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赵长宁在大理寺看了一天的案卷,她准备将近五年京城内发生的大案要案都看一遍,慢慢熟悉断案流程。
大理寺是律法的终审机构。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地方知县一级的官员只有判决犯人杖笞的权力,也就是只能打打板子抽抽鞭子。但凡徙流以上的判决都要层层向上递交,直到大理寺终审判决。
要是遇上谋反、贪污这类重罪,那才隆重。先是地方知州初审,按察复审,刑部再审,大理寺判决。这还没有完,还有三司会审,若三司会审还有争议,最有有个大绝招——九卿会审。也就是把朝廷官员甚至王工贵族都拉来听审,决定权就在皇上手中。
当然,普通的案子并没有这种级别的待遇,三司会审这一级已经了不得了。
长宁看得入迷,等回家的时候已经日薄西山,大理寺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差不多是最后几个离开的。
窦氏给儿子挑了油灯灯花,一边给她布菜,一边问她大理寺怎么样,上司下属有没有为难她之类的。
赵长宁道:“还好,您在家里可好?”大理寺里遇到的困难她不会跟窦氏讲,怕她瞎担心。
窦氏笑着说:“家里都挺好的!你二姐前不久写信回来,说徐永昌对她比原来好多了,服侍婆婆也没有为难她。原那个被徐永昌收用的丫头怀了孩子,打算生了过继到她的名下。”
赵长宁道:“我瞧徐永昌此人心术不正,您让二姐多加小心。”
玉婵坐在旁边看哥哥吃饭,觉得哥哥穿官服当真好看。窦氏看她百无聊赖,拿玉勺敲了她的头顶:“去厨房给你哥哥端汤来!”
赵玉婵嘟着嘴:“丫头您不使唤,就知道使唤我!”但还是起身去了。
窦氏就低声跟儿子商量:“……我看你妹妹不小了。你中探花之后,不仅给你提亲的人多了,还有给你妹妹说亲事的。有好些家室不错的,我跟你父亲合计,想把你妹妹的亲事定下来。”
一转眼玉婵也十四岁了,的确该定亲了。不过在长宁眼里,这还是个小丫头的年纪而已。“您看好人家就行,内宅的事我就不参与了。”赵长宁想到了二姐夫徐永昌,对窦氏选人的能力不太放心,“……当然您最好还是写信问问大姐。”
她管官场和赵家的事都来不及,没精力照顾母亲妹妹这边。
“只是跟你说一声,娘也怕你操心多了!”窦氏如何不心疼儿子,这副羸弱的肩膀可支撑着赵家长房的。她现在初入仕途,可辛苦着呢。
长宁暗自揉着被折痛的手腕,想还是晚上抹些红花油好了,怕伤了筋骨。
昨天她真的没去接赵长淮,倒不是故意,而是走得太晚忘记了。召一案,案情属实,下官已详细呈与大理寺。大理寺无端驳回三次,却拿不出证据来。实属胡搅蛮缠之举。”
吴起庸立刻上前:“审刑大人,此案动机不明。下官以为纪大人所说动机着实可笑,陈蛮为何亲手杀其恩师,恩师死后却分文未盗其钱财。如纪大人所说,陈蛮是因喜欢上了恩师的亲女,而恩师不答应的话。两人私奔未尝不可,何必闹出如此大案被人发现?”
赵长宁听了心想,这吴起庸倒也不是庸才,有几分真本事。
纪贤却笑了一声,再拱手道:“娶为妻奔为妾,陈蛮想杀其父伪装成意外,再娶顾漪。谁知被顾漪发现真相,想将陈蛮告上官府,陈蛮怕东窗事发,心狠手辣将顾漪也杀害。他知道自己已犯重罪,按《大明律》谋杀亲长者应凌迟处死,因害怕而连夜外逃被抓。若非他所为,他为何要逃?事发之夜,顾家唯他一人出入,若非他所为,以吴大人的才智,你认为该是何人?”
吴起庸立刻说:“但此案有疑点不假,作案动机牵强附会。陈蛮与其恩师关系甚好,怎会杀他!”
这话一出,却是被纪贤抓住了错处。他合了折扇讥笑道:“听吴大人的意思,这好人坏人也是刺在脸上的,你一眼就看得出来?此话荒唐我都不忍再听下去了。我是亲审问过经案人员的,陈蛮此人因出身不好,从小性情乖戾孤僻,做出杀人之事并不奇怪。但吴大人仅凭卷宗,就觉得我漏洞百出。只好请吴大人再拿出个说法来,为顾家父女的惨死负责。否则此案证据确凿,陈蛮,按律当凌迟处死!”
