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
音乐在继续,不管是秦放歌,还是傅天夏都没有停下来。
邓红梅对这首协奏曲的结构,都是非常清楚的,也听得最为仔细。
是介乎前后两个乐章之间的一首抒情间奏曲,它的音乐怡神悦耳,具有温雅朴质的田园风味。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支具有民歌气质的优美动听的旋律,体现了人对大自然形象的静观和省察,反映了人与大自然永远相亲的感情。
这个主题在整个乐章**反复六次——在乐章的曲式近似三段体结构,但是在中段是一首快速度的圆舞曲,取材于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它的旋律非常简朴、几乎近于原始,即由同一类型的动机不断反复构成。
这时候,秦放歌负责的钢琴,替代弦乐器组演奏这支旋律,傅天夏则在其上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调作为一种华丽而戏谑的伴奏;在这里,音乐的节奏和情绪都发生变化,同前一段恬静安适的音乐适成对比,具有奇幻飘渺的特点,好像闪现出对过去的明朗回忆一般。
两人的合作相当愉快,在这个乐章结束之后,也得到一丝空闲,让两人相视而笑。
至于肖雨然和吴泓芹两个,则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这样的钢琴协奏曲,对她们来说,难度还是太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才想要竭尽全力,去欣赏,去理解,这大气磅礴,又雄伟壮阔的音乐。
最后乐章就像一首特别欢乐的颂歌,是充满着元气和蓬勃生命力的表现。
乐章中出现的一些形象,全都在同一个明朗、乐观的氛围中活动。
这一乐章是用回旋奏鸣曲形式写成,乐曲的基本主题在秦放歌负责的“钢琴乐队”奏出的一段简短的引子之后,由傅天夏的独奏钢琴奏出,这个主题选自俄罗斯民间的一首春季歌曲,其中同一个音型的三次反复,是很多俄罗斯歌曲所共有的一个特点。
像的俄罗斯主题一样,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赋予这个主题全新的特点:他用断音奏法的枯干音响、和弦式的织体,以及像小伙子的踏步效果,借以强调表现出这一乐章的狂放活泼的舞蹈性特点和毅力。同这一主题相呼应,或者说,作为这个主题的补充,在乐队全奏中出现另一个节奏相同的新主题,但移到G大调上,它的效果就像继某些声部的歌唱之后,出现合唱的大声应和一样,音乐的进行生气勃勃,活力充沛,栩栩如生。
接着,在一个简短的连接句之后,乐章的的这两个主题,一个急速有力,充满无尽的表现力,另一个虽然比较平静,但逐渐也转换为胜利的步调,发展成为对生活的狂喜赞歌。这两个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共同表达这终曲的明朗而乐观的基本思想。
最后,尾声的音乐更是**迭现,其雄浑的气势,其亢奋的情绪,其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
《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真正开朗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深刻体现,它称得上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一个顶锋,也是上一世纪欧洲音乐艺术中最有天才的创作之一。
两人的合作结束之后,邓红梅的。对钢琴演奏家的要求,也就特别高。
然后,傅天夏也讲,说要跟秦放歌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就拿音色的处理来说,秦放歌在这首钢琴伴奏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就足以让傅天夏信服,也是他一早就预料到的。
在这之前,他就又郑重其事地和邓红梅讨论过,邓红梅对秦放歌的评价是“深不可测”,在开始和他合作之前,也让他放开手脚,全力以赴。
那时候,傅天夏可能心中还有所疑惑,但在听过他演奏之后,就只剩下深深佩服,真的是那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傅天夏见过的钢琴家很多,听过的唱片CD,更是数不胜数。但他还真没见到过,或者说是听到过,有谁能像秦放歌一样,把钢琴演奏到如此精彩,甚至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的水平来。
一般的钢琴演奏家,能把自己的部分演奏好,就相当不错了。
就比如这首钢琴协奏曲,速度要跟上,节奏要明快,音色更是重中之重,各声部之间要清晰分明。有时候,要同时演奏好几个声部,对钢琴家的手速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如同邓红梅所讲的,秦放歌就是一个奇葩,不能以常理来猜度。
也如邓红梅评价的那样,今天的傅天夏,在秦放歌的影响下,也超水平发挥。
几个人讨论过一阵之后,傅天夏又请秦放歌演奏一遍这首钢琴协奏曲的钢琴部分,也就是他刚刚演奏的那些乐章。
但谁来负责伴奏,又是一个难题。
有秦放歌刚刚的演奏,珠玉在前,傅天夏自认,“根本就没办法做到秦放歌刚刚演奏十分之一的水平。”
宁秀佩还说他太谦虚,傅天夏却是坚定意见,然后邓红梅也讲,“就他所代替的交响乐团和指挥的情况来看,傅天夏这个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
吴泓芹就更不想去滥竽充数,肖雨然就不用提了,更别说宋子萱姐妹。即便是邓红梅亲自上场,也肯定不能达到秦放歌那样的高度。
于是,大家的一致意见,就不要钢琴伴奏替代的乐队来和他配合,傅天夏还笑着说,“要我们去的话,肯定是只会拖秦放歌后腿的。”
大家都深以为然,于是,就还是秦放歌自己来独奏。
这也不是不可以,对秦放歌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而且,这群人还不让秦放歌谦虚,依旧是让秦放歌全力以赴。
傅天夏还真挚地跟他说,“你就当帮我这个忙好了!我在国外也听过很多钢琴大师的演奏,但没有一个,能把钢琴演奏到你刚刚这样水准的。”
邓红梅也说傅天夏现在比起吴泓芹,还有肖雨然她们,更需要进步。他现在年纪也不小,四十来岁,再进一步的话,就能达到真正钢琴大师的水平,要是一直止步不前的话,一辈子成就可能也就止步于此。
秦放歌觉得他要是不答应下来,天理不容。
有没有伴奏,对秦放歌来说,问题并不大。
但凡作曲家,总是有种奇特的本领,能在脑海中,将各种音符完美地组织起来,就像是现实中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样。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努力创作最完美,最和谐的音乐来。
