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走水之事跟陆长亭没有半点干系,他也就来瞧一瞧,然后便回去了。倒是朱樉, 还得拉长了脸主持大局。毕竟走水之事, 向来都是大事!
陆长亭将朱樉那张阴郁的脸抛到身后, 回到殿中,换下衣衫,舒服地躺到了床上。奈何被人打搅之后, 陆长亭倒是又久久难以入眠了。踌躇一番后, 陆长亭干脆翻身起来, 坐到桌前,取出笔墨……
反正也睡不着, 那就不如……给朱棣写封信咯……
但是真正当纸铺开, 笔墨蘸好之后, 陆长亭却有些犯了难。
他该冷着朱棣的, 毕竟是朱棣对他起了那等不该有的心思。但眼下他又主动凑上前去, 是不是……不大好?陆长亭用力攥了攥手中的笔。
因为悬空时间过长,墨凝结滴落在了纸面上,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黑点。幸而秦.王.府用的纸张都是上好的纸, 普通的墨点, 穿也穿不透,这才没有酿成一张污染多张的惨剧。
陆长亭条件反射地想要将那张纸撤走,但是想了想,这样岂不是显得他对这封信分外看重?实在便宜了朱棣!陆长亭是半点也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候,对朱棣表现出一点软化的痕迹来。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已经让他太了解朱棣了。以朱棣的性格,只要看见了半点软化的迹象,就会彻底地坚定起来。若非担忧朱棣的安危,他是半点笔墨都不会漏给朱棣的。
腹诽归腹诽,陆长亭还是老老实实地提笔继续写了。这次倒是不再犹豫了,毕竟他不想再在纸上多几个黑点。
陆长亭为了不表露出自己的情绪倾向,尽量让这封信变得简短了起来,就连措辞也都选用了不表达情绪的中性词……于是最后落在纸面上的,也就那么两句话:
白莲教对秦.王.府下手。燕王府须提防。
写完之后,陆长亭觉得差不多了。越是寥寥数语,才越能显示出事情的严重性,好叫他们提高警惕。而话说得越少,也就越不容易让人判断他的态度了。
陆长亭收起信装好,方才舒了一口气。
太监很是高兴地将信取了过去,想着总算有能讨好这位陆公子,体现自己本事的时候了。那太监拿着信就跑了。他是常在秦王身边伺候的人,要准备送信的人容易得很。
陆长亭看了看那太监远去的背影,这才上.床休息去了。
陆长亭靠在床上混混沌沌地睡了很久。
朱樉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不过面色总算比去时要好看多了。
陆长亭一睁眼,就正对上他那张脸,陆长亭还着实被惊了一跳。
“抓住了两个人。”朱樉低声道:“我让人先将他们跟娇兰一同关起来了。等过上两日,再作审讯。”
陆长亭点了点头,却并未在意。毕竟剩下的事,就和他没什么干系了。陆长亭还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朱樉抿了一口茶水,皱眉道:“长亭,我想将门和屏风都拆去……你昨日说的,只要依靠现有的屏风和门,就能轻松做成这样的风水阵,我着实放不下心。”这就好比是留了个天然的把柄给别人,朱樉这样的人,自然安不下心。
陆长亭能理解他的忧虑,但还是不得不将状况说得更为详细:“很早以前我就曾经说过,福兮祸所依,无论是什么东西在风水学中,都可能变成好的,也可能变成坏的。当初做屏风和门上八卦的时候,都是为了秦.王.府好,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会被贼人所利用,变为害人的利刃。”
“长亭,你这段话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很难从根本上杜绝。至少拿它们开刀,并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不如先行整顿王府……不过,这也很麻烦。”一个偌大的王府,如何能做到每个人都在他秦王的掌控之中?这太难了!
“麻烦自然也要做。”对于掌控欲极强的朱家人来说,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地盘上有三两只耗子?