纪贤此人舌灿莲花,口才极佳,长篇大论堵得吴起庸再说不出话来。大理寺的人纷纷转头,不忍再看下去。
审刑大人听了来龙去脉,自然就偏向于纪贤。拍了惊堂木道:“案无争议,陈蛮按罪当凌迟。大理寺应与通过,限日执行。退堂!”
大理寺大败而归,纪贤几乎就是单方面的在虐吴起庸。纪贤先走出,外面来看他的人还没散,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衬得大理寺一行人脸色更加难看。纪贤还回过头,懒懒地问赵长宁:“喂,走后门的,我的毛驴呢?”
“大概被人打来吃了吧,纪大人不如去找找看。”赵长宁没说话,反而被另一个人给讽刺回去了。
纪贤摇着折扇找他的毛驴去了,不再理会赵长宁。
他们一行人回到大理寺候,寺丞方大人匆忙走出来,见吴起庸脸色不好看,立刻问:“怎的,不成?”
吴起庸摇头:“论对簿公堂,谁也比不过他纪贤。”
“少卿大人回来了,临走前把这事交于你,你做成这样如何我如何交差!”寺丞大人低声叱他,“还不快随我来见少卿大人请罪。”又看了赵长宁一眼说,“你也跟我过来。”
大理寺少卿要见她?
赵长宁还未见过这个上司的上司,随即跟在寺丞大人身后,进了后一进的院子。
大理寺卿一般不管事了,只对皇上负责汇报之类的。故大理寺少卿就是右寺的实际最高领导者。配有独立三间的正房,连同可以歇息的内间。他们要见这位大理寺少卿沈练沈大人,还要先过官兵的审查,再过司务,才能进内间拜见他。
内间里,沈大人坐在书案后面,脸色不善地听吴起庸讲了经过。这位沈大人听说也是少年进士,三十出头,宽额修眉,嘴唇紧抿。虽然长得不差,但一看就是严肃之人。斥责了寺丞方大人:“临走时把此事交给你们,做得这样一团乱!还叫刑部的人占了上风。”
吴起庸和寺丞大人喏喏不敢说话,怕惹得沈练更不高兴。
沈练的眼光放在了后面的赵长宁身上。“你就是赵长宁?”
“回大人,正是。”赵长宁拱手道。
沈练淡淡地道:“皇上同我说此事的时候,若是能拒绝,我是一点也不想要你。”
这位少卿大人说话当真直接,但他是自己上司的上司,赵长宁难道还能顶嘴,只能笑笑:“下官愧受圣恩。”
沈练才继续说:“既然你已经正式任职了,也不用跟我说那些空话。”他把陈蛮的卷宗扔到赵长宁面前,“这个案子交给你,其间肯定是有问题的。我命你在一个月内证明此人的清白。若是不成,我会以你无才为由上书吏部给你革职。这大理寺,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赵长宁听到这里才突然抬头。这位顶头上司当真不客气,一个月!别说她查不查得出来,倘若陈蛮这人真的杀了老师呢?沈练不过是看了卷宗,就说此间有问题。但就连纪贤都认定是陈蛮杀的,她能做什么。
寺丞大人和吴起庸惊讶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没想到沈大人一回来,就对这位新来的寺副这么不客气。
一个月,推翻一个已经被纪贤立案的案子,这怎么可能呢!难道少卿大人只是想赶赵长宁离开?
赵长宁握住了卷宗,反正她进大理寺也名不正言不顺。想起纪贤对她随意轻慢的态度,赵长宁咬住了牙关,一个月就一个月,她什么什么怕的。赵长宁道:“少卿大人既然有令,那下官自然领命。但下官还有一问,若不成,少卿大人要革我的职。但若成了,少卿大人又怎么办?”
沈练看着面前这个清秀绝伦,神情淡定的少年,跟他讨价还价?他笑了笑:“好。你与左寺的大理寺副,只有一个人能升任大理寺正。若你成了,我上书给你升职,到时候便是正经的六品官。”
大理寺正与寺副虽然只差一级,但待遇差别很大,如果赵长宁成了大理寺正,她就能成为评事正式的上级,随意查看任何典籍,在京城各狱走动只需出示官印,也不必批审。
“下官谢过少卿大人。”赵长宁给沈练拱手退下。
反正大理寺的人多半看她不顺眼,不如借此机会证明自己。不就是关系户吗,谁说关系户就没有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