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议局
“结婚?”
“当然…”说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贝尔特朗的表情变得很严肃。
从03年开始到如今,严绍和伊莱诺在一起已经差不多有4年多的时间了。四年多的时间足够让伊莱诺从一个17岁的少女变成21岁的大姑娘,而在这个时代21岁正是一个适婚的年龄。
虽然贝尔特朗十分讨厌严绍,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他就必须让自己的女儿得到幸福。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伊莱诺就不幸福,只不过作为一个父亲他总不能让自己的女儿无名无分的跟在一个男人身边一直这么下去。
而且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作为一个男人贝尔特朗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从现在来看严绍和伊莱诺似乎是很恩爱的样子,但谁又能保证将来的事呢…
要是男人真的每个都那么可靠的话,历代帝王的冷宫也就不会堆得满满的,民间也不会有负心汉这个词…
所以作为一个父亲贝尔特朗一定要给自己的女儿讨一个说法,尤其是在他对眼前这个男人还有用的情况下…
————————————————————
听到贝尔特朗的话,严绍也是楞了下来。
从03年到如今,严绍也已经有24岁了。这个年龄的男人在这个时代或许已经结婚很久了,说不定孩子都到了能上学的年纪。但是在严绍的那个时代,30多岁依旧没结婚的人有很多——————这点无分男女…
严绍虽然不是没有动过结婚的念头。但也不想自己这么‘年轻’就被束缚住。事实上不止是结婚这件事,为了亲密的三人世界不被打扰,也不希望对自己的感情被人分拨出去。尽管这些年来三个人对某些事已经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但每次三人都做了充足的避孕措施,这也是这么多年三个人却连孩子都没有的原因。
本来严绍会以为三个人的生活就这么一直下去,如今听到贝尔特朗的话后,他却折》。
在预备立宪的准备方案中。提及要成立咨议局及资政院。作为未来议会政治的准备。而在1908年发布的〈资政院奏拟订资政院院章折〉中,除了指出为了立宪要先设立中央的民意机构资政院之外,并提及“各省亦应有采取舆轮之所,卑其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并为资政院储才之阶。”,是为咨议局成立的根据。之后在同年内再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了咨议局选举的方式。并要求各省于一年内成立。
也正是因为这个变动,使得张謇原有的计划作废。
如今他的计划就是先成立各地的咨议局。然后再由各咨议局的议员们齐聚北京,对清廷发动声势最为好大的国会请愿运动。
“咨议局吗?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成立…”
正将头枕在卡特琳娜腿上的严绍将电报放在了一边,人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电报上除了张謇的打算外,还提及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今安徽已经开始筹备咨议局的事情。
原计划中在全国二十二省中成立二十三个咨议局,其中江苏省因原有二布政使分驻于江宁、苏州,故预定设二局,但江苏人反对分割为二,故合成一局,而新疆省地方官则上书认为该省教育程度不足,暂缓办理,所以实际上只有二十一个局。
各省议员名额,并非以人口为基准,而主要根据原本科举制中,各省所取学额的百分之五,科举学额是根据所谓“文风盛衰”而定的。江苏因糟粮负担较多,又有增额。另京师及旗人驻防省分有专为旗人所设的名额1至3名。
于是各省的名额也就出来了,首先是奉天:50。吉林:30。黑龙江:30。直隶:140。江苏:121。安徽:83。江西:93。浙江:114。福建:72。湖北:80。湖南:82。山东:100。河南:96。山西:86。陕西:63。甘肃:43。四川:105。广东:91。广西:57。云南68。贵州:39。
安徽既然只有83个名额,这也就是说严绍必须想办法尽力争取把这83个名额中的大部分都变成自己人,至少是如今那个革新会的人…
根据《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选举人资格需要符合几个条件之一的本省籍25岁以上男子:“1.曾在本省地方办理学务及其他公益事务满三年以上,卓著成绩者;2.曾在本国或外国中学堂同等或中学以上的学堂毕业得文凭者;3.有贡生员以上的出身者;4.曾任实缺职官文七品武五品以上未被参革者;5.在本地方有五千元以上的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如非本省籍,则需年满35岁、寄籍十年,或在该地有一万元以上的资本或不动产。
至于被选举人的资格,除了上面的这些外,还有一条就是必须要在30岁以上——————当然,这只是原定的条件。
在清廷宣布出这么个章程后,很快安徽地方上的名流便提出了抗议,抗议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个30岁的要求,而作为其中主导力量的便是雨石集团。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按照清廷的标准要求,这时只有24岁的严绍肯定是不合格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且有着令人垂涎家资的商人,严绍自然不可能只在安徽境内打点,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也有不少的关系存在。所以只是稍微示意一下,便有很多官员站出来反对这一条,于是最终被选举人的年龄要求也因此而被下降为25岁…
顺带一提,根据后来清廷的统计,后来登记全国合格选民仅为人口百分之0.42%。
换句话说,拥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国,这时有资格成为选民的只有一百六十多万人…(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