀里钻,田福军很快就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孙少平和田晓晨拉家常。
“大哥,你在纺织厂可还得意?要不,你来帮俄吧。”
“怎么,你那里缺人?”
“其他人不缺,但像大哥这样儿的,还是很缺的。”
田晓晨偷看了父亲一眼,没有说话,孙少平了然,开始公开挑拨。
“叔这人吧,俄还是了解的,身心都给了工作,对家里人要求向来是另一套标准,你若是听他的,想奔小康短期之内是不可能的了,不如自决。”
“什么‘另一套标准’,你给俄说清楚。”田福军不满了。
孙少平听他用家乡话,马上明白,老丈人这是把今天的谈话定位在家人聊天的层面了。
这样更好。
“高标准严要求呗,您把大哥当成是你,希望他按着您的路子走下去,可现今社会大变革,跟以前的环境大不一样了,这样就对大哥显得不公平了。”
田福军气馁。
他也是明白人,当然明白。
他的那一套价值观,跟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有些格格不入了。
“那样要求有错吗?”
“没错啊,但也要与时俱进嘛,不要只谈奉献,也可以适当考虑下自己生活才是。在这一点上,俄觉得福堂叔的做法更具有借鉴意义。”
田福堂是集体的利益会争取,个人该得的利益也不能少。
抬出他来,田福军又没了词儿。
那是他大哥,他也没办法评判。
这一点,也是孙少平跟田福军区别最大的地方。
少平把群体和个人分得很清。
比如为建联合会为进城农民谋福利的事,孙少平把联合会定位在为整个群体谋利益,而不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小群体的利益。
原因就是那句话,“人民里面也有坏人。”
大众,只是个虚词。
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太容易被引导了。
不但没能力辨别是非,还常会因为私心而见利忘义。
合起伙来,能把人给气死。
“冰峰厂的事,你不能不管。”田福军索性把问题摊开。
意思是少说那么多,叫你来是解决问题的。
这就有些……不讲理了。
但孙少平反而是欣喜的,因为这是长辈对晚辈耍横,没当外人。
“那你把晓晨哥派给俄。”孙少平提条件,“在纺织厂熬资历,太浪费了。”
“你问他去,俄不管。”
这就是成了呀。
孙少平和田晓晨对视一眼,见他微微点头,心里踏实起来。
“收买”了大舅哥,老丈人就成了少数派。
以后啊,在外面他可以呼风唤雨,回到家,就得听从“安排”了。
通过田晓晨的工作,改善了家里的生活,也就帮田晓霞尽了心。
“叔,王开来找你了?他是啥想法?”
“他提出了一个管理改革的方案,同时申请职工可以自主选择,买断工龄出厂。”
果然!
王开来敢打敢冲的作风没有变。
一旦决定,还是很有魄力的。
“那您的意见呢?同意吗?”
“他是向那些人买路。接受,恩怨两清;不接受,按规矩来。市里会议上讨论了,没有人反对。”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冰峰厂要动真格的了。
王开来把选择摆在他们面前。
一个是摆在眼前的实实在在利益,选择接受,就是一大笔钱。
付出的代价,是工作岗位。
另一个是未来的利益。
万一冰峰厂效益又好了,工作岗位含金量提高,比那笔钱要值钱得多。
而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改变,否则,还不如选择买断。
这中间就是赌。
一旦选择,愿赌服输,各安天命。
接下来就是家庭活动。
嫂子是蜀都人,手脚麻利,不一会就做好了饭菜。
田晓晨结婚晚,赶上计划生育,只有一个男孩儿,今年七岁。
徐爱云跟少平是老冤家,到今天看孙少平还不顺眼。
所以,跟孙少平没话说。
但是徐大爷还好,拉拉家常还是没问题的。
跟在他脚下的黑猫,已经是第二代了,还是田晓霞给他买的。
老人年纪大了,想念孩子。
孙少平临走前,他还拉着手一遍遍的交待,“让晓霞常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