陆长亭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这些事,朱樉都会一一解决的。
“还有……”
还有什么?陆长亭微微诧异地看着他。
“白莲教。”朱樉加重了这三个字的读音。想也知道,如今的朱樉已经对白莲教憎恨至极了,如果说之前还可以延缓清除白莲教的计划,那么此时朱樉就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姿态了。
“长亭,白莲教如今便是鲠在我心中的一根刺,不拔去它,我着实太难受了。”
人总是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上无法松懈半分。
陆长亭揉了揉额角:“本来我也在思考用什么法子,设下什么样的风水阵。既然白莲教先行一步了,我们就用现成的好了,正应了那一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樉微微一怔,但随即而来的便是极大的兴趣:“如何用还治其人之身?他们可没有这样的八卦门,没有这样的大屏风。”
“可我们有纸人啊,何况每处建筑,每个屋子都是有五鬼位的。”陆长亭淡淡道:“去别人家的五鬼位动手脚太难,去一家酒楼动手脚,可不难。”
正是因为白莲教故意想要隐匿在这么多人之中,所以他们费尽心思将酒楼做到了今日客似云来的地步,而人一旦多了起来,白莲教的人自然无法时时监控他们都做了什么,想要在其中动手脚的机会就太大了。
朱樉双眼微亮,面上很明显地出现了喜色:“好!就按长亭说的去做。”
“我还得再走一趟酒楼。”
“我陪你……”
“不用了,秦.王.府出了这样大的事,若是二哥还有兴致陪我去酒楼,他们就该知道我们是冲着酒楼去的了。”
朱樉皱眉:“可是你的安危……”
陆长亭心说你堂堂秦王的安危可比我重要多了!但陆长亭最后只是在嘴上道:“有侍卫陪同就好了。”
“嗯。”朱樉一点也不希望陆长亭在西安出了事,这不仅仅是危害到陆长亭安全的问题,还会让他当初在北平铿锵有力说出的话,成为一个笑话。同时也只会提供给朱棣一个机会,一个将陆长亭带回北平去的有利机会。
朱樉心里百转千回,同时也定下了要派多少个人跟随陆长亭而去。
“二哥,你不先回去休息吗?”陆长亭的声音打断了朱樉的思绪。
原本没什么,这会儿被陆长亭一提醒,朱樉也感觉到了极度的疲累,他点点头,带上太监和亲随回自己的寝殿去了。陆长亭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会儿,倒是又再度入睡了。这一觉又睡到了下午方才醒来。
待陆长亭起身时,朱樉早就已经起了。朱樉正要让人去备饭,却是直接被陆长亭打断了。
“不用了。”陆长亭低声道:“我一会儿就去酒楼。”
“这么快?”
陆长亭怪异地看了他一眼:“可是人手没有备齐?”
“自然不是,侍卫随时都能陪着你往酒楼去。我只是、只是还有些放心不下……”
“没事的。”陆长亭也的确是饿了,所以也不想在这里耗时间,他立即就要往外走,口中还道:“侍卫在哪里?”
朱樉无奈,只得立即将侍卫都招来了。
这回轮到陆长亭无奈了。
“这人……是不是多了点儿?”陆长亭犹豫着出声道。
“多吗?”朱樉不以为意:“就是要这么多人才能保护你。”
陆长亭原本觉得声势太过浩大了,搞得他比人家正牌王爷还要张扬,但是随即一想,越是这样大张旗鼓,才越发让白莲教的人掉以轻心啊。毕竟那些去做隐秘之事的,才是尽量减少人数。他这样大张旗鼓,人家看他上颇有造诣,姓罗,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陆长亭有一瞬间的呆滞。
等等……什么?姓罗,字贯中?
罗贯中?!
这个名字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实在太如雷贯耳了,陆长亭有一瞬间差点都回不过神来。
“我受秦王殿下所邀,来到西安城,教你文章。”
科举科举,不就是写文章吗?朱樉请的老师自然就是擅长此道的。陆长亭并没有听过邹聿的名号,但罗贯中的名声太响了,这买一赠一的买卖……倒也划算!
这邹筑墨实在太干脆利落了,别的寒暄都不多一句,实在不像是当下的文人,但是陆长亭不得不说,若是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也确实方便许多。
“今日便上课,如何?”邹筑墨道。
朱樉指了指外面的天空:“这天色……”
“无碍,只一会儿的功夫,我也想多了解一些学生而已。”
大概就跟后世的摸底考试差不多一个道理,陆长亭也不知道自己的底现在有多厚了,只得默默点头。
朱樉无奈,陪着陆长亭一同移步,到了专门腾出来的书房之中。
待到落座以后,邹筑墨连书也不翻,就先道:“科举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我们便从四书开始。历来科举少有考校大学的,今日便先掠过不提。我且问你孟子。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齐宣王问孟子当如何待之。你可记得孟子是如何答的?”
