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十九)
整个大明朝廷都没有想到的事,在这一年的春天,英宗让内阁草拟太子开府的章程。
这是很让人震惊的事,因为太子开府,太子有了自己的属官,那么毫无疑问,就会和皇帝以及外廷这边,有所摩擦,有所争权的。不论什么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千古以来,放不下的,就是那张椅子,何况之前在钱皇后的暗中较劲之中,英宗是颇有易储的想法。
不单是丁一的力量,李贤在其中也出了很大的力。
因为东宫不备专职官员,是明太祖定下来的国策。
早在洪武三年,当时的礼部尚书,就提议过应该配属东宫专职官吏,明太祖朱元璋否定了这一提议,说是“尝虑廷臣与东宫官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奸谋,离间骨肉,其祸非细。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东宫赞辅之职……”
所以要不是大喷子李贤,对此事也很是出了一把力,将诸部阁的大佬喷得服气了,也是很麻烦的一个事。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丁一上奉天殿表了态:“太子若无属官,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登基之后,安能治世?”
当然。这东宫开府,主要的冲突方是皇帝,和外廷的矛盾倒是次要,皇帝点头了,因着英宗信重,已接近履行总理职能的首辅李贤也支持,身负天下之望的丁容城也出来背书,就算有人想出来博个不畏权贵的声名,也要想想一旦发声,会不会影响自家在铁路参股的好处。
于是这事倒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曲折。
不过自然想要如唐代的太子那样庞大的属官和机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甚至连詹事府这样名义上属于东宫属官,实际上是翰林晋身之位的衙门,也不可能归太子统筹的。在李贤和丁一的据理力争之下,东宫开府,设八处,分别为:
参谋处、政治处、副官处、书记处、军需处、军械处、军法处、军医处。
其中各自职能,于名目就能看个分明,不必在此占据篇幅罗列。
又以忠烈为名建三个营。总共九连。以:“要我去也行,但是任何人不得无故越级指挥士兵;每天你要一起出早操;晚上我要回家,五天我要轮休一次!”她和家中丈夫感情却是极好的,再说这厮压根就想着丁一啥时当皇帝,哪把皇权放眼里?所以指望她死心塌地给皇家卖命,绝对是不可能的。
朱见深却不以为意,迭声地应了下来。
正在此时却听外面便有人急急叫道:“大哥,不好了!快点让开、快点,别挡我!”
却是怀恩的声音,丁一听着不禁眉头一皱,这首善之区,京师重地,有什么事,能让近来颇得圣眷的怀恩,如此失态?(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