但这样,也容易使人精神疲惫,甚至走火入魔,弄成神经病的都有。
秦放歌经过的精神冲击太多太多,在那段孤寂无边的岁月中,靠着他最爱的音乐,玩着各种乐此不疲的游戏,才不至于神经出问题。也锻炼出了他强大的神经,和无以伦比的音乐再现力,只有精神的世界里,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的想象。
他在演奏这首钢琴协奏曲的时候,处理起来,也和刚刚傅天夏的演奏,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对音色的控制,对声部的处理,一直是秦放歌的强项。
他的双手也特别灵活,但没有人说他演奏得像机器人,因为他的演奏,是极富感情的。
相反,时下国际很火的年轻钢琴演奏家余蓝,也是从小就被称为钢琴神童的,演奏各种炫技作品,也是快出了风格,快出了水准,她的身体素质,也是国际一流。但很多人就评价说,余蓝就像机器人,快则快,但始终感觉,少了点什么情感一样。
当然,也有感情特别丰富的,比如同样是享誉国际钢琴界的周佳,他就是感情太过于丰富,而且都表现在了肢体语言上,表情,神态,眉飞色舞,摇头晃脑,甚至有人截图做成动态的,配上他的音乐,也是堪称一绝。
秦放歌自己在演奏的时候,尽管他的琴声表现力很强,色彩丰富,情感也足,感染力更是十足,但他自己的表情,却是相当潇洒淡定。
眼下也是一样。
钢琴独奏的话,也更容易听得分明,他在高音区处理上,那种漂亮的,鲜艳的音色,真正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漂亮的音色外,秦放歌的演奏,也是力度十足,而且连动作,都极尽优美,淋漓尽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是他自己魅力的体现。
宋子萱和宋子茉两个,看着听着都有些呆呆的,这种深邃复杂的音乐,对她们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挺困难的。但这并不要紧,光看秦放歌在那里演奏,看他怎么耍帅,这就完全足够了。
傅天夏也在仔细聆听,用心观看,并和他自己的演奏做对比。
他自己的问题也是挺多的,尤其是在演奏高音区的时候。他往往是强劲有力的,但音色就会显得比较尖锐。
演奏出了音色鲜亮饱满的时候,又欠缺了秦放歌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与命运搏斗的磅礴气势和悲壮气氛。
在这点上,秦放歌做得非常完美,他刚刚都能完美地驾驭交响乐团的曲子,演奏出“宏伟如交响曲”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整首曲子的独特魅力以及深邃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尽管没有伴奏,但在节奏上,秦放歌的把握却是比刚刚傅天夏还要精准得多,不紧不慢,淡定自若。
也有多演奏得特别快的钢琴家,而且不凡像是格里奇这样的钢琴大师,他们在演奏的时候,绝对激情十足,演奏出了所谓那种“生命的力量”,但却没有表现出更深邃的,俄罗斯民族那种坚忍、沉郁。
傅天夏也一直太不赞同哪种太过速度的演奏,可说来容易做来难,他自己在节奏的把握上,还是相当问题的。
秦放歌在这里,无疑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他在节奏的控制上,简直妙曼到了巅峰。尤其是在那几个著名的“八度”上面,秦放歌演奏得非常连贯,但同时又不会太赶,并且坚定有力。
在需要的时候,秦放歌从来不会吝惜表现他身体的力量,那种发乎骨子里的,雄性的力量。
傅天夏他们都那样讲了,秦放歌也就不需要留手,尽情演绎他所理解的这首钢琴协奏曲。
不得不说,即便对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理解。
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去,他的琴声,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在邓红梅想来,秦放歌现在演奏的时候,就像是有一个顶级的交响乐团在旁边为他协奏一样。
没有了其他协奏的声音,大家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钢琴本身上面,尤其是对此有着迫切渴求的傅天夏更是如此。
秦放歌所演奏出来的钢琴声,颗粒清晰,他在各种声部切换的时候,更是如行云流水一般,和谐自然。
在的时候,那激烈亢奋,高昂向上的气势,被他演绎得活灵活现。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旋律上的创作,也堪称一绝。宋子萱和宋子茉两个姐妹,不能理解太深层次的东西,也没有其他的伴奏,但秦放歌所演奏出来的,优美无比的旋律,却能牢牢地吸引住她们,并让她们为之痴迷。
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之后,秦放歌又带着她们进入了森林中欢快流畅的小溪,好像时不时的,还会有可爱的麋鹿,松鼠等小动物,欢快地跑过她们的身边。
亢奋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欢愉,清新。
优美流动的旋律,像是温暖的阳光照进心底,又像是清新明媚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
到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宋子萱她们感受到的是欢乐,愉悦。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旋律天赋,在这首钢琴协奏曲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优雅的,欢乐的,激昂旋律,即便单独把它们拿出来,也能谱成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结尾的时候,秦放歌以降B大调,做了最后辉煌灿烂,光辉夺目的结尾。
等秦放歌演奏完毕之后,这两姐妹还都沉浸在那种青春活泼,难以抑制、让人内心喜悦无比的旋律之中。
傅天夏和邓红梅感受到的东西更多,一时半会,也是说不清楚的。
但傅天夏的时间比较紧张,呆在国内的时间也不多,他是打算抓紧时间跟秦放歌交流的。现在科技发达的好处也体现出来,吴泓芹她们在这样重要的时刻,肯定是不会忘记录像的,这些宝贵的影像资料,也是她们以后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