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平默默放下卷子,答案正确就行,解题过程不重要,因为他个学渣也看不懂。
不得不说,这世上确实有数学天才,哪怕没接受过系统的奥数教育,这类天才也能跟开挂一样,完成诸多烧脑难题。
宋士意再次变得局促,被邓平直勾勾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
“答的不错。”邓平装模作样品评一番后,道:“你曾经认真学过算术?”
宋士意想了想,道:“只是闲暇之余读过几本算术书籍。”
邓平无语,道:“如此看来,你倒是算术一道不可多得,天赋绝佳的人才。”
宋士意忙道:“草民不敢妄言天赋,只是家父教导有方。”
“你父亲是?”
“家严名应星,字长庚。”
邓平微怔,谁?
宋应星!
卧槽,卧了个大槽!
邓平差点没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整日沉浸在温柔乡里果然误事啊,他竟然把明末这尊大神彻底遗忘掉了。
宋应星呐,堪称封建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所著《天工开物》,哪怕到了后世,也有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你父亲现在何处?”
宋士意对邓平的激动感到莫名其妙,见问只能答道:“家严如今在凤阳府亳州任知州,不过前些日子来信称,似有辞官之意。”
邓平腹诽,身为科学家,你当什么官呐,属实浪费光阴呐。
邓平确实可以从后世当搬运工一样,搬运无数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但邓平更清楚,想要华夏从农耕过渡为工业文明,指望他当搬运工,终为舍本逐末之举。
想在如今这时代发展工业文明,在邓平看来,最重要的一步还是在于培养读书人的求知探索精神。
徐屺猜测的没错,所谓科技院甚至连个空壳子都不存在,纯粹是邓平为了解释种种不可思议之物推出来的幌子罢了。
但是没有不代表邓平不想有!
邓平做梦都想!
然而科学发展只能按步就班,只有先培养出足够多有能力有兴趣和足够多知识储备的人才,营造出科学土壤,才能形成属于科技的摇篮。
这一过程,起步都得十年甚至二十年乃至上百年!
然而现在邓平听到宋应星这个名字,顿时让邓平觉得可以先把科技院的牌子挂起来,然后搜罗些能工巧匠,专研奇技淫巧之物。
“你父亲既是官场中人,想来你家日子也不至于过的窘迫,为何会来黄州?还参加公务考核?”
宋士意应道:“说来惭愧,草民与家兄才疏学浅,多番应试,却连童生都不是,家严听闻黄州种种新奇,便写信回来让草民前来看看这黄州是否如传言那般处处异样,草民来黄州两月有余,对于黄州一切已是叹为观止,恰好听闻黄州公务考核,故而一试,倒没想过能考出好成绩。”
邓平哈哈大笑道:“你确实不是读文科的料,但你却是理科类人才呐。”
“草民惶恐。”
“可曾听说过科技院?”
“听过。”宋士意点了点头:“听说黄州种种不可思议之物,皆是出自科技院。”
“你相信科技院真实存在?”
宋士意疑惑道:“自然是真的,难道是假的?”
邓平呵呵,如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如宋士意这种极品偏科生,他们简单而纯粹,也不会费尽心思去考虑一些对自身无关紧要的破事。
对宋家父子而言,科技院真实存在如何,不存在又如何?
“我打算建立一所新的科技院,你可以去信给你父亲,问他有没有兴趣领衔这科技院,如果有兴趣的话,科技院院长一职,本国公虚席以待。”
“新科技院?”
“专研奇技淫巧之物,本国公会给出研究课题,而科技院负责将这些课题变成实物。”
宋士意眼睛一亮,他父亲一直都对奇巧之物拥有无比浓厚的兴趣,如入这科技院,岂非如鱼得水?
“你算术天赋得天独厚,我还可以成立数院,让更多拥有算术天赋的人才进入其中,精研算术之理。”
宋士意讶异道:“算术……不过小道,国公竟要为算术独辟一院?”
“此言大缪。”邓平摇头道:“在本国公看来,数学才是万学之母,数学才是社会发展,最为至关重要的推动力。”
这话宋士意没太听懂,不过他内心很是激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读书人指的也是儒家书生,如他这种识字,却连童生都考不上的,甚至都不配称自己是读书人,就跟店铺里的掌柜一样,他们也识文断字,也精通算术,但儒林可不会承认他们是士人,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
读书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走仕途,前提则是功名,军户子弟,匠户子弟甚至灶户子弟,只要能考上功名,就能完成阶级跨越,他们自己就不再是军户、匠户或者灶民,他们的子孙就算考不上,也会成为普通民户。
比如宋士意自己,他没有功名,但他是民户,可以种地,自给自足。
数学是万学之母……这话还是宋士意第一次听到,也难以置信,不过黄州本身就是个处处神奇的地方,安国公作为黄州之主,有新奇言论也不足为奇,自己不必太当真便可。
宋士意离开办公大楼的时候有些神思恍惚,他本以为此番得到邓平亲自召见,或许是时来运转,能被授予官职,即便没有官做,估计也能成为吏员。
相比起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刨食,别说为官为吏,就算是普通公务人员,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没有,安国公只说要成立科技院和数院,然后便没了下文。
宋士意打算先写封信给父亲,征询一下父亲的意见,如果父亲让他继续留在黄州,他便留下,如果让他回去,那便继续务农。
当然,信中也不会隐瞒安国公要组建科技院并邀请父亲为院长的意思,尽管觉得父亲继续当官更好,但宋士意可不会自作主张。
宋士意隐隐有种错觉,他觉得安国公似乎很看重父亲,甚至觉得安国公要成立这新科技院,都是因为父亲的存在……