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理与礼(上)
虎娃与中年人喝酒吃肉,每次把竹筒里的酒喝空,宫嫄便又斟好另一杯呈上,他和中年人各用两个竹杯。两人喝了几杯,虎娃越喝越觉得好喝,真的体会到了那种熏熏之感,坐在火堆边额头和鼻尖已微微见汗,脸蛋也变得红扑扑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酒力或酒劲吗?让虎娃觉得有些兴奋,感觉也不错。从蛮荒中走来的淳朴孩子,今天也仪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敬神的祭礼,它是国中礼法的基础、也代表着礼法的尊严。
中年人说得兴奋了,放下串着烤肉的树枝,伸左手不知从何处凌空摄来一块石头,右手一挥,石头便从中间如刀削般整齐的剖开,又向虎娃与宫嫄解释道:“礼从理中来,礼为理之文。”
神念中打了一个比喻,把石头剖开可以看见质地与纹理,象征着万事万物的因由和本质,这就是“理”。那么人们从石头表面看见的各种纹路和裂痕,从而能够猜测与判断其内部的纹理,这便是世人所制定的“礼”。
所谓文,在当时指的当然不是文章或文字,而就是人们所看见的纹理或纹路。纹与文也是同一个音、同一个意思,这位中年人却给出了不同的微妙解释。
这种很复杂的思辨过程与微妙的表述差异,仅凭语言是很难说清的,恐怕也只有用神念传授才行。虎娃皱起眉头若有所思,而其他人则是一脸困惑之色。远处树林中听见他们这番谈话的军士们,更是不明白中年人在说什么。
虎娃仰脖干了满满一竹筒的酒,伸手抹了抹嘴道:“先生妙论,我虽勉强能懂,可是您又如何对他人解释明白?”
中年人面带醉间瞅了一眼盘瓠道:“禽兽之属,尚能开启灵智;世上万民,亦须民智更开,走出蛮荒建立城廓国度,远非止境。既然有此问,就得想个法子,将来让世人皆有可能听明白。”
Ps:这中年人究竟是谁?很多章节之前的前文中,曾有很不经意的小小提示,此人赫赫有名,我落笔时亦充满敬意。诸位书友可以猜猜玩,猜此人的名号与他在书中的身份。第一个完全猜中者,赠送《惊门》签名实体书一本,以发帖或回帖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