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收分保送和统招。
保送的可以不需要参加全国统招考试,只要过了北电这边的面试就能入学。
而没有保送名额的学生只能参与统招考试,过了初试,才能跟保送的学生一起竞争。
不过很多学校的保送面试是提前批,所以给了保送的学生相当一部分的优待。
此时摆在刘尚面前的大多数都是保送学生。
他们这个时间点确实可以直接联系导师了。
如果刘尚这边点头答应,那学生通过面试后直接就是刘尚的研究生。
还有一部分即将参加统招考试的学生。
他们措辞诚恳,希望刘尚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与保送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刘尚无奈地叹口气。
统招的学生批次太晚了。
虽然里边不乏一些已经有不少不错作品的学生,但刘尚还是选择从保送生里边挑选。
筛选掉参加统招考试的,然后再筛掉外校的保送生。
这倒不是刘尚搞什么本校优待,也不是他瞧不起除了北电以外的编导系学校。
而是这个时候找研究生还是本校的方便。
因为他们这会还没毕业。
如果是外校的,刘尚需要找学生做事的时候,学生需要在两个学校之间来回跑,很折腾人。
这么筛选下来,就只剩下不到二十个人。
他们都是本校的保送生。
这些学生中本科学编导系的只有三个人,其余都是北电其余专业的。
有摄影有美术,还有学表演的跨行来做编导。
刘尚本来打算只从编导系中的三个人里选,这样简单。
但是他看了其他人的作品,发现这些学生不少很有才气,当时只是选错了专业。
他回想起自己很多同学为了弥补自己选专业的偏差,专门去考研,就为了换一个专业。
刘尚给通过简历筛选的27人发去了邮件,让他们给发来一部自己拍摄的短视频,不超过三十分钟。
如果有比较优秀拿过奖的作品,超过三十分钟也可以。
当天晚上,刘尚这边就收到了所有学生的作品。
虽然作品很多,但刘尚看得很快。
因为一部电影从开头就能看出来品性,很多作品他看五六分钟就直接关掉了。
能入眼的只有三部微电影。
一个是《口吃》,是一名叫江川的学生自编自导的短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印刷工人,因患口吃导致生活诸多不便,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伪装成聋哑人,就在此时,他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名为丽丽的女孩。
两人通过网络聊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之后生活的城市因为巧合邂逅,美好而又浪漫。
短片中的主角有着口吃缺陷,所以相比起通过唇齿表达的人声台词,导演更加巧妙地通过精彩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心理描述来填充整个故事,显得既有代入感,又丰富地表现出角色的心理渐变,使整部短片充满情绪生机。
相比较这个比较治愈的短片,还有一个女生的作品,让刘尚侧目。
这部微电影叫《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绝症男孩与医院保洁员之间略带魔幻色彩的‘感人’故事。
身患绝症的小男孩终日只能躺在病床上,无法享受世界的美好,医院的保洁员为他讲述了“氦”的世界,给小男孩带来无尽的希望和快乐。
善意的谎言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平凡而真挚的感情。
表面上很温馨,但是深谙导演手法的刘尚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外表感人内核却很复杂的故事。
不管是光影还是构图,以及细节处可见的装饰摆件图案全都表明这个剧情没那么简单。
给人一种看恐怖片的感觉。
刘尚不知道这个女生是不是在炫技,还是真得内心经受过创伤,拍出这种有些阴暗的作品。
不过才情确实值得称赞。
如果这个女孩子未来去拍恐怖片的话,还是大有可为的。
当看到一部叫《Witness》的微电影的时候,刘尚整个人真被震撼到了。
他反复向作者确认,这部作品是否原创。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并看到他参加电影节的记录,刘尚长舒一口气。
他很意外,一个学摄影的大四学生,竟然能拍出来这么有才情而又成熟的微电影。
故事的梗概很简单:
风俗舞女目击对面大楼一幕杀人案,她与凶手在城市中展开追逐。追至风俗店,凶手被强拉入内,痴醉的场景让他茫然无措,哪知起舞的就是目击者,他必须让这个女人停下来。追至一处公寓,搏斗中他却被舞女枪杀。舞女慌乱杀人,却不巧被对面大楼一个男子目击,定睛一看,目击者不正是她脚边的死者吗?
起初乍看很多困惑,但多看两遍,理清思路就明白了。
这是讲一个梦中之梦的故事。
而且刘尚觉得,这部电影的巧妙不在于剧情,而是表现手法。
单说表现梦这个形式。
传统影视如何表现梦境,似乎很多以朦胧(比如雾、烟、偶尔眩光)、低饱和色彩、梦中醒来的迷离循环等的场景来展现。
《Witness》则完全不一样。
片子的场景设定是香港,真实地复刻密集的楼宇和街道边上拥挤小商铺。
明亮高饱和色调让真实的一切都美好。
并且去除一切和脏元素关联的元素,例如,垃圾桶、纸屑等,整个感觉密集而干净,反而有种简洁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