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劝说

第三百七十四章 劝说(1 / 1)

劝说

虽然和严绍接触的不多,但是蔡锷也看的出来严绍此番言论十分诚恳,所以在稍稍犹豫了下后,最后蔡锷还是答应严绍留下来休养,等到身体休养的差不多了后再出山帮严绍的忙…

对此严绍自然十分高兴,连夜让人到承德的避暑山庄去把那里收拾一下,等到协商会议结束就让蔡锷住进去——————这个时代严绍知道姓名的人才不少,能打仗的却很少,也就蔡锷、蒋百里、吴佩孚等少数几个人,其中尤以此三人为最,严绍自然不希望这三个珍稀动物因病少了一个…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等到协商会议结束的,因为在会议上蔡锷这个云南都督是必须要出面的,而且严绍也需要他的帮助。

理由也很简单,这时全国的所有省份,严绍占据了十二个,另外还有12个是在地方实力派的手里——————如果算上李燮和的上海就是十三个。

12比12,至少就理论上讲双方可以说是打个平手,这个时候任何力量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况还有可能会有两个…

蔡锷就不用说了,唐继尧是他手底下出来的,蔡锷总是会有一些影响力的。而且现在唐继尧用来统治贵州的军官许多也都是滇军军官,蔡锷对其影响力巨大,如果说是在蔡锷死了后也就算了,但现在他还活的好好的,滇军出身的这些军官还真没几个敢和他作对的…

“我这就给贵州发封电报,劝说他一下…”那边严绍吩咐着人把承德的避暑山庄收拾一下。这边蔡锷也起身开口道。

尽管只是相处没几日,但这次蔡锷已经彻底的感受到了严绍的诚意,再加上这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自然愿意在这件事上帮严绍一把。

“那好。”这是正事,严绍也不愿意耽搁了,所以并没有劝说蔡锷。“这件事就拜托你了,松坡兄…”

“嗯…”

点点头,和严绍握了握手后,蔡锷转身离开了客厅。

————————————————————

贵州军政府内,唐继尧正在看着前不久刚传过来的报纸。上面正刊登着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

“今年还真是够神奇的啊…”没错,对唐继尧来说的确是如此,本来他以为自己能当上都督就够神奇的了。谁想到今年居然还能出这么多的事情。

“小顺,给我倒杯茶来…”看着手里的报纸,唐继尧扬声道。

“是,都督。”听到唐继尧的吩咐。一直都在门外面站着的下人连忙回答道。然后按照他的吩咐替他倒上一杯茶。

“嗯…”小小的喝了一口,唐继尧摆了摆手。“下去吧…”

“是!”

也就是小顺从房间里退出去的时候,负责宅院的管家突然跑了进来。“老爷,在北京的蔡都督有电报给您…”

“哦?”听到是蔡锷的名字,唐继尧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给我…”

“是…”

管家上前两步,把蔡锷发给他的电报交了上去。

拆开电报,唐继尧细细的读了起来,只是没读多一会。他的脸色就是一变。“这…”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劝说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在稍后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采取支持严绍的态度。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没什么,问题是上面还写着严绍打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谈论收权的事情,也就是撤销都督一职,现有的这些都督们,包括蔡锷和唐继尧都必须在省长或是军人之间选择一个,绝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身兼两制,在地方上就好象土皇帝一样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皱了皱眉,唐继尧有些搞不明白了,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蔡锷才刚去了北京没多久,居然就站到了严绍那边去了。

不过他也很快就做出决定,那就是先不对这封电报做出反应,再等等再看,看看其他方面的反应如何…

“就这么办…”这么想着,唐继尧把电报放在了桌上。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刚刚的那个管家突然又跑了进来。“都督,有许多军官都急着要见您…”

“见我?”唐继尧再次有些莫名其妙起来,不明白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好,就让人进来吧…”

“是!”

这么说着,管家再次走了出去,大概几分钟后,十多个滇系出身的军官走进屋子里。“都督,蔡都督的电报您收到了吗?”

