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玄幻魔法 > 妾无良 > 7676.风云变

7676.风云变(1 / 1)

7676.风云变

府里的生活虽然低调,但其实过得还不错。老夫人病了一阵子慢慢也就好了,虽然神色稍显憔悴了一些,但慢慢调养也就是了。

其他主子么,洛音苑这俩父子就不说了,见了面总跟吃了兰花豆似的,咯咯咯个没完。另一位主子二小姐么,从她本人到府里众人,绝没有人会说她过得不如从前的。

至于府里其他下人么,代理当家人武梁表示,她的管理相对宽泛,多赏少罚不拖欠工资,也绝没造成什么冤假错案,犯了事儿该换岗换岗,该炒鱿鱼炒鱿鱼。该打屁股的,交给二小姐。总的来说,肯定不会比其他主子当家待遇差就是了。

而武梁自己,和某某男人,个中腻歪自不必一一细说。

总之府中也算生活静好。

而外间,却显然并不平静。并且忽然之间,京城里一场巨变。

皇帝病躺,太子未立,朝野各种纷乱,其中当然属立太子呼声甚嚣。

立就立呀,皇帝并不是不肯立。问题就是,立谁呢?

细数下来,皇上几十年间瓜耕不辍奋勇直播,如今除却公主不说,光现存的皇子,就有十二个之多。

并且各皇子俱有支持者,包括一个才出生的月娃娃,十二皇子是也。

大汤皇子,到了十四岁方可随朝议政,也就是说,十四岁才算是官方承认的成年了。所以十四岁以下的小屁孩儿们,读个书淘个气瞧个热闹就罢了,还没参政议政呢,懂个什么?争什么皇位?靠边儿玩去。

这些上奏折表示支持立他们为太子的人,就纯属起哄加秧子,作不得数的。

这样一筛选就剩下不多了,十四岁以上的成年皇子也就五位。

大皇子一派,也是呼声最高的一方。中宫无子嘛,大家都是庶,于是他占了长。

只是大皇子庶得比较厉害些,生母只是个宫女,至死没得封号没提位份。

不过他自己已经理政多年了呀,属于下手早捞得饱的品种,虽然没有外家的支持,可他自己已笼络了些朝臣的支持,这些年自己培植的势力已不容小觑。五皇子就追随着他。

二皇子小时摔过马腿有残废,自动PASS。

接着的实力一派便是三皇子那派。论生母位尊,就属他了呀。四妃之首德妃之子,并且德妃娘家是世家大族,有相当的影响力。他也已经在朝堂上主管一方,自己的势力加上母族的势力,也相当宠大。

另外还有实力一派是四皇子党。

四皇子刚及弱冠,是四妃之末惠妃之子。只是这位小时有弱症,一直调养许多年,因此如今都这年纪了,才刚刚接触政事,朝堂上属于还没有站稳脚根的。

这位虽然政治生涯起步较晚,本人开府时间也较短,算起来是成年皇子中个人势力最弱的。但搁不住其母惠妃来头大呀,那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儿啊。娘家虽不是世家大族,但在朝中也是清流一派。

最主要是皇上孝顺,对老太太的话向来会多考虑几分。若太后娘娘真能对四皇子的能耐好处说出来四五六来,只怕皇上就真能一张口立了他了。

除了楼上这五位成年皇子,其他的,比如珍妃的六皇子,才十二岁,未成年所以才能品性都未定,争什么皇位呀。其他的小兄弟们更小,更靠边玩着。

本来三足鼎立,挺好的,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比拼着上奏折荐自家新主啊,顺带的踩另外两家一人一脚啊,也公平得很。

结果,太后病了。

做为政敌,当然大皇子党和三皇子党就预祝这太后娘娘就早点儿挂吧,她挂了就没人罩着老四了,少了一个劲敌呀。偏愿望挺不美好的,人家太后撑得住。

这位太后从倒春寒那时候病起,就一直说是病势沉重的。宫中几番传出消息说快不行了,偏人家总能吊着一口气儿,就是不死你说。让那两位好想下手掐她呀。

皇帝是孝子,自己也病得快不行了,还稍有力就去给他的老母亲请安呢。结果到了五月间,某天忽然有消息传出,说太后娘娘病得话都说不出了,还一直给皇帝比划着四个手指头呢。皇帝不忍逆了母亲,含泪点了头。

