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十二)
“老都督不必太担心,弹药会在这个月中就送来,另外,到了六月,应该就会下雨,天气应就有所好转一些的。”丁一倒是不太在意,好言安抚着宫聚,这老都督倒是真的死心塌死练兵带兵,丁一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就算宫聚有点丧气,丁一也并没有太过严厉地责备他。
宫聚除了苦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丁制军对军兵是真的没得说,特别是在张总镇带着大明程来着?”宫聚摇了摇头。他也想不通丁一要这么整,到底是想怎么样,要说丁某人不明白,明明他自己都说了,六月会下雨了。
不单是宫聚弄不懂,其实连景帝也弄不懂丁一到底想干什么。
否则的话,也不会兵部的公文,那么快就下来。
此时的紫禁城里,景帝正苦笑着对兴安说道:“如晋到底想要干什么?朕当时看着那份仿出师表写的奏折,当真怒了,这是自居诸葛丞相,拿着相父的架子,把朕当成刘禅来教训么?”也只是因着这怒火,景帝才发了性,教兵部立即就下公文调兵,就算于谦和首辅陈循、吏部天官王直等朝中大佬,哪怕是阁臣王文这种和于谦不对路,恨不得丁一去死的人,都在劝景帝三思了,因为调兵也不可能这么急,总要前线的防务安置好,才能班师,别说丁一还准备接着打。这么强行调兵,很可能就会让之前战役所创造的战果,化为乌有,好不容易平定下去的云南边境,要是又起战事,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为了这茬,朝廷可没少花钱粮啊。
但不论这些大佬怎么劝,最后也只争得在那公文后面加了一句:若前方战事有变,则仍由丁一督师,待得一切安定,再行增援宣大,务必在明年四月之前到达。也就是说给了丁某人一个台阶,暗示他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上个谢罪折子,然后就按原先说的,明年三月底到达宣大边镇就好。
谁知丁一说到做到,真的公文一到,就真的教新任总兵官,领兵北上了。
“难不成是朕错怪了他?如晋真是一片公心,忠忱之臣?”景帝拈着胡须,自言自语地说道,“但若是忠心,为何上那份折子?如晋不是没见识的人,也不是莽汉,不至于如此不知轻重的……”他想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因为丁一那边还是驻在孟养,按厂卫线报,依旧是在备战之中,随时准备要再去打,云南不比广西,厂卫活动的范围很广,侦查的活跃度也很高,甚至连孟密拒绝明军进入都报了上来,包括木邦那边,陈兵边界准备防御丁一可能的进攻,也是事无巨细的呈报到景帝案头。
“他是真要接着打啊!五千人,他是要去送死么?就算有线报上那锋利的钩镰枪,横竖也不过五千人啊……”景帝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喜欢琢磨,一个事不琢磨透了,他心里就堵得慌,因为到了丁一这层面的大臣,干啥事都不见得就是做事,往往更是在表达某种态度。
景帝越想越觉烦燥,伸腿踹了兴安:“老狗,你嗅出什么味道没有?行了,叫你说就说。”
兴安无奈地苦笑,他不比金英那些不安份的,他是真不想掺和外廷的这些事,王振就在前面,掺合多了那有什么好结果?但景帝叫他说,他也只能开口道:“许是如晋少爷,就是文丞相那样的人吧,只知一心报国,别的是全然不顾的了,便是自己的生死,也看得极淡……”
“文天祥?丁如晋是文天祥?”景帝听着火起,操起案上一方砚台就要往兴安头上拍过去,这不扯蛋么?丁某人哪一点能和文天祥比?不过看着兴安可怜巴巴等着挨揍的表情,景帝不觉心中一软,把砚台放下,对着兴安说道,“若是换了别人,朕是立时就教人拖下去乱棍打死的,你这老狗精得很,不至于蠢到去收如晋的钱,来帮他说好话……老狗你这说辞倒新鲜,你接着往下编,朕看你能编出什么玩意来,要编得太荒唐,小心你的狗命!”
兴安自己扇了两嘴巴,跪下磕头道:“爷爷,奴婢是个狗脑子,想不了事,这说出来就是错,就是惹爷爷生气啊,打死奴婢倒是小事,爷爷气坏了身子,却就不好了!”
“行了,滚起来,朕叫你说,自然不会怪你,说吧。”景帝倒也是来了兴致,丁如晋比文天祥,他听着真比关公战秦琼还新鲜呢,倒要看看这狗太监是怎么个扯法。
眼看不得不说,兴安也只好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些钩镰枪,如晋少爷不就是以租借的名义,只收了寻常长枪的一半价钱么?老奴寻思着,那是如晋少爷不愿坏了规矩,他是忠心为国的,却又顾着朝廷的脸面,又爱惜士卒,只好自家吃亏……反正,换了老奴,是万万不会做这等事,朝廷这边落不得好,士卒拿着兵器又认着是朝廷发下来,谁也不领他的情……”
景帝听着倒是点起头来,因为厂卫报上来的线信,是写得很细的,丁一在军营里,一致的口径,都是说朝廷出钱买的这批兵刃,只不过造价昂贵,班师时要重新上缴云云。
兴安看着景帝没有动怒,便壮了胆说道:“爷爷要兵,如晋少爷就按爷爷的心思,把兵都交了出来,还只恐交得迟了,教爷爷不痛快……孟密那边,说没有挂印将军,不敢大军进入,如晋少爷就不进……依老奴这狗脑子想来,如晋少爷是处处守着规矩,和文丞相差不多。”
他说的文丞相文天祥,其实不是守规矩,文天祥气节是没得说,但要说能力,他真不怎么样,当时就算文天祥想不守规矩,收了四镇,他也没那个能力吧。不过若依着兴安这般说,倒也是道理,至少就是守着规矩,和丁如玉是大大不同的:“张都督去了广西,也说如晋少爷的兵练得好,按着老奴这没见识的人想来,练得好的兵,都是将帅用钱粮喂饱了,哪会交给别人去带?可张都督去了广西,除了那些如晋少爷的弟子小小闹了一回,下面的军兵,并无什么事,要说这般,老奴自觉也做不到如晋少爷这样……”
兴安细碎地说着,一路作贱着自己,如履薄冰一般。
但景帝听着他的话,却无形之中,渐渐被引了过去,不禁开口道:“这么说,他就是要为国开边,死也不惜了?难道朕错怪了他?”所谓邻人偷斧,当朝着一个方向想的时候,往往就会不断的脑补,景帝此时,也是大致如此的,“……是了,如晋尚无子嗣的,他若死了,香火都断掉,有什么富贵也落不到他头上去,莫非,朕真的错怪了他?”
“爷爷,诸葛丞相似乎写了出师表,然后就死了的吧……”兴安在边上吞吞吐吐地说道。
兴安做到司礼监太监,当然不会弱智到这地步,会搞出诸葛亮写完出师表就战死这样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来,只不过一个奴才,显得自己那聪明,比主人还聪明,是想讨打还是想讨死?留点错别字给主人去纠正,这不才显出主人的本事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