啊,就是背诵嘛。
陆长亭原本还有些紧张,因为他实在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了,但是此时陆长亭却陡然感觉到了一阵轻松,因为邹筑墨所问,他是知道该如何回答的。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陆长亭背得琅琅上口,慢慢那点儿紧张和拘束的感觉就彻底没了。
邹筑墨点点头,面上看不出半点表情来,他又问:“若是你,你如何答?”
陆长亭:???
这题超纲了啊!
陆长亭看着邹筑墨,邹筑墨也看着他,最后陆长亭确认他当真不是开玩笑的。陆长亭也忍不住暗自嘀咕,谁说古人考科举只考做八股文的,光是这些问题就挺烦人的!更别说还要论判,做表,还要靠着博古通今、熟知当朝来考策论。
陆长亭又一次觉得,自己或许拿不下科举。他并不擅长作这些文章……但此时老师都在跟前了,陆长亭自然是什么也不能说。
何况,就这样认输,岂不是也显得他很没有骨气?
陆长亭犹豫一阵,出声道:“干掉一切想来干我的人。”
邹筑墨那张严肃的面孔上头一次展现了惊愕:“什么?”
陆长亭很是认真地重复道:“齐王取了燕国,其它诸侯国想要打齐王,那齐王就只有把他们全干掉了。”孟子在那段话推行民心向背的主旨。但其实在陆长亭看来,就算齐王在打了燕国之后还对燕国的王室各种优待,也并不能改善什么,还是改变不了齐国在壮大的事实,那诸侯还是得干他嘛。
邹筑墨差点被陆长亭气翻。
其实他也没指望陆长亭回答个什么出来,这就是个探底的行为,他想知道陆长亭的基础如何,脑子反应如何。哪能想到,陆长亭这般的……粗暴。
邹筑墨绝对不知道,日后上位的永乐大帝,也会是如出一辙的粗暴,凡是想干明朝的,都会被他干一遍……
朱樉哭笑不得,站出来道:“先生本也不该问他这样的问题,别的大把的问题,怎么偏偏问了这个?”虽然朱樉觉得陆长亭这话说来粗鲁,但听着挺爽的。
邹筑墨这会儿也后悔着,为什么自己要追问那么一句。邹筑墨的面色勉强恢复了一些,然后便又是问论语。这次,他就没再来个神来之笔了。只是规规矩矩地问陆长亭可知其中释义,学得什么道理。这番问完,邹筑墨总算觉得舒服了。
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邹筑墨便欲同罗贯中去歇息了。
朱樉笑道:“先生等等,不等长亭敬了拜师茶吗?”
邹筑墨摆摆手:“不必了。请秦王殿下恕我等无礼,我这友人入夜便多有不适,实在不好多留了。”
朱樉自然也不强求,他便直接吩咐了人将酒菜送到他们屋中去。
待人走了之后,陆长亭才坐下来,慢吞吞地道:“我觉得他定然后悔了。”
“后悔?怎么会?秦.王.府给的钱可不少!”
“文人应当不重钱财吧?”
“那是在有吃有喝有得风花雪月的前提下。”朱樉微微嗤道,随即又笑了笑:“长亭的性子,确实不适合考科举,应该带兵才是,不过上战场太苦,还是做风水师吧,日后可以入钦天监……”
陆长亭先是点了点头,而后是摇了摇头:“不去。”
“长亭觉得钦天监不好?也是,以长亭的本事,瞧不上钦天监是必然的!”朱樉笑道。
别的朱樉倒是没有多说,在他看来,最稳妥的当然还是科举之路。有太子、皇上青睐,有他和老四护航,长亭还能不一帆风顺?那去当武将可就不一样了。那得上战场。小长亭这细皮嫩肉的……啧啧……
陆长亭叹了口气:“我觉得我考不上……”不过考不上也是正常的。这考进士,就跟你后世考北大清华一样了。别说北大清华了,多少人连个普通的一本高校都考不上呢。
他有这么多后门敞开着,好像也没什么用。
朱樉并不知道皇宫中李妃一事给陆长亭带来了多大的刺激,在他看来,陆长亭年轻,又在他们朱家兄弟的羽翼保护之下,还能有什么可发愁的?如今在皇帝跟前脸都露了,未来皇帝都很看好他了。陆长亭实在没必要这般消极……
可陆长亭想要的岂止是这些,被皇帝看重是很风光,但这些都是虚名,只要一日没有实权握在自己手中,他便一直都是倚靠别人,他便永远处在弱势。别人可以指责他为谁的男.宠.,可以瞧不上他的地位……
若能……若能做到刘伯温那等地步就好了。
但人家学识可比他丰富……
想到这里,陆长亭暂时打消了心底的浮躁,学呗。先跟着学,能学多少是多少。那人家刘伯温能混得一个诸葛武侯再世的名头,可不是随便瞧点风水就混来了的。
陆长亭摸了摸肚皮:“我有些……不太消化。”
“走,我带你去王氏的居所瞧瞧。”
陆长亭心中疑惑,这有什么好瞧的?那一把火没有烧干净?