话说在太后生病这段时间,惠妃并不敢拿外间的坏消息去烦扰太后,怕再把老太太真气急没了,更完蛋。而大皇子三皇子两派人,几乎是很默契的一致对外,把四皇子欺负摘洗得十分苦逼。据说他失去了身边最得力的四个臂膀,还有府里两位谋士也被诬入了狱。

眼看着四皇子政治手段稚嫩无力,太后又老迈病弱,一些本跟随的臣子也纷纷动摇甚至别投。有臣子甚至觉得,单等着太后娘娘一升天,四皇子的势力只怕也就溃散瓦解了吧。

谁知道这时候,传出“四根手指”这样的事。

并且,这是什么时候?这是皇帝自己身子也撑不住的时候呢。皇帝在母亲榻边落了泪,然后回去的当夜,自己病势更重了,回京,都是指责边军里某某将领不服号令不听指挥之类的,甚至将某些损失较重的敌军扰边,都怪罪到那些人身上去。

当然唐端谨提到的这些人,在边关,还有一个统一的出身,叫程家军。

从前,程家军就叫程家军,那自编的番号,是震聋发馈的,是叫嚷出来,能让北辰兵裹足不前的。

只是后来程家军从程老侯爷扶持今上登基后,到如今已经过多次整编,尤其现在的程侯爷程向骥领导之后,就再没叫过程家军。至少在兵部的来往文书里,在上报朝廷的所有奏折里,再没出现过“程家军”这三个字。

但边军知道,与边军相关的人也都知道,这三个字并没有湮灭。唐端谨他啃不下来边军,就因为程家军虽然整编来整编去,但底子仍然是那个铁血的铁板的程家军。

朝廷也因此处置了几个人,但绝不可能处理一批人。这些人,都是在边关征战驻守多年的人啊,个个都是身有军功的人啊。

如今北辰已经从小股试探,到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从扰边明显变成入侵,并且北辰朝廷往边线集结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如何能先动他们这些将领?不担心军队哗变也得担心到时无人可用吧。朝廷因此十分手软。

程家军并没有因此动到什么筋骨,但唐端谨做为程家的姻亲大舅子,那对程家军不动声色却不遗余力的指摘,甚至对程侯爷病卧中仍不放权的咄咄不满,这种态度相当耐人寻味。

唐端谨做为钦差,依旨行事却束手无策,挺让人怀疑他的能力问题的。他为了自辩而将责任推给程向骥,原也说得过去。

可是实际上,程向骥虽然病得反复昏迷了,但朝廷并没有撤他的职缴他的印,说明他还是边军统帅,人家不阻拦他行事就是遵旨了,并没有义务把什么权利都交给他。

再者程家军是个什么形势,皇帝知道得相当清楚。所以皇帝若不是专门找茬的,便不会因此怪罪他。你唐端谨能交差即可,并没有必要上折对人家插刀吧?

年底时候,宫中珍妃赏府里年节礼,还特意遣太监问了程向腾这件事儿,并且郑重提醒他,和姻亲要交好,要处得象个姻亲……

程向腾连着眉头皱了好几天。

这天他就语气沉沉跟武梁讲了。然后,武梁就跟着也默了。

唐端谨这般行事,自然是他没把程家当姻亲,是他不够意思。珍妃却要程向腾去交好?

唐家有什么,唐端谨有什么?世家,禁卫军,边军??

这一年里的血雨腥风已经刮得很强劲了,珍妃她竟然想掺一脚?

最新小说: 乡村小保安 老子是首富 十项全能 最牛大明星 人族末路 浮云之恋 玄铁印 王牌透视 世若囚笼 绝世美女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