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
每年的5月份都是戛纳最美丽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戛纳电影节的举行会让这个位于法国东南部,人口仅有7万的小城变得人头攒动,当地报纸上刊登出了整版的电影节宣传广告,街道两边也贴出了电影节的海报,电影节各项活动则集中在了主会场‘影节宫’里。
影节宫位于著名的蔚蓝海岸边,从这里眺望,可以看到港口处那一艘艘豪华的游艇,电影节不但是影迷的盛会,也是某些人猎艳的上佳场所。
此时影节宫阶梯前的红地毯两边,聚集了大量的记者和影迷,喧闹的声音,隔着老远就能听到,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电影节的明星以及导演们,正招手走过红地毯,在台阶前合影之后,陆续进入剧院中。
在剧院入口的高处,悬挂着《拯救大兵瑞恩》的巨幅海报,瑞恩、汤姆?汉克斯以及斯皮尔伯格等人,在主办方的刻意安排下,最后出现在了红地毯上。
尽管先前走过的明星不少,但这真正具备了世界级影响力的却寥寥无几,所以当瑞恩和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携手走上红地毯时,红地毯仪式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gao chao"。
两边的影迷声嘶力竭的呐喊,音量比之刚才高了何止两倍,记者手中的相机就没有停过,这短短瞬间谋杀的菲林,就跟上了先前用掉的总和。
论票房,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今天走上红地毯的所有人,谁能拿来跟瑞恩三人相比?
“何必请这么多好莱坞的人来,只要瑞恩?詹金斯走上红地毯,就足够吸引眼球了。”罗伯特?贝尼尼的话明显带着些其他的意味。
“但他的电影征服了全世界。”说话的是吕克?贝松。
本届戛纳电影节,主办方可谓是求新求变,从好莱坞请来了马丁?斯科塞斯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团中还有多名来自好莱坞的明星或者导演。
瑞恩招手向两边打着招呼。很快陷入了摄影记者的重重包围之中,这里的红地毯远比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开放,从他踏上红地毯的那一刻起,数十名记者就紧紧跟在了后面,似乎不想放过他任何一个表情和动作。
虽然闪光灯很刺眼,记者的叫喊也够疯狂,但瑞恩始终微笑着。展现着自己最迷人的一面,红地毯两边的少男少女几乎为之癫狂,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安保人员,而他本人又陷入了重围,说不准现场就会乱成了菜市场。
“汤米,你的风头完全被瑞恩盖下去了。”另一边的斯皮尔伯格正跟汤姆?汉克斯开着玩笑。
“这很正常不是吗。史蒂芬。谁都知道瑞恩有多出色。”汤姆?汉克斯露出了敦厚的笑容。
不说两人间的交情如何,他的大儿子可是作为男主角,正在出演瑞恩主创的电影,事业起步就在眼前。
“詹金斯先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你,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相信这部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肯定会唤起他们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好莱坞电影在商业推广方面,自有成熟的体系,一些很小的事情,有时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影放映过后,这些老兵对电影的评价,远比影评人的文章更吸引人。
很快,聚集在前厅中的人,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向着最大的主放映厅走去,作为开幕影片的剧组,瑞恩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走在了最后面,等他们进去的时候,按照惯例,全场起立致以热烈的掌声。
握着一只只伸到面前的手,听着一句句恭维的话,毫无疑问,瑞恩获得了与斯皮尔伯格同等的待遇,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远离了北美大陆,依然没有人敢小看他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家伙。
他所代表着的,是巨额的财富,数不清的荣誉,以及好莱坞顶层的地位。
“嗨,苏菲。”
令瑞恩没想到的是,他座位的后面,是那位法国男人的挚爱。
“瑞恩,好久没见了。”
威尔士王妃还没有离世的时候,两人曾经在她组织的慈善活动上见过。
“下一次来洛杉矶的时候,记得来家里做客,妮可经常提起你呢。”尽管认识,但远远谈不上熟悉,因此瑞恩随口说着客套话。
“一定会的。”苏菲?玛索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
又跟前边不认识的一位演员握了手,瑞恩这才坐了下来,在开幕电影放映前,主办方还有些简短的仪式,主要是介绍评委会成员,以及参赛的主要作品等等。
经过了不太长时间的等待后,剧院的灯光终于熄灭,大银幕上短短的字幕过后,一面老旧的星条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正式拉开了这部战争史诗的序幕。
年迈的老人当先而行,后面的家人紧紧跟随,他快速走入了海岸边的战争公墓,这里长眠着无数在二战中,为了自由和民主而战的军人。
最终他站在了一个白色的十字架前,看着上面的名字,哽咽着缓缓蹲在了地上,忍不住哭泣了起来。
镜头缓缓拉近,隐约间似乎有海浪的声音响起,老人的眼前闪现出了当年那段残酷的历史。
1944年6月6日,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的D日。
奥马哈海滩绿D区,一片现在已经成为了保护区的滩涂。
湍急的潮水中,一艘艘登陆艇乘风破浪,向着岸上冲去,船里的盟军士兵神态各异,有人晕船呕吐着,有人身体颤抖着,还有人嚼着口香糖……
唯独缺少一脸正义,大无畏的高喊着口号的人。
这才是真实的士兵,而不是假大虚空的玩偶,他们很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残酷的战斗,是人间与地狱的分界线。
然而,这场战斗的血腥和残酷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