陆长亭跟着朱樉往王氏居住的大殿走了一圈,因为他们早有提防,所以烧得并不厉害。
“能看出风水阵的痕迹吗?”朱樉问。
陆长亭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朱樉这是怀疑王氏之死的问题了。但是就算烧毁不严重,原有的风水格局都全被破坏掉了。陆长亭摇了摇头:“烧毁一点,便是缺了一角,很难完整还原。不过一点儿残留下来的东西,或许能发现。”
“残留的东西?”
“若是要以煞害人,那自然就会有还未立即散去的煞气留存。”
朱樉叹气:“那也好,至少能说明王氏之死,确实有异。”
其实王氏之死他也早有怀疑了,现在只是找出那个确认的佐证而已。陆长亭在殿中走一圈儿,朱樉和另外一个侍卫始终紧跟在他身侧,就担心什么残垣断壁掉落砸中了他,或者绊倒了他。
要捉到残存的煞气,对于陆长亭来说不难,走上一圈他心里就有数了。
“宫殿烧毁,风水阵不复存在,但煞气还在,这里果然曾经有过风水阵。当日我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应该是用了一样的手法。”
“但是之前并不见王氏说见鬼啊。”朱樉皱眉。
“埋下纸人,纸人乃是招阴邪的东西,自然成阴煞,让人感觉到阴风阵阵,以为有鬼来了。但这个却不一定放纸人啊。你说王妃入府时身体便有些羸弱,或许正是有人借用这一点,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害死她。”更甚者可以说,王氏的死对于白莲教来说,是一个试验成功了。所以他们才敢继续更大肆地布下风水阵……
如此一想,王氏死得实在太令人可惜了。
朱樉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比起前两日,这时候的朱樉已经没有将情绪表现得那样明显了,只有微微发红的眼白说明着他对那白莲教是何等憎恶。
陆长亭又找了一圈儿,还是没能找到会是什么埋在那里。
不,不一定是埋……
也许……也许王妃的宫殿中根本没有放屏风,就算放屏风,因为居所规格面积不一样的缘故,自然的位于五鬼位上的就不是它了。是……王妃睡在了那个位置上吗?陆长亭简略回忆了一下,大致可以确定这个猜测。
“走吧,回去吧。”
陆长亭点了点头:“二哥让他们去雇几个百姓,勿要以秦.王.府的名义。”
“做什么?”
“送白莲教一个大礼。”陆长亭也实在烦透白莲教了,若能早些收拾了,日后便可避免不少麻烦了。这等组织,不仅是在挖大明的江山,还在鼓动无脑百姓,拿他们来当盾牌。
朱樉面上一喜:“自然没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长亭便忙碌了起来,他连那邓妃如何了都没过问半句,朱尚炳的教育问题,也全让朱樉自己去操心了。他在解决白莲教的同时,还得跟着邹筑墨学东西。邹筑墨很奇怪,除却教导陆长亭四书五经,大明律,诏诰表外,他还总是喜欢问陆长亭一些格局很大的问题。
什么叫格局很大?比如,大明律中有什么举措值得改进的,比如宝钞价值下跌,再比如明朝有诸多敌人,若是让你以此写策论,你怎么分析……
陆长亭一度觉得邹筑墨是为了那日自己的莽撞回答,而用这些问题来压死他……
刚开始,陆长亭很难适应,甚至想不明白,邹筑墨这样心怀家国大事的人,为什么不去当官。
后头,陆长亭就没空去想了。因为他从邹筑墨近乎刁难的问题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是个穿越者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明朝的未来了……他所知道的,不仅是朱棣要当皇帝,朱允炆会自.焚这等事啊……
·
三日后,陆长亭便又往着酒楼去了。
那厢,有封信也终于火速递到了燕王府的大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