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大局
原来,这日距离薛市长入狱“大案”爆发,已经过去三天了。
三天以来,宜阳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去职,教委主任张国政被免,其余受处分者,多达十数人。
说来,薛老三也实在震怒,彼时,他故意任由张所长将其逮捕入狱,便存了将事闹大的心思。
毕竟,要动屠刀,总要有个由头,在一众官僚心中,只怕挪用公款,也不及他这个市长入狱来得罪过大。
事后,德江市委再度召开常委会,在薛老三的力主下,由纪委牵头,全面调查教育经费被挪用之事,并下发通知,要各级乡镇班子下大力气整顿基层村建,严禁大吃大喝,胡乱摊派。
要说,凡事皆有局限性,身处宦海,自是处处勾连,他薛老三也不再是热血青年,不会偶察阴霾,便要一鼓作气,将之彻底澄清。
更何况,身为政治人物,他深知,政治的神髓便是妥协,最大的秘技,便是团结,何为团结,无非是求同存异,以致盟友最多,敌人最少。
今次,他于大树村所遇,最气愤的不是农税过重,超生罚款过多,而是数额巨大的摊派,教育经费被挪用,适龄儿童大面积失学。
前两者,农税和超声罚款之事,是国家基本国策,他不能置喙,只能理解为社会前进过程中的阵痛。
后两者,则是他薛老三主政一方,希图竭力避免的,然,还是发生了。
薛老三暴怒之余,却不能大开杀戒,一网打尽,毕竟,他不可能干掉所有履职不力的官员,让自己在德江官场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异种另类。
然,十几位干部被拿下,造成的威慑力依旧是空前的。
众官不敢来寻薛市长,只好将主意打到了薛市长,正是关于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报道。
当时,周道虔,黄思文都参会了,但今次德江日报的重点报道,却给了薛市长。
在后世,一个领导的权力大小,几乎可以从上镜率上,准确地侦知,毕竟,任何官方媒体本身就是政治机器,得准确反映权力场的阴晴。
于今,电视尚未普及,上报率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德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孟俊,铁了心的跟薛三走,也就难怪德江日报的报道,侧重薛市长了。
邱跃进十分清楚黄思文跟薛向之间的龃龉,两次常委会挑战失败,这位黄市长几乎成了薛老三的死仇。
而在常委会上,重新证明了自己的薛向,顺理成章,全盘接手了德江市委的权力。
这是个似乎从来都不知道避嫌的家伙,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短短一个多月,这家伙便处理了十几个处级干部,二十多个科级干部,令整个德江官场为之一肃。
更邪门的是,这家伙近乎以越权的形式大规模的动干部,然德江上下,却罕有批评之声,非但如次,德江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提升。
几项诸如修建广水渠、裁撤村一级财政人口等说了几年都无法推进的重大事项,也被薛向力排众议,以铁血手腕,强行推行开去。
即便是对手,邱跃进也不得不赞叹薛老三的魄力。
此刻,见黄思文自怜自艾,望洋兴叹,邱跃进心中哂笑,嘴上却道,“急什么,活土匪愿意忙,就让他忙活去,咱们松快自己的,看,这江外的风景,烟波渺渺,归帆点点,天高水阔,正是遣逸兴,壮思飞、登高凭吊的大好当口,何必想那许多。在我看来,得意失意,不过旦夕,孔尚任说的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咱们急什么,好戏在后头呢。”
“后头后头,我的邱大书记,你说了多少个后头了,我到今儿也没等着你的后头到底是什么,再等下去,我怕即便是你有后招,也使不出来了。你看看这一个多月,形势全变了,那帮墙头草又一窝蜂地去舔活土匪的臭脚去了,再拖下去,你我就快成空筒子了,就是再有大计划,手底下没人,又有何用?”
黄思文又急又怒,说到急躁处,脸上的青筋都直往外挣。
这半个月来,他明显消瘦了,以前并不显眼的颧骨也高高支起,整个人显得十分的落魄憔悴。
原来,自打那次常委会后,薛老三大展拳脚,彰显能量,彻底掌握了德江的政局,而黄思文从前阴结的一股势力,几乎消散殆尽。
除了顾俊明,许卫国,因为省里的关系,不得不靠近他外,孙明,夏耀东,曹伟,白启明等人皆非是他的嫡系,又开始和他黄市长保持起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