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章】 热闹集市(求订阅!)
Ps:Ps:乡亲们周末愉快!
自从腊八那天放晴之后,银杏村一直都是阳光普照,天气的好转和气温的上升,银杏村也逐渐恢复了热闹,村民们都在忙着准备各种年货,迎接春节的到来。
今天是腊月十三,正值玉集镇的逢集之日,萧家也要到集市上购买各种年货,因此这一天早上吃过早餐之后,院子里一片忙乱。
大姐、二姐、三姐这段时间都是在萧家老宅住着,不过临近春节,她们不得不回到各自家里,履行主妇的职责。毕竟,老是呆在娘家,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她们会在大年初二那天,再携家带口回来团聚。
萧家过年大多都是集中在一起过,每年的各种年货、食材都是由公中支付,老太太列出清单之后,就交由底下的媳妇们处理了。
往年,都是萧风大娘这一辈来准备过年的各种物品,但是从今年开始,老太太决定把家里的事务交给下一辈来处理。在银杏村这里,有着‘60不登门’的习俗,大爷、大娘年过六旬,适当放权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大嫂、二嫂起来后,拿着昨天晚上老太太交给他们的清单,把萧风、萧强和萧大志几个人指挥得团团转。
好不容易收拾停当,一行人这才离开老宅,搭乘电动车前往澜沧江东岸的停车场,再在那里换乘汽车。现在,村委会在银杏广场设置了一个电动车乘坐点,村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免费搭乘,前往钢索桥的位置。
这些电动车是由镜湖公司、镜湖牧场出资购买,交由村委会管理,为此村里还选调了几位村民,负责谢谢电动车的驾驶工作。
等萧风一行人赶到澜沧江东岸的停车场,好家伙,众多村民聚集在这里。呼朋唤友,准备一起到镇上去赶集。
今天是玉集镇在小年之前倒数地偷懒成功。
玉集镇并不大,它只有一条顺着澜沧江修建,南北走向的街道,当年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重要的进藏重镇。从春城、姚州、南诏等地的马帮抵达玉集镇之后,将会进行最充分的准备,或是进藏,或是跨过澜沧江、怒江,穿越雪山,前往中南半岛甚至天竺等地。
从大姐夫家里走出来,萧风赫然发现整条街道已经完全被人群堵塞,用摩肩接踵都不足以形容。
“彤彤,坐好了!”萧风让彤彤坐在自己的肩膀上,顺着人潮就进入了玉集镇的集市。
萧风倒也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只不过是凑热闹罢了!
玉集镇并没有清晰地标注出各个区域所贩卖的货品类型,大多都是山民们约定俗成,千百年来传下来的习惯。
街道的南端,是贩卖各种家禽、牲畜以及野味的地方,味道有点冲,萧风也没有停留太久,快步离开。
再往前一段距离,就是各种生食的档口,这里有了当地政府修建的遮阳棚和水泥石台,多少有了一些现代文明的气息。
萧风看到,乡民们纷纷聚在这里,挑选自己中意的牛羊猪肉,称量后放入了背篓,然后继续往下一摊前进。毕竟不是所有的乡民都能够杀猪过年,因此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乡民只有在年前购买零散的肉类,为过年做准备。
穿过肉档,阵阵浓香立刻飘进了萧风的鼻子里,玉集街的中央位置是贩卖熟食和各种小吃的地方,也是滇西美食聚集的地方。这里很多老字号店铺已经存在了数十上百年,当年的马帮就是在这里进行最后一次补给,然后才踏上更艰难的茶马古道。
“九叔,我想吃那个!”还不等萧风反应过来,小家伙的馋虫就已经醒过来了。
萧风顺着她的手指一看,原来是‘余家牛肉汤’,这可是一家百年老号,小丫头的眼光还挺准的。
据老太爷说,‘余家牛肉汤’可以算得上是玉集街上最古老的饮食店,已经拥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算是和玉集镇同时兴起的存在。这里的牛肉汤都是选用了最新鲜的本地牛骨,加入各种秘制的中草药熬制,汤色清冽之外又有浓郁的香气,远远就能闻到。
余家卤牛肉的老卤汁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卤出来的牛肉浓香四溢、嚼劲十足,算得上玉集镇乃至滇西县的一大美食。这些年,虽说余家牛肉已经把分店开到了滇西、姚州甚至春城,但是最正宗的味道还是留在了这小小的玉集镇之中。
萧风知道小丫头早上根本没有好好吃早餐,把她抱在怀里进入余家老店,一大一小两碗牛肉汤,里面放上炖得酥烂的大块牛肉,再来一碟泡菜和一份博饼,叔侄俩低头大快朵颐起来了。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上,吃上一块扎实的牛肉,喝上一口**鲜香的牛肉汤,顿时感觉一股热气从腹中冒出来,幸福感也是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