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竟乎成了何安下的宿命。
于是乎,在冥冥中,命运指引下,何安下正式开启了拜师之路。
他这一生,原本注定了要孑然一身,颠沛流离,但他命中有贵,虽幼年遭弃,却幸得道观收留,并籍此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罗隐道长,从此在道馆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十数载的光阴。
十余年来,在罗隐道长的照拂下,何安下修身养性、供奉神灵、虔诚祷告、日行善事,修行不缀,一切开始向良向好发展。
如无意外,再过十余年,在其而立之年时,将有望消灾除厄,改变命格,化解天煞孤星。
但意外偏偏就在这时发生了。
民国二十二年,因时局震荡,战乱频仍,何安下“本身生命之灾”与“流年临犯之厄”相冲,故命犯太岁,大祸将至。
罗隐道人无力回天,为保全道观上下不受何安下之牵累,遂使计遣其下山,另谋出路。
临别之际,罗隐道长赠言道:“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这番赠言,也算是全了师徒之情,至于何安下能领悟多少,那就全凭他的造化了。
如今多年过去,何安下早非昔日那个初下山时懵懵懂懂的小道童了,现在的他早就读懂了师父当初那番良苦用心。
这是在告诫他,不要忘记多年来在山上受到的教诲,豪杰虽然风光,但行事不择手段,有干天和,来日必遭天谴; 英雄或许无名,但不计得失,志存高远,赤子之心,感天动地,所以你该怎么选呢?
到底该怎么选呢?
何安下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可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历经红尘花花世界后,还有几人能保持赤子之心,颜色不改呢?
至少这几年来,他行事亦正亦邪,亦魔亦道,以至于他一时间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豪杰还是英雄。
归根结底,何安下并未真正悟深悟透罗隐真人临别赠言的个中用意。
他是在奉劝对方:莫要失了真我,泯然众人啊!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若是做不到卓尔独行、超群绝伦,又凭什么让人青眼有加,另眼相待呢?
想要受获贵人襄助,又岂能一无可取,半间半界呢?
贵人不是大白菜,贵人不是工具人。
哪是你想见就能见,想用便能用的,体现不出自身价值,人家连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贵人真要是那么随便,那也就不是贵人了。
…………
“何安下,你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恐怕不是专为拜师而来吧?”
江浩然熟知剧情,又站在上帝视角,所以不难勘破其中迷雾,但他看破不说破,继而将话题转到了它处。
“回禀师父,我此趟前来,是为了送我二师父崔道宁的骨灰落叶归根来的。”
何安下指了指被他置于条案上的骨灰坛,一脸悲切的说道:“二师父在杭州已经没有亲人了,我听雄哥说,他还有个亲大哥在上海,于是便过来了。
亲人在哪,根便在哪里。
作为弟子,我有责任,更有义务送师父落叶归根,相信这也是他老人家的遗愿。”
“你有心了。”
江浩然随口赞了一句,唐天祥借陆剑雄回乡报仇之机,委托对方帮他在杭州寻亲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至于陆剑雄,自然是满口答应。
他回乡复仇,唐天祥出人、出枪、出钱、出力,虽说都是看在江浩然的面上,但陆剑雄不可能不承他这份情。
“什么?你说我二弟死了?”
唐天祥原本在一旁事不关己地充当着背景墙,这下惊闻噩耗,一时间呆立当场,良久才回过神来,不觉已泪流满面。
他道为何陆剑雄带个小道士回来,原来,对方竟是二弟在杭州收的徒弟。
“唐先生,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吧,相信师父在天之灵,也不忍心看到亲人为他落泪、肝肠寸断。”
看着与崔道宁外貌几乎一般无二的唐天祥,何安下满面复杂,知道对方定是师父的亲大哥无疑了。
触景生情下,他不免联想到崔道宁对他的种种好来,不由得也湿润了眼眶。
崔道宁是何安下下山后所拜的第一位师父,两人朝夕相处,感情笃深,对于师父的死,直到现在,他仍旧耿耿于怀,假使当年他一早就揭穿那个毒妇的真面目,或许,师父就不用死了吧?
“对了,我三弟道融呢?他人在哪里?怎么不见你们一起回来?”
唐天祥拭了拭眼角,强忍悲痛,继续询问崔道融的下落道。
他从下人那里得知陆剑雄归来的消息后,就立即去向江浩然报喜了,是以还未来得及掌握相关情况。
“道融……道融他……”
说到道融,何安下语气一窒,有些欲言又止。
“道融他怎么了!”
唐天祥觉察到了什么,疾步冲到何安下的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大声质问道。
却丝毫未意识到,他所拽衣领的主人,乃是足以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何安下本能地想要震开他的双手,但是看着那张酷似师父崔道宁的脸庞,他强忍住这一潜意识行为,生怕不小心伤了师父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
“唉……”
忍不住心中长叹一声,何安下如何不知,他接下来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将异常残酷,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实话实说。
“唐先生,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对您来说可能有些残忍,但是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希望您能够保持冷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