才刚刚走进屋子,为首的一个军官就开口道。

听到那个军官这么说,唐继尧的脸色一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看到他这个表情,站在对面的那些军官大多数都已经是心知肚明了…

他们会来唐继尧这里,是因为蔡锷也给他们发了一封电报。

对唐继尧,自从贵州的事情之后他就知道他的这个老部下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让他放弃现在土皇帝一般的权利,这并非不可能,但绝对不是件容易办得到的事,所以他才会给其他人也发了封电报。

唐继尧能成为贵州都督主要是两个原因,遗业的李燮和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

既然能来做说客,那个年轻人在来之前当然是调查过一番,很清楚李燮和的疑虑是什么。所以连忙开口道。“请李都督放心,总统他绝对没有对光复会不利的意思,贵会在经过改革之后,完全可以成立一个政党组织。以此来最求贵党的权益。说句实在话,过去那种会党模式的组织是无法持续多久的,将来的主流将会是政党政治,如果李都督在这么顾持己见的话,就算依旧能留着上海的军政权利怕也无法挽回光复会的灭亡,到不如借此机会换取光复会的新生,这样也能告慰陶先生的在天之灵…”

“改革吗…”听了这句话,李燮和的心里到是一动。

其实他也感觉到光复会的确有些不太适合现在的这个时代。别的不提,从光复到现在才两年多一些的时间。那些杂七杂八的政党究竟成立多少个了?

如果在继续维持着这种情况的话,恐怕真的有可能如眼前这个年轻人所说的一样,用不了多久光复会就要不复存在了。

只是让他就这么同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稍稍沉默了一番后,李燮和开口道。“能否让我多考虑一天…”

“当然可以了…”抬起头,借着光芒可以看到这是一张十分年轻的脸。“毕竟咱们这也不是一锤子买卖…”

————————————————————

这个时候除了唐继尧和李燮和外,特事局的人也在不断的劝说着各省军阀,希望他们能够在稍后的政治协商当中站出来支持严绍的主张,也就是将绝大部分的权利重新收归于中央政府。

问题是现在的人土皇帝已经坐惯了,除了蔡锷这种一心为国的军人,或者是像李燮和一样淡泊名利的家伙,不然怕是没几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土皇帝位置…

不过特事局的人还是在频繁出击,妄图能有一些收获…

————————————————————

就在特事局的人不断劝说着地方实力派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闲着…

在雨石银行的私人贷款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这时的中国土地上总算是出现一些成果了。

10月27日,三个江苏地方的名流士绅在从雨石银行得到了价值二十万元的贷款后,从上海的法国洋行那里购来了等值的洋灰厂设备——————之所以选择法国人的设备是因为在贷款的时候银行方面做出了一些的推荐…

这时法国人的技术并不会逊于其他国家,而且严绍又与法国人的关系密切,既然又赚钱的机会,干嘛不给法国人而却给关系不如自己的英美呢…

对此,雷?科帕自然是十分感激,到是巴黎方面没什么反应。

也不奇怪,毕竟现在贷款才刚刚开始,巴黎那边虽然也不是没听说过有关的报道,但是根本就没怎么在意…

除了江苏的这家洋灰厂外,在浙江、上海、山东、河北还有安徽等省份也纷纷有类似的工厂上马。显然大部分的人都很欣赏洋灰业的前景,没办法,谁叫国社政府已经承诺会改善国内的基建设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铺路运动…

有这些工程摆在那里,国社政府对洋灰的需求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办洋灰厂的话至少不需要担心会亏本…

除了洋灰外,棉纺织,纺纱,制盐和其他等行业也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资本比较集中的几个省份,更是在这段时间里冒出来二三十个工厂…

只是…

虽然开办的工厂不少,但是最后这些工厂是否能够盈利这个就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了。说实在的,这年月建了工厂然后亏本赔钱的事情真的是一点也不罕见,所以最后这些工厂能存活下来多少,这个真的是谁也不清楚…

然而不管怎么说,工业始终是要发展的,何况就像当初严绍说过的那样,三亿而已,他赔得起…

时光匆匆,转眼已经是严绍当初预订好了的时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地方实力派都已经本人或是派遣代表抵达北京,就连距离最远的杨增新也派了几个代表出来…

与此同时在会场的大门外,数不清的记者也在把镜头对准眼前的这个建筑,这时全国几乎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这场会谈,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关系到了这个国家的命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最新小说: 张九阳胡秋 左十三 阴人借命 孤山鬼尸 驱魔诡探 守山匠 灵异事件笔录 阴阳先生之极品道士 卖鬼为生的人 高命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