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始
“昔年皇后曾因为战事被俘数年,等到被解救出来,后面有了三皇子的时候中间过去了不少年,所以太子,大皇子和其余所有皇子的年龄是拉开了那么一些的。大皇子今年三十余岁,太子年近三十,三皇子二十二岁,七皇子和你一样仅仅十七岁。”
可以看出陛下自三皇子开始,这个房事的频率显然是有极大的提升。
“这晚出生的人呢,在记事之前自然就见不着你父母,也就永远也无法明白在陛下心中,这两位究竟是怎样一个位置和分量。”
林甫点点头表示明白,“莫说是他们了,连我自己都不是特别相信这件事情。”
但太子记得,太子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陛下对林袁大将军说出,“欲与君共分天下!”的时候究竟有多么真诚。
“太子一听着这吏部尚书林家来了位林公子,精彩的就画一个圈,觉着这写的是啥狗屁不通的,就画一个叉。
要是觉得平平淡淡,就不作痕迹,看过就罢了。
一份殿试的答卷其实字数也不多,几千字而已。但三百份累计起来,那就近百万字了!
况且还不能像看网络小说一样一目十行,那都是说国事的策论。所以除了极佳的会被挑出来仔细评选,余下的卷子其实大家不会太仔细看,因而最后排名的时候就大多参考春闱时的排名,差不多的排一下,赐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而前十可以任职的翰林编撰,编修和庶吉士这三种官职,则可以算作是一条直通内阁的青云路。
一甲第一状元授翰林编撰,第二第三的榜眼探花授翰林编修,余下七位再加上二甲三甲中格外出众的几位共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实就是实习生,任期三年再转正成为编修。
但就是这庶吉士,也是了不得的实习生,官场当中宁愿用自己四品知府换一个没品的见习生-庶吉士的,不知有多少。可见这庶吉士的重要程度。
庶吉士取自《尚书》中“庶常吉士“一句,本意是对青年才俊的美称,上面虽然还有三位可以直接入翰林为官,但那毕竟是凤毛麟角,比之上面三位一甲仅三人的不近人情,庶吉士二甲三甲之中也会挑选人才,显然更加务实一点。
去做了庶吉士,这平时的职务可就厉害了,为皇帝皇子们讲解经史子集,并且有替皇帝起草诏书的职责。
但凡是入了内阁的大学士,最低标准就是当过庶吉士。此间世界取消了丞相一职,内阁前几位的阁老们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因而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意思是丞相的摇篮,大学士的温床。
这也是内阁首辅夏彦同时兼任着翰林院最高长官的原因。
庶吉士尚且如此,那么半只脚已经踏进翰林院,修撰位置已经揣了半个在怀里的林甫,再加上昔年父母遗泽陛下的赏识,他其实已经迈出了权臣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