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醉枕山河 > 随笔-有关毕业的一点感慨

随笔-有关毕业的一点感慨(1 / 1)

随笔-有关毕业的一点感慨

2010年的时候我初中毕业,那时候还有写同学录的说法,大家都卯足了劲在写,一人要写几十张,属于体力活,非常的劳累。 X23US.最快

而我比较懒,因此拒绝了许多人,只填写了少数几张。这倒不是因为我为人多么的高冷,而是我在这件事上比较认真,在留言的那一版块往往会写上满满一整页,如果填得多了,就会累死。

可饶是如此,写到庄子那张的时候,我还是太累了,就有点犯懒,思来想去,只写下了五个字,“记得要遗忘”。那时候庄子非常义愤填膺,问我为什么到了她这张就如此的敷衍,对于她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同。

敷衍吗?我觉得这并不敷衍,因为这的确是我全部的感悟了。我写记得要遗忘,并不是出于中三年纪的种种情结又或者是摘自非主流的个性签名。我只是单纯地建议,最好早些忘记这些人和这些事情,越是在乎,越是要忘记。

后来我写小说的时候很喜欢用一句话,其实想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毕竟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和别人断了联系”。

这其实只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件普通的事情而已,当两个人每天获取的信息内容完全不同的时候,即便两个人再不情愿,发生这种事情也十分正常。因为说到底,要用动词在“联系”前面的话,一般会是维持,保持。

这就说明,两个人的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如果没有共同话题,如果忘记聊共同话题,那就很容易会失去联系,这很公平。

而后我又有和吉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如果想要随时有人聊的话,是需要经营,又或者说是运营的。

这个词的性质比维护更差了几分,带上了些许功利的色彩。

如果说维持一段关系,是因为不忍失去的话,经营一段关系,似乎只是为了某种目的,两个人的关系就成了邪恶的交易。

再扯回2010年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即将渐渐疏远,最终断了联系,倘若没有在同一个地方学习,工作,这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无非是有的人断的快一些,有些人依依不舍,断得波折那么一些而已。

维持也好,运营也罢,其实都没有什么必要。没有共同的圈子提供活力的话,这种关系就算一直保持着,也会最终流于形式。

后知后觉的人会感叹,早有预料的人会不甘,轻感情者怅然若失,重感情者痛哭流涕。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就提醒庄子说,记得要遗忘,如果不想感伤的话,还是早些忘了比较好。

生活的圈子没办法太大,有人进来了就有人会出去,就如同每年换年历的时候写日期会不适应一般。时常六月份的时候才习惯了这个年份,一转眼就到了下一年,等到2017写得顺手的时候,才蓦地发现原来暑假已经开始,2017也已经过去一半了。

倘若一直沉沦在这种不适感当中,一辈子都不大可能走的出来。

有时候我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不论过程多么难看,等到结束的时候,它总能变成好的,其实并非是这样。

其现象下的本质,其实是所有人对于“大部分人终将断了联系,小部分人中的大部分终将流于形式”这一事实的不满。

但这件事谁也无能为力。

一个人最终的圈子是什么,既要考虑个人的取舍,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不论是再好的朋友,再不舍的好友,都会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问题而疏远。我认为这是不可抗力。

有些人不想联系,却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些人想常常见面,却根本做不到。这种情况蛮痛苦的,我觉得见不到的还是忘了比较好,所以推荐庄子记得要遗忘,这样再见面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有多了一个好朋友的新鲜感呢。

但需要记得的事情是,不论再绝情再冷漠的人,应该都会有这么一瞬间,感叹于天南海北在此相聚的缘分,也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大家要是能当一辈子的朋友该有多好。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我起初也不肯相信,但生活不就是发现不想相信的事情其实都是真的的这么一个挨锤的过程吗?

最新小说: 这个综艺导演真行啊 我的死遁进程总被打断 末日里的不义联盟 斗罗之开局攻略比比东 亲,你画风不对![快穿] 我在东京加点修行 穿成大佬们的储备粮[穿书] 都市之少年仙尊 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 超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